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貧困村脫貧走向小康的故事

貧困村脫貧走向小康的故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29 00:19:38

  從貧困戶到養殖戶的“領頭羊”,在蘭考縣張莊村村民闫春光看來,生活的變化猶如坐過山車一般。

  2014年3月17日,在蘭考視察時,來到了闫春光家,留下了“靠技術吃飯,争取早日脫貧”的囑托。

  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闫春光開始創業,從貧困戶成了村裡的養殖能手。

  張莊村也成功兌現了“三年脫貧”的莊嚴承諾,實現了綠色生态、高質量發展的華美蛻變。

貧困村脫貧走向小康的故事(非凡十年兌現)1

(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張莊村)

  終生難忘的日子

  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張莊村,幹淨整潔的街道兩旁綠樹蔥蔥,裝飾古樸的小店鱗次栉比,紅牆綠瓦在藍天白雲下交相掩映……

貧困村脫貧走向小康的故事(非凡十年兌現)2

(如今的張莊村)

  清晨,35歲的闫春光來到自家的“春光油坊”,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十平方米的屋子裡,除了一口大鍋、一個磨油的碾子,剩下的空間被包裝好的産品占得滿滿當當。“這是打好的芝麻鹽、熟芝麻還有磨好的香油,用的都是蘭考本地産的芝麻。”

  闫春光的香油用的是土法:芝麻在鍋裡炒兩個小時,在石磨上磨1個多小時,然後倒入開水中,用開水“晃”出香油得三四個小時。

  一邊忙着,闫春光一邊曬起了自家的“小幸福”:賣芝麻、香油平均每年收入十幾萬元,生活條件好了,闫春光把上六年級的女兒、四年級的兒子都送到了縣城的寄宿制學校,除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外,也便于他和妻子騰出手來,把家中的産業做得更好。

  闫春光的芝麻鹽、香油起名“張莊春光”,之所以注冊這個品牌,闫春光希望讓更多的人看到張莊的春光。

  在闫春光看來,正是帶來的春光讓張莊奔了小康。

  2014年3月17日,是闫春光終生難忘的日子,在蘭考視察時,來到了張莊村闫春光的家。

   “拉着我奶奶的手聊了很久,還鼓勵我早日脫貧。就像家裡的長輩一樣,讓人覺得特别親切。”對于這份無微不至的關懷,春光至今記憶猶新。

  “好好幹,靠技術吃飯,争取早日脫貧。”一番話,讓闫春光當天晚上徹底睡不着了,從那之後,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幹出個樣子來,絕不辜負的期望。

  一年脫貧

  張莊村曾是蘭考縣的第一大風口,風沙肆虐、自然環境惡劣,嚴重遏制了這裡的發展。

  “聽奶奶說,天天滿臉沙,吃飯沙硌牙,有時風沙把門堵了,人隻能從窗戶爬出去。”闫春光的父親去世早,家中有年邁的爺爺奶奶、母親和姐姐。“那時候爺爺奶奶都已經60多歲,我和姐姐還在上學,依靠微薄的土地來支撐這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2005年,闫春光高中畢業那年,家中已無力承擔他和姐姐上學的費用,闫春光退了學去外地打工。

  在外打工兩年後,爺爺生病了,闫春光回到村裡,一邊照顧爺爺,一邊務農,幾年間娶妻生子。2010年,村裡養雞的有10來戶,形成了一定規模,而且收入也不錯,當時有鄰居願意幫助闫春光進行養雞技術指導,他也決定試一試。于是,闫春光用自己在外地打工掙的錢和借來的一部分錢,建了一個能養2000隻雞的雞棚,開啟了養雞事業。

貧困村脫貧走向小康的故事(非凡十年兌現)3

(闫春光)

  沒想到,幾個月後的一場禽流感,讓闫春光的心血付諸東流。“上有80多歲的奶奶,下有倆孩子需要照顧,建雞棚借的錢也還不上,那時愁啊,覺得這輩子沒啥指望了。”闫春光一家成為了村裡的困難戶,他隻能繼續種地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2014年3月17日,到張莊村考察調研,叮囑當地幹部要切實關心農村每個家庭特别是貧困家庭,通過因地制宜發展産業促進農民增收緻富。面對囑托和人民期盼,蘭考縣委、縣政府鄭重作出了“三年脫貧、七年小康”的承諾。

  脫貧攻堅戰打響。2015年,闫春光又開始創業了,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他拿到了5萬元貼息貸款,建起了現代化的雞棚。這次,還是養蛋雞,3000隻。起早貪黑、到縣裡學養殖技術,勤勞肯幹的特質再加上政策扶持,讓闫春光養雞場的效益不斷提升。一年後,3000隻蛋雞讓闫春光掙了7萬元,2015年底,闫春光終于摘掉頭上的貧困戶帽子。3年時間,闫春光賺了20多萬元,不光脫了貧,還成了村裡養殖戶的“領頭羊”。

貧困村脫貧走向小康的故事(非凡十年兌現)4

(闫春光和他的“春光油坊”)

  脫貧之後,闫春光的奮鬥之路沒有就此止步。

  2018年,因為張莊村發展鄉村旅遊的需要,闫春光開始考慮轉型,他看準了傳統手工藝這個行當,多次請教村裡的老人,學習傳統的石磨香油手工藝,開起了“春光油坊”。

  “春光油坊”成了張莊村的特色小店,除了将産品賣給來往的遊客,闫春光還開了網店,把生意做到了互聯網上,“一年能收入十幾萬元”。

  六旬老人帶頭建民宿

  2014年,在張莊村同鄉、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座談時,當年62歲的老黨員遊文超也在現場。“聽了的話,很受觸動。咱是老黨員,不能老當貧困戶。”

  2013年,遊文超的老伴和兒子相繼卧病在床,家裡收入銳減。“那兩年,娘倆的醫藥費和孫子孫女的學費,把家裡全掏空了,我成了貧困戶。”

貧困村脫貧走向小康的故事(非凡十年兌現)5

(遊文超)

  如何讓張莊村脫貧?蘭考縣領導到張莊村調研,認為張莊村地處黃河最後一道彎,又是焦裕祿治風沙的地方,有條件發展旅遊。

  說幹就幹。張莊村打造“夢裡張莊”示範點,建成吃住一體花園式農家樂;結合焦裕祿精神建成專題紀念館,再現當年蘭考人民的奮鬥情景。

  如何讓群衆參與進來?張莊村鼓勵村民把自有的閑置院落改為民宿,并免費提供設計方案,房租收益全歸各家各戶。

貧困村脫貧走向小康的故事(非凡十年兌現)6

(遊文超的“遊家小院”)

  作為一名老黨員,也想改變家庭的境遇,遊文超帶頭響應,他利用金融扶貧政策貸款12萬元,把家裡4間房子改建成特色民宿,起名“遊家小院”。遊家小院2016年5月改造,8月營業,當年就有不錯的收入。2017年,遊家小院經營收入達8萬元。

  在遊文超的示範帶動下,張莊村40多戶村民陸續幹起農家樂。如今,公交車通到了村門口,自來水、天然氣通到了家裡邊,水泥路通往家家戶戶,免費WiFi也覆蓋到了全村。2018年,張莊村年接待外地客人超過10萬人次。

貧困村脫貧走向小康的故事(非凡十年兌現)7

(遊文超把自家小院改造成民宿)

  70歲的遊文超還在經營“遊家小院”,“遊家小院”的客房進行過提升改造,又擴建了幾間客房和餐廳,兒媳婦主要負責管理,遊文超幫忙打理,“遊家小院”是張莊村發展旅遊的代表,也是遊文超夢開始的地方。

  兌現“諾言”

  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的改善,産業項目的落地等,一系列的扶貧政策相繼落地張莊村。眼見着道路硬化了,路燈點亮了,貧困戶的危房都變成了嶄新的民居。

  張莊村把村裡的主幹道取名為幸福路,引導村民重新設計翻修路兩旁的舊宅老院,做成門面房對外出租。

貧困村脫貧走向小康的故事(非凡十年兌現)8

(張莊村的幸福路)

  闫春光的“春光油坊”就坐落于幸福路,在“春光油坊”旁,林立着一個個特色小店。張莊紅薯、張莊香油、張莊花生糕、張莊老布鞋、張莊醋……南來北往的客人不僅買走了特産,也通過這些特色産品讓更多人知道了張莊這個小村莊。“這些小門面,一年就能賺十幾萬元,張莊村村民的幹勁在不斷增長。”張莊村黨支部書記表示。

  産業興旺,大家才能共同富裕。

  張莊村的産業形态逐漸豐富。泡桐、花生、大棗被稱為蘭考“三大寶”,如今,蜜瓜、紅薯、花生成了蘭考的“新三寶”。張莊村下大力氣發展産業,做大種植,引進高端品種,建成将近200個哈密瓜種植大棚;建設村頭扶貧車間,傳承祖傳的紅薯醋工藝;流轉100多畝荒灘地,引進白對蝦養殖産業。

  此外,張莊村通過土地流轉,積極引進企業投資,實現了張莊村部分村民的就業。村裡引進一家菌類企業落戶,吸納就業200多人,人均月工資2500元以上;實施“巧媳婦工程”,吸納100多名婦女手工制作張莊布鞋。“從小跟着長輩在家納鞋底,都以為這手藝該失傳了,沒想到現在還能變成活錢。”村民胡秀琴說,張莊村布鞋手工坊讓村裡的中老年婦女有了額外收入。

貧困村脫貧走向小康的故事(非凡十年兌現)9

(張莊村布鞋手工坊)

  鄉村遊、果樹采摘、食用菌産業、南美白對蝦養殖等經濟形态在張莊村生根發芽,與此同時,通過大力發展特色産業,張莊村吸引了大量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創業。

  35歲的陳先生在蘭考縣城做生意,2016年,張莊村開始發展旅遊,陳先生回到村子,投資建成一座三層小樓的民宿,“以前的張莊村太窮了,這幾年的變化很大,回到村裡既能陪伴老人,也能為村子做點事情。”

貧困村脫貧走向小康的故事(非凡十年兌現)10

  2017年,張莊村一舉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成功兌現了“三年脫貧”的承諾。脫貧攻堅、産業發展、美麗村莊,如今的張莊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綠色生态、高質量發展的華美蛻變。

津雲新聞記者 勞韻霏 發自河南蘭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