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設開啟新征程?作者:豐收10月27日,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對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改造提出更高要求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何毅亭介紹,該草案有不少亮點,其中之一是擴展了受益人群,将受益人群從以殘疾人為主擴大為全體社會成員,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項目建設開啟新征程?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作者:豐收
10月27日,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對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改造提出更高要求。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何毅亭介紹,該草案有不少亮點,其中之一是擴展了受益人群,将受益人群從以殘疾人為主擴大為全體社會成員。
無障礙環境是既可通行無阻、交流無礙而又易于接近的理想環境,包括物質環境無障礙和信息、交流的無障礙。過去無障礙環境建設主要圍繞殘疾人群體,從道路出行到信息交流再到社區服務等,都是以保障殘疾人群體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為主要目的。在這個方面,我國已經取得了顯著成就。
以北京為例,近年來持續加大無障礙領域科技應用,從普及一站式網購輔具,到手語播報數字人,再到遍布的無障礙智能設備……科技的力量也讓首都無障礙環境更精準體貼、更人性細膩、更簡單從容。這不僅體現在北京冬殘奧會很多服務細節上,在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随處可見。
當殘疾人享受到越來越多的無障礙環境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就對無障礙環境建設提出更高要求。從當前的情況看,2012年8月1日起實施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位階不夠高、規定較為原則、監管力度不夠、約束力不強的問題日益突出,已難以适應新時代發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制定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勢在必行。
此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不僅提升了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法律位階,而且草案内容有不少亮點值得關注。比如草案對設施建設和改造提出更高要求,相比上述條例是一大進步。這意味着地方政府、相關工程單位将承擔更多責任,受衆可以享受更多便利。
再比如,草案豐富了信息交流内容,在多個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這既是适應信息時代發展,也能更好保障受衆相關權益。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草案擴大了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受益人群,即從殘疾人群擴大到全體社會成員,這意味着,今後人人都可以享受到無障礙環境建設帶來的各種便利。
這說明什麼?其一,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内涵與外延都在“擴圍”,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無障礙環境建設,而是要與時俱進。其二,如此立法也表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既提出新的要求也具備相應建設條件。其三,這種變化更顯立法為民,以無“礙”建設彰顯立法之“愛”。
換言之,立法者既看到了現實中無障礙環境建設存在的問題,也看到了社會公衆對建設更高标準、擴大受益人群的呼聲,進而順應民意、适應新時代,在立法層面傳遞出以更大力度建設無障礙環境的信号。此舉不僅對公衆而言是利好消息,也為資本、技術層面提供新的機遇,有望實現共赢。
需要指出的是,當無障礙環境建設受益人群擴大為所有人,要想實現人人無“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種永遠在路上的“持久戰”。除法律支撐外,還需相關政策、标準、資金、技術等提供助力。期待在該法律引領下全社會共同行動起來,為人人受益的無障礙環境建設獻智出力。
為實現上述草案立法目标,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從清除身邊的每一種障礙入手。就現狀而言,部分地區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及農村,目前殘疾人便利出行都做得不夠,因此還是要優先便利殘疾人,在此基礎上為全體社會成員創造一個無“礙”有“愛”的大環境。(豐收)
來源: 北京青年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