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河南洪災重建工作

河南洪災重建工作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1 13:43:56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孫科/文記者 宋若旻/圖

今年7月中旬以來,河南遭遇曆史罕見的極端特大暴雨天氣,強度大、曆時長、範圍廣,鄭州、安陽、鶴壁、新鄉等多地受災嚴重。

災情發生後,我省相關部門迅速展開行動,在災後恢複重建方面下足了功夫。如今,恢複情況如何了,河南商報專訪省水利廳廳長孫運鋒。

【補償】

蓄滞洪區補償标準按國家補償标準的上限核報,目前登記調查工作基本完成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今年我省衛河流域發生了大洪水,先後啟用了8個蓄滞洪區,影響範圍廣、涉及人口多。當下,開展蓄滞洪區運用補償工作是幫助區内受災群衆盡快重建家園、恢複生産的重要舉措,這項工作進展如何?

孫運鋒表示,近日,省水利廳聯合相關部門制定了《2021年河南省蓄滞洪區運用補償工作方案》和《2021年河南省蓄滞洪區運用補償标準》,結合河南實際明确了補償範圍、對象、程序、内容、标準等,作為各地開展補償工作的重要依據。

其中,補償範圍涉及安陽市的文峰區、安陽縣、内黃縣、湯陰縣、滑縣,鶴壁市的浚縣、淇縣,新鄉市的衛輝市等3個市、8個縣(市、區);補償對象為具有蓄滞洪區内常住戶口的居民,針對土地流轉情況,從事農業生産經營活動的實際經營者為補償受益人;補償内容包括農作物、經濟林、專業養殖、無法轉移的家庭農業生産機械、無法轉移或者因轉移而死亡的役畜、住房、無法轉移的家庭主要耐用消費品等七類水毀損失;補償标準按國家補償标準的上限核報,比如農作物補償按前三年同季主要農作物平均産值的70%核報,不同作物補償單價不一;住房補償按照主體部分水毀損失的70%核報,根據受損程度輕重、房屋建築結構的不同,補償單價存在差異。

孫運鋒介紹,省水利廳已先後對相關市縣進行了3次業務培訓,并多次到現場調研指導,解疑釋惑,加快進度。目前,補償範圍、補償标準、補償對象基本确定,蓄滞洪區淹沒登記調查工作基本完成,下一步經各級審核後,報國務院及有關部委審定,确保12月15日前将補償資金發放到戶,努力把實事辦好,讓人民滿意。

河南洪災重建工作(720暴雨過後河南災後恢複重建進展如何)1

【修複】

明年汛前,我省要完成水庫、河道、水閘、蓄滞洪區等11類水毀工程修複

在這次特大暴雨洪水,我省防洪工程體系發揮了巨大作用,但同時也受到重大損毀。

“全省共有2.77萬處水利工程設施遭到損毀,現在都需要盡快修複,以确保明年度汛安全。”孫運鋒說,省水利廳在充分現場核實的基礎上,堅持“項目為王”理念,落實重點任務“方案化、工程化、項目化、清單化”,立足當前,兼顧長遠,編制了特大暴雨災後水利基礎設施恢複重建專項規劃。

據介紹,省水利廳結合各市縣踏勘上報情況,研究編制了《河南省特大暴雨災後水利基礎設施恢複重建專項規劃》,按照輕重緩急、遠近結合的原則,初步梳理出重要水毀工程修複、災後恢複重建專項、防洪薄弱環節建設三類項目,涉及各類受損工程修複、病險工程除險加固、河道系統治理等,計劃分兩個階段實施。

其中,計劃明年(2022年)汛前,以影響防洪安全的水毀工程為重點,實施水庫、河道、水閘、蓄滞洪區、灌排渠系、供水工程、山洪溝、淤地壩、水文設施、南水北調防洪工程、省防汛能力建設等11類5387個項目,可基本恢複水利工程防洪能力。

另外,在“十四五”期間,以補短闆提能力為重點,謀劃了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衛河(共産主義渠)、賈魯河系統治理、南水北調中線防洪影響後續工程建設、中小河流及重要支流治理等建設項目,可全面恢複水利工程防洪能力。

經各級各地不懈努力,目前各市縣已累計投入5.07億元,修複6947處水毀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7·20”特大暴雨,賈魯河“滿負荷”運行,許多城市難免出現了内澇的情況。此次,賈魯河系統治理被列入河南省5個專項工程之中,接下來,将從哪些方面着手?

孫運鋒說,首先是要在賈魯河上遊對水庫進行除險加固,保障城市及重要基礎設施安全;其次是通過建設調蓄、行蓄洪工程、疏浚河道、加高培厚堤防,提高賈魯河河道的防洪标準。

【提升】

上攔、中蓄、下排……我省水要建立系統完善的防洪工程體系

孫運鋒表示,“7·20”暴雨洪水,暴露出來河南省防洪工程體系的短闆薄弱環節。接下來,我省将對标“構建興利除害的現代水網體系”,堅持系統觀念,遵循防洪規律,通過“上攔、中蓄、下排”相結合的方式,建立系統完善的防洪工程體系。

上攔是指利用水庫、閘壩等攔蓄洪水,減輕下遊壓力;中蓄是指通過調蓄工程建設、蓄滞洪區和低窪易澇區治理,安排超出河道洩流能力的洪水;下排是指通過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将洪水快速排向下遊,從而健全河道防洪體系,提高流域防洪能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