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寶媽會問:“醫生,寶寶肚臍沒收好,該怎麼辦?”,“什麼是臍疝?”,“為什麼會這樣?”現在一一回答以上問題。
很多新生兒在7~14天後臍帶脫落,寶媽發現肚臍依然凸出來沒有回縮。就會有各種猜測,是不是出生時臍帶沒有結紮完美。也會擔心寶寶會不會一直就這樣。我可以明确地說大多會自愈。臍疝多見于早産兒,小于胎齡兒等。
臍疝:嬰兒臍帶脫落後,臍部瘢痕是一先天性薄弱處,且在嬰兒時期兩側腹直肌前後鞘在臍部未合攏,留有缺損。當各種因素使腹腔内壓力增高時腹腔内的組織從缺損處凸出來就形成疝氣。如咳嗽、哭鬧、便秘時用力大便等,皆能促使臍疝的發生。
寶寶有臍疝,即可以放任不管,也可以做一些努力。
據統計,寶寶1歲時臍疝自愈率達到95%,但是如果寶寶2歲以後疝未愈合,建議兒外科治療。
一、做好以下3點,讓疝盡快愈合。
1、避免用力哭鬧,避免劇烈咳嗽,避免便秘用力大便等所有可能造成腹壓增高的誘因。寶寶哭鬧時,盡快轉移注意力,讓寶辦盡快停止哭泣。偶爾哭哭也沒事。當寶寶咳嗽劇烈時,應盡快治療緩解症狀。當寶寶便秘時避免太用力,可以使用開塞露。當然最好不讓寶寶有便秘就更好。
2、可以自制或購買腹帶讓疝氣回縮。用有彈性的寬5厘米的布來制腹帶,腹帶中部建議縫一元硬币。用手回縮疝後把硬币固定在肚臍處防腹腔組織凸出來。給肌肉空間盡快修複缺損。
3、保證蛋白質的攝入。蛋白質豐富有助于肌肉組織發育。保證奶量,若母乳後期營養價值不高,可以添加配方奶。
二、疝氣寶寶的注意事項。
警惕疝嵌頓,就是腹腔組織(多是腸組織)從肚臍薄弱處凸出來不能回納就稱嵌頓。嵌頓後會引起被嵌頓的組織缺血,長時間可導緻該組織缺血壞死。
嵌頓後寶寶主要表現是哭鬧不止。
疝氣寶寶哭鬧停止後媽媽們需要觀察臍疝是否有回納。若沒有可以幫助寶寶回納,用手掌壓回去就好了。
切記:不要用手指去鑽肚臍眼,可能會使缺損變大。
寶寶有疝氣的家長們不需要擔心,臍疝大多會自愈,做兒科醫生近10年還沒見過臍疝需要做手術的寶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