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經濟學常識? 經濟學是一門非常有意思的學科,研究經濟學可以幫助我們發現事物的本質,思考問題更加理性客觀,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不可不知的經濟學常識?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經濟學是一門非常有意思的學科,研究經濟學可以幫助我們發現事物的本質,思考問題更加理性客觀。
今天我們來通過一個小故事來開啟經濟學之旅吧。
假設(沒錯,以後這個詞将會出現很多次)有這樣一個地方,隻有兩個人生活在那裡,我們就稱呼他們老王和小張吧。平時呢他們就種種土豆,養養雞來生活,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假設他們的産出按小時來計算。好,那我們來看看兩位同志的生産力吧。
老王每小時能生産6kg土豆,或者3kg雞肉。小張每小時能生産4kg土豆,或者1kg雞肉。如果大家一樣就能發現小張明顯幹不過老王,那麼恭喜你,你發現了重點。接下來我們要接觸到經濟學中的兩項重要概念——絕對優勢和相對優勢。
同樣的時間,老王無論是生産土豆還是雞肉都比小張多,所以老王在這兩項擁有絕對優勢。
假如他們每天工作8小時,各用4小時來生産兩種産品。老王一天可以生産雞肉12kg,土豆24kg。小張一天可以生産雞肉4kg,土豆16kg。
巴特,老王每生産1kg雞肉,他就要放棄生産2kg土豆(因為生産雞肉的時候沒法同時生産土豆),所以他生産1kg雞肉的機會成本就是2kg土豆(機會成本:選擇做一件事的同時就要放棄做另外一件事,放棄的就是機會成本。後面我們還會詳細說這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同樣的,他生産1kg土豆的機會成本就是1/2kg雞肉。
再來看看小張,他生産1kg雞肉的機會成本就是4kg土豆,他生産1kg土豆的機會成本就是1/4kg雞肉。
這樣我們就會發現老王生産雞肉的機會成本比小張低,而小張生産土豆的機會成本比老王低。OK,到這裡大家可能猜到接下來要說的了。沒錯,就是今天要說的另外一個概念,比較優勢。老王生産雞肉的機會成本更低,所以有比較優勢,同樣的,小張生産土豆有比較優勢。
知道了比較優勢後,他們經過一番測算後發現,老王每天用6個小時生産雞肉,共計18kg;用2小時生産土豆,共計12kg。小張8小時都用來生産土豆,共計32kg。他們經過協商後決定,老王用5kg雞肉換小張的15kg土豆。這樣老王就有了13kg雞肉和27kg土豆,比獨自生産多了1kg雞肉和3kg土豆。小張有5kg雞肉和17kg土豆,比獨自生産多了1kg雞肉和1kg土豆。
正是因為有了比較優勢的存在,才讓貿易成為可能,通過貿易可以獲得比獨自生産更多的好處。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反對貿易壁壘,倡導全球貿易的原因。
PS: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如此完美的模式,往往有很多現實因素限制了貿易的發展,比如關稅,政治因素,法律限制等等。另外,如同上面的小例子,老王隻用了很少的雞肉就換了小張大量的土豆(想到了我們毛衣換飛機的事),科技含量高的産品附加值高,所以大家都想方設法去發展,即使從成本上看很不劃算(沒人想做低端,做低端意味着低附加值,貿易中成為被剝削的一方),這也限制了貿易的發展。但總得來說即使有各種各樣的限制,貿易給大家帶來的好處也是大于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