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豬年大年初二(2月5日),是傳統的“回娘家”的日子,也稱為“姑爺節”和“迎婿日”。回娘家為什麼選擇在大年初二?都有哪些講究呢?
為什麼必須在正月初二而不能正月初一呢?迷信觀念認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從天上回家享受供奉。老祖宗如果看到家裡有“外人”,就不願進家了,因為,已婚女人被認為是“外人”;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裡過除夕、初一。
老祖宗享用供奉後,在初一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兒就可以回家了。這個規矩在舊社會特别是農村是很嚴格的,違反了就是大不敬。新社會人們雖然不相信鬼神,但仍是比較嚴格地遵守着。如果由于某種特别的原因,已婚女兒在家裡過年,那可能父母、家人都會十分的不高興。這也是一種沿襲已久,而且可能還要執行很長時間的文化現象。
還有一種民間說法是,嫁出去的女兒在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隻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
姑爺有“半子之勞”,俗話說“一個姑爺半個兒”。大年初二這天,出嫁的女兒帶着丈夫、孩子回娘家。女婿精神抖擻,穿戴一新,帶上豐厚的禮品,專門給嶽父嶽母拜年。同時,娘家也要盛情款待女婿,希望女婿平時要好好關照愛護自己的女兒。所以這天也被稱為“姑爺節”,是女婿們比較尊貴的一天。
這一風俗在各地的時間不盡相同,但大多數選擇在大年初二這一天,俗稱“迎婿日”。老少團圓,舊時有的人家會選擇這一天拍一張“全家福”照片。
這天一大早,小兩口便開始為走娘家的事兒精心準備着。女的拾掇得漂漂亮亮,男的穿得整整齊齊,孩子也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後媳婦往往再三囑咐丈夫和孩子在說話、行為等方面一些應該注意的禮節,一切完畢才帶着禮物高高興興直奔目的地。娘家人往往會站在門口笑眯眯地迎接閨女女婿一家人,笑納禮物的同時有孩子的還要給一些壓歲錢。
從婆家臨走前,尤其是新媳婦,婆婆要包上一個紅包袱,這包袱媳婦是不得打開看的。如果包袱裡放上甜的東西,譬如甜點心,就說明婆婆對媳婦滿意。
回娘家的閨女還要帶上糖果和面條,糖果表示祝願生活甜甜美美,面條是表示健康長壽的意思。
到了娘家見了爹娘之後,女婿要先給嶽父嶽母等老人們磕頭拜年。然後,由嶽父或者舅哥領着,到附近的本家或比較親近的人家去給長輩拜年。閨女則自己到街坊鄰居平常關系不錯的人家拜年。
從初二丈母娘家的第一頓開始,老丈人家族的親戚會排着隊的請吃,而且女婿要坐上座,以顯示對女婿的尊重,也是讓女婿善待自己的女兒。
女兒回娘家還有個講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幹、糖果,由母親分送鄰裡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幹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的思念。
山東的風俗是,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是一件很鄭重的事。女兒女婿要提前備下糕點、水果、煙酒等幾樣拿得出手的禮品。娘家要擺兩三桌豐盛的宴席款待女婿,每桌都是八個碟子四個碗。
這個習俗雖然随着時代的變遷有一些内容上的變化,但正月初二回娘家的傳統習慣一直沒有改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翟恒水 綜合自新華網,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内容由壹點号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