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廣電特約記者 孫海淇 闫斌)
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具有很高的曆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在民間深受百姓追捧,興凱湖農場就有這樣一對夫妻,耗時五年時間,完成了一幅長達22米的巨幅十字繡作品《清明上河圖》。
趙秀玉是興凱湖農場的普通居民,由于體弱多病,隻能在家中做些家務活,為了貼補家用,她買來了十字繡開始嘗試。
從開始的文字簡單圖案,到色彩豔麗的大篇幅作品,趙秀玉也漸漸喜歡上了繡十字繡。2013年底她花了2000多元買回一幅22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底布。一張桌子,一盒針線,從此開始了她的《清明上河圖》之路。
可是繡時間長了,趙秀玉的眼睛也開始花了,頸椎酸痛不已,手指頭不知被針紮了多少次。身體的各種不适,一度使她曾想過放棄。在困難時刻,丈夫邢加福鼓勵她做事不能半途而廢,于是,從未幹過針線活的他竟主動拿起繡針陪伴她一同刺繡。在兩個人的共同努力之下,終于把這幅作品完成了。
這幅十字繡《清明上河圖》共有人物684人,牲畜96頭,房舍122座,轎子8頂,舟船25隻,樹木124棵。整卷畫幅需要8-9個人一起展開雙臂,才可以全面呈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