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銷量持續低迷和産能嚴重過剩,繼北京現代第一工廠賣給理想汽車後,有消息稱,北京現代重慶工廠即将關閉。
與關閉消息一同傳出的,還有北京現代給出的“N 1 8”裁員賠償方案,其中“N”代表工作年限,“1”代表一個月工資金額,“8”是8000元撫慰金。
其實,早在去年12月份,有知情人士就透露北京現代位于重慶江北的工廠已經停産了,大部分工人都開始放假。不過北京現代并沒有承認。
賣廠止損,實是無奈之舉。由于近幾年銷量持續下滑,北京現代産能利用已經嚴重閑置。
巅峰時期,北京現代在國内擁有北京順義第一、第二、第三工廠,以及河北滄州工廠、重慶工廠共計五大乘用車生産基地,年産量可達165萬輛。
2017年建成的重慶工廠是5座工廠中最新的一個,也是北京現代在國内最先進的工廠。整車年産能可達30萬輛,發動機年産能20萬台。
在乘用車領域,北京現代在中國市場創下“現代速度”。2013-2016年,北京現代年銷量分别為103萬輛、116萬輛、106萬輛和114萬輛。
從2017年開始,北京現代進入下滑通道,其中, 2017年至2021年銷量分别為82萬輛、79萬輛、71.6、50.2萬輛, 38.2萬輛。
5年時間從曾經的年銷百萬到如今年銷不足40萬輛,北京現代深陷虧損的泥潭,賣廠也就成為了止損的最快辦法。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1-4月韓系車在華銷量為11萬輛,同比下滑43.3%,其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從2021年的2.7%跌至1.8%。
伴随着北京現代的衰落,韓系車在華的市占率也跟着暴跌。數據顯示,2019-2021年,韓系車的市占率分别為4.7%、3.8%和2.4%。
北京現代也試圖挽救,近年來推出了包括新伊蘭特、新索納塔、新ix35等車型,但依然沒止住持續下滑的趨勢,甚至慘遭剛上市就撲街的境遇。
銷量低、市占率低,産能自然也就過剩了,廠多了隻能閑置。困難面前,北京現代選擇“賣廠自救”。
2021年,北京現代将位于北京順義的一工廠出售給了理想汽車。順義一工廠是北京現代在國内最早建立的制造廠,2002年投入運營,年産能30萬台,曾生産過索納塔、途勝、瑞納、伊蘭特等車型。在出售之前,現代一工廠已經在2019年3月份就停産了。
之後又有傳聞稱第二工廠将賣給小米汽車,隻不過小米最終選擇了自己建廠,如今重慶工廠停産也并不意外。
再說幾句
第一工廠出售,重慶工廠關閉後,北京現代産能降至105萬,而其2021年的銷量不到40萬,2022年預計更低,現在的産能還是嚴重過剩了。
按現代汽車集團的規劃,到2025 年,其在華合資公司北京現代實現 52 萬輛的銷量目标。依照這個目标來看,有兩座工廠足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