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初乳營養豐富,并富含免疫球蛋白以及鎂鹽,在犢牛生長發育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時由于犢牛吸收初乳的抗體具有時效性,因此,犢牛出生後,飼養工作人員應盡快飼喂充足的牛初乳,使犢牛得到被動免疫,從而加強犢牛的免疫能力,促使其抵抗力能夠得到較大提高。
犢牛的生長不僅會影響養殖場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着養殖場的後續發展,因此,具有一定規模肉牛養殖場需對犢牛精心飼養,最大限度地降低犢牛患病率及死亡率,确保犢牛可以健康生長。在這一過程中,讓犢牛得到優質充足的初乳是促使其健康生長發育的關鍵所在。
牛
1、牛初乳概述1.1 初乳的營養價值初乳是母牛産仔後首次擠出的奶汁,對于犢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初乳有着特殊生物學屬性,是剛剛出生後犢牛不可替代的食物。由于母牛在妊娠期間不能把體内母源抗體傳給腹中胎兒,而剛剛出生的小牛犢由于免疫系統發育不夠完善,不能自行産生相應抗體,因此,抵抗力比較弱。而母牛初乳當中富含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可以幫助小犢牛增強免疫力。此外,剛出生犢牛胃腸道較為空虛,且胃腸道壁沒有覆蓋黏膜,極易受到細菌侵襲,而牛初乳正好可以代替腸胃黏液附着在犢牛胃腸壁,有效阻止細菌侵入,從而幫助犢牛提高抗病能力。
牛初乳中有一種溶菌酶,可以将多種細菌殺滅,其中的抗體可以對部分細菌活動産生抑制作用。牛初乳酸度比較高,可以讓犢牛胃液保持一定酸度,限制胃腸道中有害菌的繁殖,有效降低出生犢牛死亡率,從而提高犢牛健康水平。牛初乳進入犢牛胃部會分泌出大量消化酶,能夠激發犢牛胃腸道早期活動機能,而且牛初乳當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鎂鹽,有輕微促瀉作用,可以幫助初生犢牛盡快将體内胎糞及時排出。同時初乳當中富含大量易于犢牛消化的營養物質,能夠給犢牛提供足夠的養分,從而促進犢牛健康生長。
1.2 初乳質量不同母牛分泌出的初乳,其質量各有不同,飼養不規範或患有乳腺炎母牛分泌的初乳質量差一些,甚至有的初乳不能食用,會對犢牛健康不利。對犢牛來說,初乳質量對其攝入的營養物質會起到直接影響,如果初乳質量高,犢牛食用後攝取的營養物質也多,反之則攝取的營養物質較少。經産母牛和初産母牛相比,其分泌的初乳中含有的營養成分及抗體水平要更高一些。另外,飼養管理水平也對母牛分泌的初乳質量有着一定影響,因此要想确保初乳質量,就必須要做好母牛飼養管理工作,為其提供各種營養成分配比合理的飼料,通過科學飼養管理,确保母牛健康生長。
1.3 牛初乳的儲存由于母牛乳汁分泌量各有不同,因此部分母牛産仔後會分泌出較多的乳汁,但有些母牛産仔後出現無乳或少乳,且一些母牛所分泌的初乳質量不好,不适合對犢牛進行飼養。這時就需要将能夠分泌出高質量的多餘初乳擠出,将其妥善保存,為那些母牛産仔後無乳犢牛提供相應的初乳。初乳儲存時,可以把多頭母牛的初乳混合在一起進行冷凍保存,其冷凍規格可按照每次需要的飼喂量來進行存放,不僅可以避免浪費,同時還可以保證随時都有優質的初乳供犢牛食用。通常牛初乳可以在冷凍環境下儲存一年以上,每次使用前需要先進行解凍處理,先用溫度在45℃~50℃的溫水将初乳解凍,再将初乳加熱至體溫水平,就可以對犢牛進行飼喂了。需要注意的是加熱時不要讓濕度過高,否則會将初乳中抗體破壞掉,從而不能發揮出應有的效用。
犢牛
2、牛初乳對犢牛生長發育的作用2.1 提高免疫力牛初乳是指母牛生産後首次擠出的牛奶,初乳最大的特點就是富含大量營養物質,特别是維生素、蛋白質、脂肪以及礦物質,并且初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多肽因子,可以促進犢牛胸腺産生T細胞,增強免疫力,同時,還可以對免疫系統紊亂起到調節、糾正作用。雖然犢牛腸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全,喂食初乳後,不能主動消化其中的免疫球蛋白,但初乳中的大量免疫球蛋白可以直接被腸壁所吸收,使之被動得到免疫。
2.2 促進犢牛生長犢牛出生後主要的營養物質來自初乳中的營養成分,同時初乳也是生長活性物質的主要載體,初乳不僅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以及功能組織的合成,同時還可以對内分泌狀态進行一定調節。另外。初乳中的乳源性多肽因子還能夠促進新生犢牛腸道發育,因此,初乳可對犢牛的生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2.3 提高抗病能力新生犢牛消化器官發育尚不完全,胃腸空虛,腸壁黏膜等結構組織功能較弱,對細菌、病毒等抵抗力較弱,因此極易被病菌感染而患病,對其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病情嚴重時甚至會導緻犢牛死亡,給養殖場造成較大經濟損失。而牛初乳具有較為特殊的功能,可以發揮出類似腸黏膜的作用,均勻附着于腸壁上面,有效防止各種細菌的侵入,促使犢牛抗病能力得以提高。另外,牛初乳當中的免疫球蛋白以及溶酶菌能夠殺死大量緻病菌,并且還對某些病原菌起到抑制活力的作用,從而使犢牛患病率降低。
2.4 促進胃腸功能牛初乳呈酸性,并且其酸度比較高,食入後犢牛胃液也會呈酸性,盡管會影響微生物衍生,但卻可以将牛胃中的消化酶活性激活,再加上初乳中各種營養成分,可以有效促進牛胃分泌大量消化液,加速犢牛腸胃功能的完善。同時,初乳當中的鎂鹽還有輕微促瀉作用,可以促進犢牛排便,利于犢牛健康生長。
3、牛初乳的飼喂技術和方法3.1 飼喂方法犢牛出生後隻要呼吸正常,就可以喂食初乳,最好在犢牛出生一小時内進行飼喂,之後24小時内需飼喂初乳5kg,确保初生牛犢得到足量的抗體蛋白。新生犢牛最合适的外界溫度在25℃作用,因此,飼養人員要确保飼舍通風、保暖、光照良好,慢慢培養小牛适應外界環境的能力。飼喂小牛的初乳溫度應控制在36℃~38℃之間,要用熱水将初乳溫熱,直接加熱初乳易凝固,初乳溫度過低食用後容易導緻小牛腸胃功能失調,造成下痢;初乳溫度過高,新生小牛會因強刺激引發口炎,或導緻小牛拒食初乳。
飼喂時,很多新生小牛第一次喂食反應不靈敏,且飲量較小,飼養人員要有耐心,多喂食幾次,确保小牛攝入充足的初乳。4~5個小時後,可以開始第二次飼喂,之後每天飼喂3次,并注意每次喂食後1~2小時,要讓犢牛飲用溫開水,補充水分。
牛
3.2 飼喂量由于不同小牛的體重也有所不同,因此每次初乳飼喂量也都不同,出生24 h内要飼喂3~4次,且每次初乳量都不要超出小牛的胃部容積。初乳用幹淨的奶瓶或奶桶盛放,飼喂用具全部都要進行徹底消毒清潔。在飼喂犢牛時要注意以下幾點:選擇固定飼養員;飼喂後要及時給小牛補充水分;每次使用過的飼喂用具必須用40℃以上熱水沖洗、消毒。
犢牛喂食初乳的目的是要降低飼養成本,确保犢牛健康生長,進而提高飼養場的經濟效益。大量實踐研究證明,犢牛出生後及時飼喂初乳,可以幫助新生犢牛順利地度過早期難關,具有十分獨特的生物學臨床價值。給犢牛飼喂足夠的初乳,有利于犢牛身體素質的進一步增強,最終可以飼養出健康優質的牛群,同時還可以減少群牛之間的個體差異;給犢牛飼喂足量初乳,還有利于大規模群體飼養,有效減少由于個體差異導緻的飼養不均勻,并且可以提高牛群的生産效率,減少代謝疾病的發生;另外飼喂牛初乳,還有利于肉牛質量及産量的進一步提升。
牛初乳對于促進初生犢牛的生長發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畜牧養殖人員應提高對牛初乳飼養犢牛的重視程度,在飼喂方法、牛初乳的飼喂量、牛初乳飼喂工具的使用等方面做出相應的改進和優化,促使牛初乳的飼喂技術更為完善,并遵循科學規範的養殖工作流程,充分發揮牛初乳的作用,幫助初生犢牛正常健康地生長發育。同時畜牧養殖場應緻力于培育出肉質好、抗病能力強的犢牛,從而有效促進畜牧養牛業得到持續穩定地健康發展。
我是勝群養殖大講堂,關注我,點贊轉發,後續有更多養殖知識和養殖技巧與您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