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詞本來的意義,叫本義。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号,先有語言而後才有文字。一個詞,在沒有給它造字以前還可能有更原始的意義,不過那已無從考查了。我們所謂“本義”,指的是字形能夠說明、上古文獻也能夠證實的意義。從這樣的本義引申、生發出來的意義,叫引申義。
如果以為一個文言詞語隻有一種含義,不管在哪裡碰上它,都可以照這種意義去解釋,那就往往發生錯誤。拿“道、文、書”三個常用詞來說:
一、道
“道”本義是道路,引申為“途徑、方法、手段、法則、規律、思想、學說、叙說”,以及封建社會認為好的政治局面或措施。如:
①會天大雨,道不通。(《史記·陳涉起義》)——趕上天下大雨,道路不通。道:道路。
②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禮記·雜記下》)——一緊一松,這就是周文王和周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道:方法,辦法。
③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荀子·天論》)——天的運行有一定的規律,大地滋生萬物有一定的法則。道:法則,規律。
④墨之道,“兼愛”為本。(馬中錫:《中山狼傳》)——墨家的學說,“兼愛”是根本。道:思想,學說。
⑤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王安石:《答司馬谏議書》)——所以現在詳細說說我推行新法的原因,希望您或許能夠諒解。道:說,叙說。
⑥伐無道,誅暴秦。(《史記·陳涉起義》)——讨伐不堅持正道的的秦王,消滅殘暴的秦王朝。道:正道,即封建社會認為好的政治局面或措施。
二、文
“文”的本義是花紋、紋理,又用為動詞,當“刺畫花紋”講,引申為“華麗有文采、文章、文字、文獻、文飾”等。如:
⑦文首,白喙(hui)。(《山海經·精衛填海》)——(精衛這種鳥)頭上有花紋,嘴是白色的。文:花紋,紋理。
⑧越人斷發、文身。(《莊子·逍遙遊》)——越國人截斷頭發,在身上刺畫花紋。文:刺畫花紋。
⑨《孝經》垂典,喪言不文。(《文心雕龍·情采》)——《孝經》留下的法度,居喪時言辭不可華麗。文:華麗有文采。
⑩衡少善屬文。(《後漢書·張衡傳》張衡年少時就善于寫文章。文:文章,文辭。
⑪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後漢書·張衡傳》)——(候風地動儀)形狀像個酒壺,外表用篆體文字和山龜、鳥獸的圖案裝飾起來。文:文字。
⑫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五蠹》)——儒家用古代文獻擾亂法制,俠客用武力觸犯禁令。文:文獻。
13.蔔筮(shi)然後決大事,非以為求得也,以文之也。(《荀子·天論》)——占蔔後再決定大事,并不是以為真能得到所求的東西,而隻是一種文飾的手段罷了。文:文飾,粉飾。
三、書
“書”本義是寫、書寫,引申為“文字、書法、書信”。“書”又是《尚書》的專稱,引申為一般書籍。如:
14.南賓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書之。(白居易:《荔枝圖序》)——南賓郡太守白樂天讓工吏畫成圖,寫上這篇說明荔枝的話。書:寫,書寫。
15.古者蒼颉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ㄙ”。(《韓非子·五蠹》)——古時蒼颉創造文字,用繞圈表示專為自己打算,叫做“私”。書:文字。
16.羲之之書,晚乃善。(曾鞏:《墨池記》)——王羲之的書法,晚年才達到了高超的藝術水平。書:書法。
17.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杜甫:《石壕吏》)——一個兒子托人帶來一封信,說那兩個兒子最近死在戰場上了。書:信,書信。
18.諷誦詩書百家之言,不可勝記。(東方朔:《答客難》)——(你)熟讀《詩經》《尚書》和諸子百家的書,記也多得記不過來了。書:《尚書》
19.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宋濂:《送東陽馬生序》)——很多人把書借給我,我因而能夠普遍地看一看各種各樣的書。書:書籍。
學習和掌握一詞多義,重要的是努力找出它的本義。抓住了本義,引申義就容易理解和記憶了。前人在分析詞的本義和引申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們的研究成果有的已成專著,有的保存在過去的字典、詞典和古書的注解裡。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是通過分析漢字字形闡述本義的。清代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把詞義分為三部分:一是本義,二是引申義(他叫“轉注”),三是假借義。近代的《辭源》《辭海》等辭書,在每一個字頭下邊,一般是先列本義,後列引申義,最後列“與×同、通×、同×”,即假借義。這些都可供我們參考。
以《辭源》角部“解”字為例:
解:1.判也,散也。凡剖分物體皆曰“解”。《莊子》:“庖丁解牛。”【按:這是本義】2.人心離散曰“解”。《漢書》:“恐天下解也。”【按:這是引申義】3.分析事理曰“解”,如“分解”。【按:這是另一引申義】……17.與“蟹”同。
《呂氏春秋》:“大解陵魚,大人之居。”18.與“嶰”同,詳“解谷”條。19.與“檞”同。《漢書》:“勃解之鳥。”【按:以上是假借義】
我們要珍惜前人的研究成果,但不能兼收并蓄,囫囵吞棗。正确的作法是:在閱讀古文的同時,對舊字典、詞典和古書舊注中的詞義解釋,進行分析、比較、驗證,去粗取精,批判地繼承這份文化遺産,幫助我們理解和掌握古書常用詞的意義和用法,作到“古為今用”。
未完待續……
推廣全民閱讀新時代!這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曆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
閱讀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關注起來,一起來讀書養性。
我們提倡閱讀純文學,拒絕玄幻言情、豪門總裁、穿越架空、仙俠奇緣、科幻網遊、都市異能、校園寵妃、職場娛樂、同人靈異等網絡爽文小說!
我們也拒絕聽書,聽書不利于思考,更容易被朗讀者、講解者帶動情緒。讀書的時候,喜歡哪一段,可以反複咀嚼、品味。有感觸了,可以停下來慢慢思想,而聽書适合浮光掠影地了解。另外,漢字的博大精深與艱深晦澀,哪能聽得懂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