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漲、銷售不如預期,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日子,最近并不好過。鋁制品龍頭敏實集團(00425.HK)、LED車燈龍頭星宇股份(601799.SH)公布不如預期的全年業績後,股價都出現大跌。
3月30日晚間,重卡龍頭濰柴動力(000338.SZ)也公布了2021年年報:去年四季度營業收入下滑25%,扣非淨利潤下滑近45%,連續兩個季度同比負增長,濰柴動力的前景讓人擔憂,未來能不能靠氫燃料電池翻身也存在疑問。
3月31日上午,濰柴動力跌1.68%,報收13.45元,遠低于去年增發價的16.4元,相比去年高點已接近“腰斬”。
年報顯示,2021年,濰柴動力實現營業收入2035.5億元,同比增長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2.5億元,同比增長0.3%,基本每股收益為1.1元,扣非後淨利潤則為83.16億元,同比下滑近5%,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下滑36.25%到146.58億元。
如果按照單季計算,去年四季度,濰柴動力營業收入同比下滑25.62%到371.19億元,淨利潤下跌36.2%至13.54億元,扣非淨利潤同比下滑44.51%至10.52億元。而在三季度,其收入和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分别同比下滑24.29%、39.45%和49.06%。整個下半年,濰柴動力業績都不理想。
“2021年上半年,因為國六切換市場需求已經透支,下半年開始整個行業進入了低迷期。”一位曾經重倉濰柴動力的私募人士向第一财經記者表示,目前來看,重卡周期還沒有到好轉的時候,整個汽車供應鍊産業都不理想,一季度可能繼續低于預期。
行業一季度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前兩個月重卡銷售數據接近“腰斬”。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産銷數據顯示,2022年2月,貨車銷售22.7萬輛,同比下降17.8%;1~2月累計銷售54.0萬輛,累計下降22.7%。2月重卡銷售5.9萬輛,同比下降49.9%;1~2月累計銷售15.4萬輛,累計下降48.8%。
目前,濰柴動力尚未對一季度經營狀況作出評估。
濰柴動力在年報中稱,2021年銷售發動機102萬台,同比增長3.1%,其中重卡發動機銷售42.9萬台,市場份額同比提升2.8個百分點至30.7%;銷售變速箱115.3萬台,其中重卡變速箱銷售101萬台,市場份額同比提升5.3個百分點至72.4%;銷售車橋93.8萬根,其中中重卡橋銷售69.7萬根。同時,戰略高端産品繼續發力,大缸徑發動機實現收入 14.1億元,同比增長49.3%;高端液壓實現國内收入5.6億元,同比增長11.8%。
2021年控股子公司陝重汽累計銷售重型卡車15萬輛。得益于工業車輛和服務的複蘇及供應鍊解決方案的持續增長,海外子公司凱傲各項經營指标表現優異,實現銷售收入102.9億歐元,同比增長23.4%,實現淨利潤5.7億歐元,同比增長1.7倍。其中,以德馬泰克為代表的供應鍊解決方案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8億歐元,同比增長44.5%,實現利潤總額2.9億歐元,同比增長97.4%。
“本公司持謹慎樂觀的态度”,展望2022年,對于與公司相關的行業發展态勢,濰柴動力表示。受國六切換市場需求透支、“公轉鐵”持續推進等因素影響,重卡行業整體新增需求減弱,但超前基建投資、出口向好和部分區域國四國五限行政策等因素,仍帶來一定新增需求;受“雙碳”戰略及路權、環保、補貼等優勢政策影響,新能源重卡将迎來快速增長期。
2021年5月,濰柴動力完成130億元的增發,發力氫燃料産業,發行價格為16.4元。今年2月24日,在跟投資者交流當中,濰柴動力負責人表示,公司布局了燃料電池堆、空壓機、電機、電控等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已投産雙極闆生産線、電堆生産線及氫燃料電池生産線,自制化程度逐步提高。目前公司氫燃料電池産品已批量投放市場,主要應用于卡車、客車、發電及叉車等市場。
3月23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産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規劃對氫能的定位是: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氫能是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氫能産業是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重點發展方向。
對此,華寶證券分析師張錦表示,從規劃内容的表述來看,可再生能源制氫、氫燃料重卡、核心技術和關鍵材料、質子膜燃料電池、制氫裝備、氫能供應網絡、高壓氣态儲運将是規劃期的重點發展内容。
有汽車行業分析師向第一财經記者表示,目前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成本高昂,是阻礙氫燃料産業發展的最大攔路虎,未來要看怎麼平衡這方面的投入産出,實現大規模商業化依然存在一定的難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