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期中考試結束了,幾家歡喜幾家愁啊。
大多數人,孩子回家第一句話,考多少分?考得好的,自然是開開心心,趾高氣揚;考得好的,小心翼翼,總怕哪句話說得不對,觸怒家長,開啟單打或是雙打模式。
前面咱們分享過事半功倍與事倍功半的差異是16倍,學習好的孩子用1分力氣,學習後進的孩子用16分才有機會達到一樣的效果,看起來很恐怖,事實就是這樣,殘忍且悄無聲息。
一二年級學的内容,很多幼兒園或者學前班都學過,孩子即使不努力,考個九十多分也很正常,雙百更是普遍。
真正開始拉開較大差距的是3年級。
3年級很多的知識内容是複合式的,需要不僅掌握知識點,更能進行遷移,舉一反三,如果能觸類旁通那就更好了。
現實情況是,一部分孩子很乖,逐漸在媽媽的嚴格要求下,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知識點掌握紮實,主動完成作業,隻是有點點刻闆。
另一部分孩子不夠乖,寫字歪七扭八,不是很大,就是很小,寫字大的孩子自控力差,丢三落四;寫字小的孩子,自我認可度低,沒自信。
看起來是寫字的問題,其實是學習習慣的問題,是思維習慣的問題。
用咱們以前分享過的二分法分析下,首先心态不對,心思都沒有用在學習上,不主動,家長要麼管不了孩子,要麼太嚴格,導緻孩子的心思沒有用到學習上。不是孩子主動要學習,是孩子在跟媽媽學,在給老師學。
那麼課堂和書桌就變成了戰場,在課堂跟老師戰鬥完,回家再跟爸爸媽媽戰鬥,老師每天有那麼多學生要管,沒有精力隻管他(她)一個,爸爸媽媽每天很多事兒,不是工作就是生活,也不可能一直琢磨孩子,孩子可不一樣的,反正也不需要為學習擔憂,隻要搞定老師家長,即使學習不好,他們也沒轍,孩子就自由了。所以,他(她)一天24小時可以琢磨你,直到掌握你所有的弱點。
他(她)知道怎樣才能激怒你,怎樣才能讓你屈服,怎樣獲得你的諒解,他(她)就是你肚子裡的蛔蟲。
當然,這也得視父母老師的段位而定。
父母老師段位高,孩子作妖的段位就更高,反之亦然。
靠打罵管孩子,孩子基本二三年級你就已經開始吃力了,五六年級你就力不從心了,初中開始局面開始逆轉,你開始受氣了,以後都不敢想象了。
網上之前也不斷爆出,孩子殺害父母的消息。
大家先慶幸一下,多謝孩子的不殺之恩。
教育孩子需要很多的專業知識,這些一般父母都不具備,即使是老師懂得挺多,也有相當一部分孩子不能達到父母的期望。
為嘛?
其次是學習技能不行。
知易行難。
但是,看概率來說,公務員家庭、老師家庭成才的孩子不少,商人家庭會更多一些。當然,這裡有歧義,到底什麼是成才。今天揭過,不探讨,往好處想就對了。
父母學習不好,有很多原因,但是大概率是有一定的學習障礙導緻的,别急着否定,愛學習的人都有自學習慣,您看看大學畢業後您都自學什麼内容了,就知道了。
父母有學習障礙,那麼指導孩子的方法就容易有問題。同樣的語言,心法不對,理解行動就會有差異,就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學習障礙。
好的方法是找到好老師簡單執行照着做,做個阿甘似的人物也可以獲得成功。
學習,我們不是為了考試而學習,那樣即使考第一也不可能比阿爾法狗更厲害。學習是為了更好的适應未來的競争而學習的,那麼愛上學習,主動學習就成為了先決條件。
學科知識除了是提高認知必備的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建立科學的認知思維模型,并把所學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畢竟,我們所學的所有的學科知識都是來源于生活,而社會的進步又促使我們運用所學創造出更多新的知識。
隻有認識到了人與人16倍速的差距,我們才能調整自己的戰略戰術,發揮自己所長,成為一個終身學習的受益者。
這次期中記得不要再打罵孩子啦,也不要責備,孩子需要的是指點,而不是指指點點。
16倍速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呢?考驗你是不是有學習障礙的時候到了。
歡迎寫在留言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