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命案,讓外賣行業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警方通告,結果已出:
殺人者,有罪就判,Sir沒什麼好說的。
但引起Sir注意的,是命案引發的一系列情緒混亂。
盡管警方一再強調,兇手殺人,并非因為差評。
但第一時間,網上産生的話題就是:
“該不該取消外賣小哥差評制度?”
一方是同情,一方是憤怒。
警方通告下被頂得最高的一條評論,就是一名消費者的控訴。
外賣小哥的艱辛,是擺着的;
消費者的要求,也是正當的;
甚至,外賣平台、管控部門、商家店鋪,都各有各的難處。
每個立場,似乎都有訴求,也有苦衷。
但一條人命,就應在這踢皮球過程中草草收場嗎?
這些亂象,如何問責?
正義,如何伸張?
似乎大家都在猶豫。
所幸,最近一部國産劇某程度上說出了Sir想說的話。
《精英律師》
引起Sir注意,因為這部劇就是用外賣引入的。
更可貴在,它并沒有一筆帶過——
仔細拆分了一次送外賣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意外、利益沖突、人情世故。
以點帶面。
外賣小哥,怯。
外賣小哥突然鬧肚子,讓熟悉的商家幫自己送個餐到樓上。
本來是件簡單事,但送餐的商家卻第一次感受到外賣小哥的心情。
首先,急。
每走一步都要看下手機,還剩幾分鐘。
超時會罰款。
其次,虛。
接連兩次意外,第一次,因為電梯超重,她不得不乘坐下一趟;
好不容易趕上下一趟,她的餐又被别人碰撒了。
隻能重做。
超時送上餐後,她隻能道歉。
消費者呢,也急。
上了半天班,早早點了餐,誰知超時了。
這還不說,中間又被上司和同事亂氣一頓,我這是招誰惹誰了?
好不容易撐到午飯時間,想放松放松吃個外賣。
怎麼就不能如願呢?
劇中律師還算講道理,沒有直接差評,隻是吓唬了一下。
最真實的,是除以上兩個身份外的,旁觀者。
赤裸裸的歧視。
電梯超重怎麼辦?
全部人第一反應,勸送餐的出去,我們還趕着上班呢……
不得不說。
盡管《精英律師》口碑争議不少,但Sir認為它在當下,敢于拍行業劇,敢于以律師為主角,已是難得。
尤其,為我們帶來可貴的思考。
即——
如何判定,争議下的“正義”。
于是,它以律師、法律的角度,上來就抛出各種争議下的追問。
比如,對于外賣。
叫餐的是個律師,何賽(田雨 飾)。
幫外賣小哥送餐的商家,是女主戴曦(藍盈瑩 飾),具備專業法律知識。
超時後,何賽沒有第一時間怪責。
而是提問:
送餐遲到,是過失,還是意外?
戴曦的回答也精準:
過失,是因疏忽發生的過錯,被電梯門夾到,真的不是因為疏忽。
而意外,是指受外來的,非本意的,料想不到的事件的影響而發生的事。
這個問題,同時也牽扯出我們現實中更多疑慮:
作為消費者,應該懲罰的是過失,還是意外。
作為平台,如何分辨過失/意外,又如何獎懲分明……
除了外賣,以律師角度,也有更多犀利的追問。
比如說,道德低下的人,我要幫他嗎?
這裡的回答是,要。
做律師,不能太愛惜羽毛。
再問下去。
道德低下的人,有請律師的資格嗎?
回答依然是,有。
不隻是因為付得起錢。
所以……
正義,到底真實存在的,還是用錢買來的?
先别急着回答。
因為答案太複雜。
《精英律師》也沒有試圖一口吃成個胖子。
而是選擇了國産劇少有的“單元劇”形式。
主線劇情外,以案件為獨立支線。
男主,靳東;女主,藍盈瑩。加上最近大火的田雨,和幾個常駐配角。
還有許多大咖,在獨立劇情中出現:
靳東的好兄弟雷佳音和淩潇肅,前“女友”王鷗,袁泉……
反思,就藏在這群律師面對的日常中。
Sir看劇的第一印象,倒不是這部劇裡的離奇案情。
而是台詞。
《精英律師》特色的台詞,既勸退,又讓你忍不住倒推回去多聽幾遍。
這是律師的兩種嘴活。
勸退,是指複雜的術語密集地向你砸來。
它标定的,是法律意義上的泾渭分明。
由于出衆的法律天賦,戴曦被同一個律所的羅槟(靳東 飾)招到了所裡當助理。
何賽不服,戴曦主動要求他,當衆考她的法律知識。
司法考試十四門課程,随便考;
全文背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準确解釋注釋法學派,評論法學派,“司法”一詞的來曆……
Sir掐了掐時間,這一段背誦2分鐘,不帶喘氣不臉紅,沒停頓提溜出來。
專業嗎?
複讀機不算什麼。
當面對實際問題時,戴曦随時就可以找到法律條文,一字不差背出來。
背誦,理解,然後運用。
台詞很勸退。
但,一部講法律的劇,如果沒有這種勸退台詞,像話嗎?
律師另一種嘴活,是辯駁。
它展示的,是規則與規則之間的模糊地帶。
罵人不帶髒字,律師尤其擅長。
聽這種話,你得按按暫停鍵才能聽懂。
随便摘兩段,大家感受一下。
何賽被客戶辭退,律所領導準備讓羅槟接手。
明裡是合作夥伴,暗裡是競争對手的兩個人較上了勁兒。
何賽:任曉年晚上會打你電話。
羅槟:我不是你,他不會給我打。
何賽:你什麼意思?你說他見人下菜碟還是我不值得人尊重?
羅槟:你說呢。
笑而不語。
何賽:你這樣很沒禮貌。
羅槟:禮貌是聰明人想出來與蠢人保持距離的一種策略。
領導封印調停兩人。
封印:我先和你談,你們互相拆台,會讓别人以為我們律所兩虎相争。
羅槟:他不是虎。
封印:那是什麼?鹬蚌相争?
羅槟:他是蚌。
封印:你也得不到便宜。
羅槟:我沒想得到誰的便宜,誰的便宜我也不想占。
什麼叫“死剩把口”(粵語,光會耍嘴皮子的意思),Sir算是理解了。
但。
以上算是比較低段位的嘴活。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
高段位的嘴活,是不露聲色,卻一針見血。
羅槟律師助理,栗娜(朱珠 飾)。
這個神似關之琳的大美女,可不止貌美胸大那麼簡單。
在羅律身邊多年,早已看透律師的工作。
羅槟和何賽鬥嘴,争辯誰混淆了胡攪蠻纏和據理力争。
栗娜補刀——
混淆了又怎樣
這不就是你們律師的基本功嗎
你們不就是靠這個賺錢的嗎
羅槟和何賽兩個單身寡佬,讨論愛情問題,被栗娜一擊秒殺。
Sir為什麼要說這些台詞?
它當然不完全展示了律師,特别是中國律師所面臨的處境。
但它仍試圖通過律師之口,試圖傳遞這些晦澀的專業術語。
吃力不讨好。
為什麼?
因為這些台詞,界定了文明社會下,必須服從的語境——
我們面對着泾渭分明的規則,卻無法擺脫規則之下的暧昧與混沌。
這是“争議”的由來。
卻也是我們尋找正義的必要條件。
除了台詞。
表演,也是兩面。
律師給人的印象是什麼?
專業,專業,還是專業。
但這部劇卻塑造了各種不同性格的律師。
最奇葩,莫過于田雨飾演的何賽。
浮誇且小氣。
尖酸又刻薄。
但大多數人,關鍵詞,克制。
靳東飾演的羅槟,還是一如既往“傲嬌”,不重人情世故。
但在真正談判時,他還是保持了律師該有的分寸。
比如和老戲骨對戲的一段。
律所創始合夥人顧捷(劉敏濤 飾)和羅槟。
顧捷把客戶介紹給了羅槟,但要求合作。
羅槟拒絕。
怕被别人甩鍋,因為如果他輸了,他一定要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
說話同時,沒有太多表情。
但姿态就在,始終保持下颌微擡,表示絕不退讓。
另一邊的回應,更加細膩。
看顧捷的微表情——
嘴角的晃動,似乎想說什麼,但已經什麼都說不出口了。
意思像在說:
你懷疑我會讓你背鍋嗎?
一言不發,深意,也有了。
多種風格,多樣性格的人物,構建起一個職業的群像。
律師——
也有七情六欲,也受道德約束,更被欲望驅使。
當然。
以上都還隻是鋪墊。
真正的反思,從一個個案件開始鋪開。
Sir印象中,律政劇總會陷入一種怪象——
情,大于法。
因為法律是冷冰的,而感情,總是溫熱的。
就像頑強的姑娘戴曦,本也是熱心腸。
無償幫人提供法律意見、寫申訴,最後成功入職著名的律所,跟了著名的律師。
志得意滿,躊躇滿志。
卻總是給人出損招。
比如,戴曦一邊代表老闆要求當事人履行法律義務。
一邊又心軟了,偷偷給當事人支招——
結果,被羅槟痛斥一頓——
由于你的建議
我将不得不采取更巨大的法律手段
把章柯告到傾家蕩産
這是法律不外乎人情嗎?
不,這是在以情害法。
羅槟的姐姐羅琦,不想讓前夫冀遇探望女兒。
戴曦也給她出狠招——
證明前夫有精神類疾病,法院就能讓他見不到自己女兒。
她已認定,羅琦前夫是個十惡不赦的渣男。
結果呢?
狠狠打臉。
人家不過是一個渴望見見女兒的可憐男人。
甚至,當她用法律撕裂這段感情的同時,在所有人的心上,都留下了巨大創傷。
這是在以法害情。
人情在法律之上,看似溫暖。
實際上,帶來了更大的冰冷與刺痛。
這也就是羅槟曾經提醒過戴曦的——
你這是法官思維
不是律師思維
因為你一直在判斷誰對誰錯
而不是維護你當事人的利益
什麼是法官思維?
什麼是律師思維?
Sir認為,當下的我們,迫切需要厘清這兩個概念:
法官思維,就是将自己當成法官,認為開啟了上帝視角,能夠判定誰對誰錯,做出決斷,懲惡揚善,這是他們的正義;
而律師思維,是站在客戶一邊,以法律需求者的需要出發,在法律的框架内辦事。
這種人看似冰冷,但,卻能解決問題。
他們捍衛的,可能不是普世的正義。
而是利益最大化。
無論是輸家,還是赢家。
所謂善律者不訟。
羅琦前夫冀遇,因為見不到女兒,即将挑起對羅琦的官司。
羅槟為了勸阻他不要這麼幹,進行了一次模拟法庭的審判——
如果他執意要把家庭問題放到法庭上審判,那麼他将站在自己姐姐的一邊,利用冀遇的酗酒問題,證明他的探望會讓女兒産生身心不健康問題,甚至利用家裡拍到的監控錄像,使得他有可能永遠都被剝奪女兒的探望權。
他必輸無疑。
冰冷嗎?
冷到“泯滅人性”,因為羅槟相當于在出賣朋友,将他私底下的種種糗事公諸于衆。
可說冷酷到極點。
打官司就是上戰場。
但反過來看,如果冀遇不挑起律訟,最後雖然也會輸,但最起碼還能保留女兒的探視權。
他讓輸家,和赢家,都得到了利益的最大化。
這就是律師思維的重要意義所在。
這也是Sir認為,《精英律師》之于我們最大的意義:
提供多元、全面的視角。
且展現每個視角、立場下的掙紮與堅守。
這個世界,太多我們無法第一時間判斷的悖論。
比如外賣事件;
比如,法庭上的雞蛋與石頭對峙;
再比如,程序正義與普世正義……
放眼世界,幾乎每個國家都出過類似題材的爆款。
日本的《Legal High》。
有一集Sir印象深刻。
衣着光鮮的女人被認定為“惡魔”。
對方律師要求判處她死刑,因為“民意如此”。
古美門反駁:
開什麼玩笑,誰讓她坐着高級進口車四處兜風,穿一身名牌,所以判她死刑吧,這就是民意?
民意就是對的,大家贊成的事全都是對的,大家使用暴力也無可厚非。
真正的惡魔,正是無限膨脹的民意,是堅信自己是善人,對落入陰溝的肮髒野狗進行群毆的民意。
再比如,年初火熱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Sir至今記得,那個幫“惡魔”辯護的王赦。
看似,他沒良心。
實際,他的良心才真正掙紮。
因為他是唯一曾經站在兇手立場,為他想過的人。
到底什麼是好人
什麼是壞人
你有标準答案嗎
誰有标準答案
盡管他所說的話,不那麼“正确”。
但《與惡》并沒有回避:
你們都希望他死
大家都希望他死
但是民主法治是用來讨好人民
讨好媒體的嗎
而我們呢?
盡管《精英律師》遠不如以上爆款那麼尖銳。
但它敢于作出試探。
說出那些,不那麼“正确”的話:
資深律師何賽。
因為認定了客戶就是有不法行為的人,拒絕接受用戶的委托。
我學習法律
不是為了給他這樣的人
争取利益的
而羅槟怎麼回答?
我終于知道為什麼我要學法律,如果所有學法律的都像你這樣想,任曉年根本請不到律師。
這不公平
但他所做的,就公平嗎?
為一個不法之人提供辯護,就比拒絕,更公平?
《精英律師》沒有回答。
Sir也無法回答。
但有一點,Sir可以肯定。
什麼是我們追求的正義?
不是空口無憑的情緒宣洩。
而是拼死捍衛自己的立場,不放過一絲申辯的縫隙。
當所有人都以此為目标。
我們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實現那個人人向往的“正義”。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