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蟄身又稱虎坐窩,說的是個胯法。武術有句諺語,甯傳十拳不傳一胯,說明胯在拳術當中的地位。有人練拳怎麼都不得力,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這個關鍵就在胯上。所謂龍蟄身,就是個身形,胯要往裡掖,腿要向内裹,脊柱要上挺,特别是腳要虛着點勁兒,千萬别踩實了,要不傷膝蓋還影響視覺神經,每次一運勁,如履薄冰,挺脊坐胯,勁力通透。見過體溫計吧,底下有個汞球,骨盆是人體結構最大的骨骼,又結實還份量。虛掖胯(也有叫裹胯,坐胯的)就是在打拳當中,通過這個身形将動能積蓄到骨盆,形成動力定型。這種練法,使人無形當中使重心變成了實在貨,體内如同墜了一塊鐵,形如不倒翁。能産生強大的爆發力不說,還能勾挂住對方,憑的是一股沉墜勁。
野獸大腿根部都有很深的槽子,這就是爆發力的來源。光靠腳蹬地是蹬不出多大力量的,得學會龍哲身,也有叫修三道彎的,意思是極盡曲折,暴起攻彈。所以門戶大開的拳法,沒有蓄勢,攢不住勁。内家都是以兜着胯,裹着膝,扣着步的體态出現,靈活性來自于能不能将重心藏起來。為什麼穿高跟鞋跑不起來,挺着胯撅屁股,這是不可取的,稱之為畸形結構。内家拳都要收尾闾,坐丹田,才能拔脊柱。形意十二形拳的龍形,戴式心意拳的蹲猴式,陳式太極小架的順纏換胯法,程派八卦掌的磨盤勁,薛颠的象形術真诠等,都體現了龍蟄身這種典型的身法,隻是各門稱呼不同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