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一個敬老院的故事

一個敬老院的故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3 13:05:03

一個敬老院的故事(平凡中上演一個個動人故事)1

2017年,一家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機構——章丘逸樂醫養中心落地原埠村煤礦醫院并開花結果,隻用不到兩年時間入住率實現100%,院舍的各種榮譽也接踵而至。我有幸在這個新環境新組織中得到了磨煉,收獲了成長,更讓我在一個新的的崗位上感悟生命的真谛,品味了工作的價值。

親情

去年我在抖音上發了一則短視頻,标題是“七秒鐘的視頻是否颠覆你對‘養老院’的認知?”那是我們機構的工作人員像見到久别的親人一樣,迎接老人返院的場景。畫面中有輪椅上身體失能的老人,有熱情樸實的護理員,有笑容洋溢的老人子女,一片歡聲笑語,溫暖祥和!老人的兒女在春節假期接父親回家住了一個月,“前兩天他主動要求回來,他說這裡好人太多了!”老人女兒感慨萬千地給我們描述,讓在場的我們備受鼓舞。

在養老院工作了5個年頭,源于經常與家屬互動讓家人了解老人的生活動态,拍照、拍視頻成為一種習慣,這段小視頻是2018年正月随手拍的。時隔4年多,在整理手機相冊重新看到它時,視頻裡的劉大爺依然在我們的院裡樂享晚年;3名護理員已成為服務一線的骨幹,其中2位還榮獲了“濟南市最美養老護理員”;我們和老人的子女也已成為知心的兄弟姐妹,于是有感而發上傳了抖音。

視頻發完,短短兩天時間浏覽量突破6萬,我頓時驚呆了!我不知是被護理員發自肺腑的真情所感染,還是當下對養老問題關注度提高,亦或是畫面熱鬧順着标題想一探究竟?總之,點擊量勢如破竹般迅速達到了95.8萬次!一片點贊中各種聲音也多了起來。甚至有網友說,養老院的老人其實很可憐,養老院的人可以直接去當演員了,真正孝順的會把老人送養老院?

我對各種評論沒有太多詫異,他們代表着現實生活中人們對養老院的看法。目前,養老模式從家庭養老向社會養老轉變,不管是老人和子女,了解和接受它都需要一個過程。回首從建院到現在的五年,我也是從養老領域的一名小白漸漸入門,一些觀念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着轉變。

佑護

2017年,開業前幾個日夜,預約的近十位老人集中湧入,讓我們這些養老行業裡初學乍練的小生應接不暇。有位大爺是在我們建院不久入住的,他是一位尿毒症的病人,雙目失明,已經做了幾年的血液透析,兩個兒子都是煤礦工人,遠在内蒙工作。老伴兒突然身體有恙,讓整個家庭的擔子更加沉重。

一個敬老院的故事(平凡中上演一個個動人故事)2

至今記得大爺剛入住的樣子,常年的疾病使他體力不支,意志消沉。他坐着輪椅雙手緊握擱在腿上,頭埋得很低很低,額頭上一個很大的脂肪瘤就要碰到桌面,就像是犯了什麼過失在低頭認錯,當時我感到内心在隐隐作痛。這位老人以前在煤礦下井做勞力維持生計,也曾風華正茂、年輕力壯,無奈疾病的折磨剝奪了他安享晚年的歡樂。

每每看到老人低下頭,身邊的工作人員總要上前扶起。老人看不到也聽不清,護理員和老人的溝通自然更多一些。他每周要進行兩次血液透析,風雨無阻。我們醫院的血透中心在後院,接送老人需要從室外院子裡穿過。腎病病人最怕感冒,每次護理員都會把大爺打扮地像雞婆婆,生怕讓老人着了涼!特别到了冬季,把老人包裹的裡三層外三層,而送透析的護理員卻經常是穿着單薄的工作服就出門,走了一段才想起自己還沒穿外套……

付出總是會有回報,在院裡的生活起居規律,加上院裡人多,老人就像又重返社會生活,精神狀态也大有改觀。老人額頭上的脂肪瘤,我們的護理主任也與家人分析了利弊,在醫院為他做了治療。大爺有些耳背,每次開飯,護理員便會大聲喊:“大爺吃飯啦!”他也會拖着長音回應:“好--來--!”有時高興了,還會唱上一嗓子呢!看到老人的改變,我們也像打了一場勝仗一樣高興!

孝道

一對90多歲高齡老人的入住,對我們來說也稱得上是一次考驗。那時院舍開業還沒幾天,我受命負責業務管理工作。兩位老人還是我通過電話推介的,源于我與老人的兒媳熟識,加上開業時間緊迫,沒來得及上門拜訪查看老人情況,隻是家屬提前來考察了房間的設施環境。

當打開車門的那一刻,我被老人的狀況吓到了。一對老人完全失能,精神萎靡,都在昏睡狀态,車内其他空間塞滿了老人的生活用品。老人不會一挪動就發生意外情況吧?我心裡着實捏了一把汗!當告知家人直接将老人接至某某房間時,老人的長子頓時激動起來,那也是一位70多歲的老人了,他滿臉的汗水告訴我他的生氣和焦急!“我們當時看好的是三樓的房間,為的就是陽光充足,怎麼給安排到二樓?”“大叔,為便于工作我們臨時調整先開放二樓,等以後三樓開放了,我們再把爺爺奶奶接上去,您看可以嗎?”“那也必須讓老人住個西區朝陽的房間!”“西區兩個雙人間有老人住下了呢,我們給爺爺奶奶預留房間的時候沒有考慮到方位的問題,真是非常抱歉!”我雖然耐心地跟大叔解釋,但心裡還在嘀咕,都是一樣的房間配置,東西方向能有這麼大的區别嗎?無論我們怎麼說好話,家人就是不同意,因為老人住西戶住了幾十年已經習慣了。大叔說,保姆已經辭退,現在怎麼辦吧?這時我糟糕的心情一點也不比家人差,除了事情僵持不下,我更擔心老人在車上萬一有個好歹,後果不堪設想。終于,當都統一到先把老人安頓下的意見後,老人被我們用擔架擡進了房間。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的護理一絲一毫都不敢懈怠,那個階段,兩位老人是院裡最年長的,省略了姓氏,“爺爺奶奶”成了他們的官稱。爺爺今天痰有點多,奶奶剛翻過身了……當時的奶奶身上有一處壓瘡,除了鋪設氣墊,按時翻身,每天換藥,醫護人員還通過各項檢查結果指标,制定了治療和調理方案。

一個敬老院的故事(平凡中上演一個個動人故事)3

在我們的全力呵護下,老人的身體和精神狀況一天比一天好了起來。大約一個多月後,老人重新坐到輪椅上,大廳活動區有了他們的身影。奶奶更是有了可喜的變化,能與我們交流了。有一天她問給她喂藥的護士,“你是曉雪嗎?”“奶奶,我不是曉雪我是玲玲!”奶奶笑着點點頭,當護士又出現在老人面前時,她又問,“你是曉雪嗎?”“是啊奶奶,我是曉雪!”我們大家都笑起來。原來曉雪是奶奶的孫女,奶奶記憶力衰退,但唯獨見了我們的護士總是知道喊曉雪,于是我們的玲玲護士有了一個新名字。以至于在很長一段時間内,就連我們也時不時地喊,曉雪過來一下。

幾個月後,每當晚上8點例行查房的時候,老人總是翹起頭來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由于認知有些障礙,老人的問候總是不合時宜,比如“你吃塊煎餅吧!”“你娘來了嗎?”等等,逗的我們哈哈大笑!第二天這些個有趣的對話也會彙報給家屬,奶奶看着這一大家子人交談,好像知道是說得自己,樂呵呵地看着,偶爾插上一句也還應景呢!有一天晨會交班,夜班護理員又驚又喜地彙報:“不得了了,奶奶半夜自己起來坐在了床尾。”這還了得,于是乎奶奶因此得到了兩件“獎品”,床尾的附加床檔和安全防護衣。

自老人入住之日起,四位兒女便每日輪流前來看望,從不耽擱。他們每天會把水果切成小塊帶來,請我們的護理人員打成果汁,幾點喂牛奶幾點喂營養粉,像對待嬰兒一樣仔仔細細。老人的子女最小的也已經五十多歲,都已退休。他們說,看到工作人員專業貼心的照護已經很放心,就是每天來陪陪他們,雖然父母已經不認識他們,但一定能感受到。年近七十的二兒子住在省城,為了來看望年邁的父母,他總是背着行囊住到附近的旅館,一住就是一周。為的隻是靜靜的坐在老人身邊,看着老人喝水吃飯。當用心感受他們對待父母的情感時,不禁讓我這個晚輩汗顔,同樣為人子女,我們現在或将來能做得到嗎?他們也正在或已經步入老年,有的身體不好還要照顧家庭,再照料兩位失能老人确實力不從心。對于四五十年代的人來說,送老人到養老機構也應該是做了很激烈的思想鬥争,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他們心裡或許還滿懷愧疚。在能力範圍内,他們想的都是讓老人得到最好的安置和照顧。回憶當日因為房間安排問題我心中的不快和不解,心中不免湧起自責的波瀾。這件事情總在提醒我,遇到不一緻的觀點要學會換位思考。

兩年時間,兩位老人先後在我們院舍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站。95歲的奶奶因疾病誘發心衰在市醫院去世,記得當時兄妹二人處理完後事來到院舍,她們雙膝跪地,感謝我們在老人生命最後給予了最好的照顧,這讓在場的我們一下子手足無措、受之不起,想到老人的音容笑貌和突然離世,在攙扶家人的那一刻,我的淚水奪眶而出!

家人對我們說:“是你們延長了老人的壽命,在家時老人已經起不來床,如果不是來到醫養中心,得到你們這麼精心的照顧,兩位老人可能那個階段就離世了。”

尾聲

每每聽到來自老人和家屬的感謝,我們的護理員大哥大姐們總是說,能得到家人的認可再苦再累也值得了。

這也許就是養老工作的平凡之處,平凡到每天圍繞的就是老人的吃喝拉撒、生活起居、喜怒哀樂,而過程中卻在上演着一幕幕動人的故事,有時像極了一部沒有結尾的電視劇,帶給我們的是無限的思考和一份充實和滿足!

(山東頤養健康集團 高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