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寒衣節的來曆與風俗

寒衣節的來曆與風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3:39:41

寒衣節是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祭祖節”,是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于周代。寒衣節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

一、寒衣節習俗

寒衣節的來曆與風俗(寒衣節的起源于何時)1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這天有家祭、也有墓祭,而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

北方将寒衣節與每年春季的清明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中國的三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标志着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節的來曆與風俗(寒衣節的起源于何時)2

農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天氣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

寒衣節的來曆與風俗(寒衣節的起源于何時)3

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送寒衣不僅是傳統習俗那麼簡單,給在世的人送棉衣,更是一種美好的祝願。寒衣節最重要的一點:“盡孝和關愛老人”,這是華夏兒女不能忘卻的重要傳統:“孝養父母,天經地義”。

二、寒衣節的起源

寒衣節的來曆與風俗(寒衣節的起源于何時)4

早在周朝時,農曆十月初一是臘祭日,這天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禮記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臘祭的情形:以獵物為祭品,天子在社壇上祭祀日月星辰衆神,在門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時慰勞農人,頒布新的作息制度。

《詩經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說從九月開始天逐漸要冷了。人們該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稱授衣節。

寒衣節的來曆與風俗(寒衣節的起源于何時)5

宋代十月朔的習俗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授衣、祭祀和開爐。呂希哲《歲時雜記》載:“十月朔,京師将校禁衛以上,并賜錦袍。《河南程式遺書》雲:“拜墳則十月一日拜之,感霜露也 ”。

在冬天到來之前,群衆選擇向祖先“捎包袱”的方式來表達對先人的緬懷紀念之情,是中華民族“祖先崇拜”文化的表現。“燒紙”一直是平民祭奠祖先的方式,因此才會出現大批市民在街頭為祖宗“燒紙錢”的現象。

寒衣節的來曆與風俗(寒衣節的起源于何時)6

“寒衣節”的實質是表達對祖先的懷念和感恩,“燒紙錢”的習俗是深層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中國人表達感恩的重要方式,應當得到尊重。

但鑒于環境污染問題,可加以引導,如可以考慮在社區組織集體祭祀活動,以中國民間表演、上香行禮等方式來慢慢引導傳統改變,“移風易俗不宜靠強硬取締實現”。

盡管焚燒紙錢是中國民間傳統,但也應盡量考慮環保要求,加強環保意識,避免造成環境污染。在遵循傳統、滿足自己心理需求的同時,應當考慮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各位看官,你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贊、評論、收藏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