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美國内戰的情節

美國内戰的情節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22:47:48

2021年7月,美國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美國南部的13個州有極為明顯的獨立傾向,這些南部州的共和黨支持者認為應該脫離美國聯邦政府,該提議在南方州獲得了廣泛贊同。

美國内戰的情節(湯姆叔叔的小屋引爆美國内戰)1

<一>

南北分裂問題或者是内戰問題(civil war),一百多年來,是美國國内,相對敏感的話題。

1852年,美國作家哈裡特·比徹·斯托(斯托夫人)發表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挑動了分裂原因中的那根敏感神經——奴隸制。

美國内戰的情節(湯姆叔叔的小屋引爆美國内戰)2

《湯姆叔叔的小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國的曆史進程,一本小說為一個國家進行議程設置,這是人類曆史上的第一次。女性登上美國社會、曆史舞台,成為議程設置的主角,同樣是曆史第一次。

南北戰争爆發後,總統林肯見到斯托夫人後,這樣評價她:“你就是那位引發了一場大戰的小婦人。”

《湯姆叔叔的小屋》代表的是北方大部分的輿論傾向,認為南方種植園實施的奴隸制,黑暗、殘忍、滅絕人性,應當予以廢除。

南方種植園奴隸主卻認為,種植園裡的奴隸的境遇遠不如北方佬說的那麼慘,至少比北方工廠裡面的雇傭工人要活得好一點,更有保障一點。

論起黑暗、殘酷,北方工廠的雇傭工人,尤其是新來的移民,比黑奴還要慘。

美國内戰的情節(湯姆叔叔的小屋引爆美國内戰)3

南北對立,争議的奴隸制存廢,成為國家矛盾。

表面上是奴隸制廢除的問題,實質上卻是兩個美國、兩條發展道路、兩種發展模式的沖突和對決:南方和北方兩條發展道路,是發展工商業,還是開發土地搞種植園?是以工商立國,還是農業立國?

兩種路線之争,是美國南北戰争爆發的根源。

<二>

從美國的國父華盛頓開始,盡管他本人是一個奴隸主,但是他主張廢除不人道的奴隸制度。

美國是個宗教氛圍很濃的國家,新教徒很多,而且在屬于社會精英的國度裡面,奴隸制本身跟他們的宗教信仰、道德準則相抵觸。

但是奴隸又是奴隸主的私有财産。美國憲法規定,個人财産神聖不可侵犯,因此也不可能把奴隸主的私有财産給充公、剝奪了。奴隸制的廢除,與美國憲法有着天然的沖突。

美國内戰的情節(湯姆叔叔的小屋引爆美國内戰)4

19世紀中期,世界範圍内的工業革命從輕紡工業開始了。

當棉花遇到珍妮紡織機和瓦特發明的蒸汽機後,工業革命突飛猛進,改變了歐洲、美國,再改變了全世界的生産方式、生活方式。也正因如此,棉花成了南北利益糾葛的焦點。

本來,南方種植園種植甘蔗、煙草,隻靠黑奴勞動,已經沒有了什麼競争力,經濟上也沒有什麼可持續發展的可能。而且,甘蔗和煙草對土地地力的消耗非常大,種植兩季地就沒法再種了,南方的經濟已經發展不下去了。

棉花的出現,讓利用黑奴來發展經濟成為一個極其有利可圖的事情,尤其是西進運動伴随着工業革命,機器大規模地運用于工農業生産上,紮棉機、捆棉機,各種種植配套機器的使用,使南方的種植園經濟一下子起死回生。

黑奴種植棉花,再用機器粗加工,為當時迅猛發展的棉紡工業提供了原料。

南方種植園主因此肥得流油,堅持實施奴隸制搞種植園經濟。

南北戰争爆發前,美國南方的棉花産量占了世界棉花總産量的八分之七,如此大的市場份額,自然就擁有議價權、定價權。在當時,棉花被稱為白色黃金。

北方堅持要廢除奴隸制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美國北方以工商業為主,不像南方種植園主隻賣原料,北方還要賣工業産品。

銷售工業産品就面臨着相應配套的關稅制度和社會經濟制度。工商業需要通暢的流通渠道和廣闊的市場,以及充沛的勞動力供給。

而黑奴制度讓充沛的勞動力供給受到影響。因為代代為奴,勞動力都固定在土地上,無法流動。南方既要出口棉花,又需要機器和消費品進口。南方就主張低關稅,不實施關稅保護,最好是零關稅,實行自由貿易。這樣,出口才有競争力,進口也能買到物美價廉的産品。

美國内戰的情節(湯姆叔叔的小屋引爆美國内戰)5

美國的北方搞工商業,要保護民族産業,需要高關稅保護和貿易壁壘。當時,美國的工業産品相較于歐洲的來說,還屬于山寨貨階段,假冒僞劣盛行,不搞關稅保護,不用貿易壁壘,工業就無法發展。

以奴隸制存廢為表象的南北之争,實際上是生死存亡的利益之争。工商業立國,還是農業立國?

這場争論一開始還是打嘴仗,雙方都試圖在輿論上把對方搞臭,在道德上占據制高點。

但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真正要解決問題還要從政策、法律、社會制度上進行調整。誰也不能容忍對方動自己的奶酪,爆發流血戰争和制度改革,不可避免。

<三>

1856年,美國出現了一個新的政黨——共和黨,是從輝格黨中分裂出來的。美國的兩黨政治,肇始于南北之争。

南北之争反映到政治上,就是兩個政黨的對決。此前很多年,美國就隻有一個民主共和黨,一黨執政,沒人陪他玩。

兩個黨,兩種命運,兩種前途,兩種發展道路。兩黨之争,争出來的焦點,就是和平方式解決不了,找最高法院打官司也解決不了。

和平解決最後還有一條路——選舉,數人頭,支持誰的人多就選誰。讓人沒想到的是,選舉反而激發了矛盾,引發了戰争。

1860年,美國總統選舉的方式是數人頭。當時代表北方工商業利益的是共和黨,數人頭的方式肯定赢。

尤其是這個時候,北方新生的共和黨,出現了一個天才般的領袖亞伯拉罕·林肯。

美國内戰的情節(湯姆叔叔的小屋引爆美國内戰)6

在1860年的美國總統的選舉中,林肯當選美國總統。但也正是林肯的當選,讓南北雙方争議的這個問題再也沒有了回旋的餘地。

1858年,林肯在參與參議院選舉時發表的著名演說《分裂之家不可持久》中已經說得非常明白。他不主張立即廢除奴隸制度,因為違背憲法中所主張的私有财産神聖不可侵犯。

但是,他又認定奴隸制在道德上是不合适的,因為奴隸制會導緻國家的分裂。

怎麼解決問題?就是用漸進的、和平的方式去廢除奴隸制,所以林肯成了廢棄奴隸制的代表人物。

通過立法、司法、行政這三條體制内和輿論這個體制外的途徑都沒有解決問題,在和平手段用盡的情況下,隻能靠拳頭了。

1861年,林肯當選總統後,内戰爆發。爆發内戰,可以說是美國的宿命。林肯當選前發生的幾件事情,更是預示着内戰的不能避免。

美國内戰的情節(湯姆叔叔的小屋引爆美國内戰)7

1857年,斯科特訴桑弗特(Dred Scott v. Sandford,1857)案件發生。在該案中,美國最高法院裁決黑奴不是美國公民,并以違憲為由廢除了旨在限制奴隸制擴張的1820年《密蘇裡妥協案》(Missouri Compromise)。

這個判決不僅從憲法高度維護了奴隸制,而且激化了本來已尖銳對立的南北争執,堵塞了以妥協手段解決南方奴隸制問題的道路,對南北戰争的爆發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惡劣作用。

斯科特案不僅被美國學者列為美國憲政史上最糟糕的判例,而且被認為是引發南北戰争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第二件事情,是一位名為約翰·布朗(John Brown)的狂熱廢奴主義白人在1859年的弗吉尼亞發動廢奴的武裝起義,起義失敗後,他被送上法庭。

1859年11月2日,他被判死刑,一個月後被絞死。

但他在法庭上的最後陳述在當年11月3日的《紐約先驅報》上刊登了,成為感動一個國家的文字。這個人在1859年12月3日被處死的時候,整個北方将他當作英雄。

第三件事情,是1856年的堪薩斯慘案,也是因為奴隸制的存在問題,導緻了一系列的仇殺,兩百多人死亡。這也是一個内戰的小範圍預演,在沒有辦法說服的時候,隻能打服、壓服。

這幾件事預示着美國南北的對立已經沒有辦法掩蓋,也沒辦法通過妥協來解決了,内戰已經不可避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