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浣碧為何忠于甄嬛

浣碧為何忠于甄嬛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1 14:46:09

浣碧有個最大的特點:看不慣這個看不慣那個。

安陵容得寵,她覺得人家不配,甯貴人傲慢,她看不上人家那個輕狂樣,孟靜娴暗戀果郡王,她覺得人家癡心妄想。

因為帶着這些想法,浣碧經常得罪人而不自知,而且,她永遠都無法真正了解對方。

這也是她婚後很快就落入下風的原因,本來她的先天條件比孟靜娴占優勢,可很快就被孟靜娴翻盤。

有一句話說:一旦我們認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的想法就會變得片面。

浣碧就是這樣,總是自以為是地給别人下定論,所以想法也會片面。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想法都片面了,自然無法知道别人全貌,鬥不過别人也就沒什麼奇怪了。

在這一點上,甄嬛正好相反。

對她說話夾槍帶棒的人可不少,但她的情緒從來沒有受過影響,也不會因為一句話不禮貌,就覺得别人輕狂。

戒掉情緒,更能看到深層的東西。

浣碧為何忠于甄嬛(葉瀾依态度傲慢)1

1

不影響目标的人,不放在心上

甄嬛第一次和麗嫔打交道,就鬧得不愉快。

太監康祿海本來嫌甄嬛不得寵才跑到麗嫔宮裡,結果甄嬛得寵後,他又想回來,在禦花園表達了自己想回來的意思。

這事兒被麗嫔和曹貴人抓個正着。

曹貴人說話是很禮貌的,但麗嫔就一副不太講理的樣子,冷嘲熱諷地說甄嬛得了寵,就想挖她宮裡的人,還當着甄嬛的面掌康祿海的嘴。

不得不說,麗嫔情商太低了,這不等于打甄嬛的臉嗎?

好歹人家是寵妃,也跟你解釋了并沒有此意,犯不着說話那麼沖,好歹讓大家面子上都過得去嘛。

但麗嫔明顯被情緒裹挾,管不了那麼多,所以該罵罵該打打。

浣碧為何忠于甄嬛(葉瀾依态度傲慢)2

如果是浣碧被這麼對待,肯定要說:我就見不得她那輕狂樣,以為皇上多寵她似的!

但是甄嬛至始至終沒有生氣,一直微笑着,事後還說:我還挺喜歡麗嫔的性子,不藏着掖着。

通過麗嫔一連串的語言和行為,她沒有覺得自己被冒犯而耿耿于懷,而是通過這些,看出來麗嫔是個什麼樣的人。

這種人除了嘴上不饒人,其實沒什麼殺傷力,根本沒必要理會。

後來小允子裝鬼吓人,專挑麗嫔,還不就是因為知道麗嫔其實是個很情緒化的人,而且沒啥主見。

但甄嬛吓麗嫔,不是因為讨厭麗嫔,而是為了把華妃拉下馬。

甄嬛第一次失寵後,長街受辱,被齊妃打了耳光,還在冷風裡罰跪了兩個時辰。複寵後,她狠狠報複了富察貴人,卻放過了齊妃。

也是因為通過一系列的言行已經知道,齊妃是個沒主見的,隻要沒有人煽風點火,她就不會幹壞事,沒必要在她身上花心思。

甄嬛從來不會因為對别人有意見,就想方設法報複,她清楚記得自己的目标:她要在後宮得寵步步高升,又不是要處處樹敵。

将軍趕路,不追小兔。

那些不影響自己目标的人,就算對她不禮貌,她也不會放在心上,更不會為了讓自己爽,就花心思去報複這些人,她頂多當場怼回去。

把精力用在重要的事情上,才能達到目标啊。

浣碧為何忠于甄嬛(葉瀾依态度傲慢)3

2

不因個人喜惡下定論

甄嬛從甘露寺回宮後,第二天就差點從轎上摔下來,原因是有人在路上放了鵝卵石,很明顯,就是希望甄嬛滑倒流産。

嫌疑人直指儲秀宮,儲秀宮住着兩個人,一個是祺嫔,一個是欣貴人。其實大家心裡都認為這事兒是祺嫔幹的。

因為祺嫔一直對熹妃很不尊敬,又是個飛揚跋扈的性格,而且,甄嬛父親被流放,就是祺嫔父親的功勞。

欣貴人正好相反,她和甄嬛沒有仇,當初甄嬛因為純元舊衣被禁足時,在禦花園遇到欣貴人和祺嫔,欣貴人可是恭恭敬敬地行了禮,連芳若姑姑都說,欣貴人是個實在人。

所以,怎麼看這事兒祺嫔嫌疑都比較大,而欣貴人幾乎不太有可能。

但甄嬛沒有因為祺嫔的跋扈,以及她和自己的仇,就認定這事兒一定是她幹的,她同樣也懷疑欣貴人。

當欣貴人有投靠的意願時,她沒有馬上答應,而是拿出鵝卵石試探。這還不夠,又偷偷找來之前碎玉軒的宮女佩兒,讓佩兒留意欣貴人和祺嫔的消息,她要掌握更多的信息,這樣才能判斷欣貴人是否真心。

浣碧為何忠于甄嬛(葉瀾依态度傲慢)4

整個過程中,甄嬛是戒掉了個人喜惡的。

單純從喜惡上來講,别說甄嬛了,是個人都讨厭祺嫔,更喜歡欣貴人。但不能因為你讨厭某個人,就在心裡認定壞事是她做的,也不能因為喜歡某個人,就認定這壞事沒有她的份兒。

大多數人都做不到這一點,但甄嬛做到了,這也是她最後能當太後,浣碧卻連個孟靜娴都搞不定的原因。

個人喜惡會蒙住一個人的雙眼,讓人變得不客觀。

這是真實的人性,浣碧表現得很明顯,甄嬛卻壓制了這份人性。

3

不為不值得的人和事浪費時間

祺嫔因為争寵,被甄嬛罰喝糙米薏仁湯後,氣得在禦花園大罵,正好被路過的甄嬛聽到了。

這事兒要是換了華妃,必定會好好懲罰祺嫔,已經身居高位了,還要被别人罵,怎麼能忍?

但甄嬛沒有責罰,甚至沒有生氣,隻是輕描淡寫地說:小心隔牆有耳!

四阿哥覺得不能理解,甄嬛說:永遠不要為不值得的人和事浪費時間、心力。

這句話也說出了甄嬛的處世原則,祺嫔背後罵人,傷不了甄嬛,這麼件小事也罰不了多狠,不如等她犯了大錯一起罰,還能落得一個有格局的名聲。

浣碧為何忠于甄嬛(葉瀾依态度傲慢)5

也就是說,背後罵人,這是不值得的事兒,罰了她還顯得自己小家子氣,沒必要浪費時間心力。

而對于值得的人和事,甄嬛是願意浪費時間心力的。

第一次和甯貴人見面,甯貴人非常不禮貌,浣碧氣得要命,眉姐姐也說最好不要搭理這個人。

浣碧為何忠于甄嬛(葉瀾依态度傲慢)6

但甄嬛卻挑了綠色的料子送給甯貴人。

這事兒說明什麼?說明浣碧在關注别人态度好不好,甄嬛在關注别人喜好。

關注别人态度的人,被情緒裹挾,而關注别人喜好的人,更容易把别人拉攏到自己陣營裡。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甯貴人就是個最強輔助。

她的态度,蒙蔽了太多的人,隻有甄嬛通過态度看到本質,說她是個至情至性之人。

這種人一旦認定某個人,就會不惜一切幫忙。

浣碧為何忠于甄嬛(葉瀾依态度傲慢)7

4

現在看《甄嬛傳》,我越來越喜歡甄嬛,她身上真的有太多優點,可惜啊,很多人犯了和浣碧一樣的錯,覺得她很綠茶,然後被情緒裹挾,把她貶得一無是處,再也看不到她的任何優點。

這世上,像浣碧的人多,像甄嬛的人少。

我們常常因為别人的态度,别人的一句話,覺得被冒犯,然後給别人貼上各種标簽,甚至陷入無止境的争鬥中。

其實完全沒必要。

這世上人千千萬萬種,每個人的敏感點也不同,可能一句話在A看來稀松平常,在B看來就是越了界。一個眼神在A看來很正常,在B看來就是鄙視。

你若為這些事兒計較,可能計較了半天,計較了個寂寞。

就算有些話有些眼神,是實實在在的越界和鄙視,我們也不用因此情緒失控,要始終記得:

自己的目标是什麼,跟這個人置氣,對我的目标有幫助還是有損害?

這個人這件事,值不值得我上心?理會他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

我讨厭的人就一定害我,我喜歡的人就一定不害我嗎?

想想這些問題,就知道如何對待小人了。

浣碧為何忠于甄嬛(葉瀾依态度傲慢)8

不是讓大家忍氣吞聲,而是要算個賬,看值不值。甄嬛懲罰富察貴人時,看起來很沒有必要,富察貴人不值得,但好處是殺雞儆猴,既收了曹貴人,又震懾了齊妃和其他嫔妃。所以這事兒甄嬛做了。

說到底,還是要有個目标,而不僅僅是:他讓我不爽了,所以我要跟他鬥!

隻要不被情緒裹挾,你就不會為身邊有小人而苦惱。

另外,不管你在哪個層級,都會遇到小人,所以永遠别問:為什麼我身邊小人這麼多!

人人皆會遇見小人,人人也都有可能成為小人。你不喜歡某個人,對他态度不夠好,或者太累不想幫他忙,可能在他看來,你就是小人。

這麼一想,是不是發現,完全沒必要因為小人而情緒失控?

文章圖片來源于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