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清朝貝勒的排名

清朝貝勒的排名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03:36:58

清朝貝勒的排名?天命元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喇登基為汗時,就設了四個貝勒,即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清朝貝勒的排名?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清朝貝勒的排名(清初四大貝勒分别是誰)1

清朝貝勒的排名

天命元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喇登基為汗時,就設了四個貝勒,即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

天命六年,努爾哈赤“命四大貝勒按月分直,國中一切機務,俱令直月貝勒掌理”。這說明他們的地位和權力是同等的。

努爾哈赤死時,皇太極繼承大汗位置。但與其他三位親王一同主持朝政,被稱為四大貝勒時期。他們稱和碩貝勒,“共議國政,各置官屬”。

1、大貝勒代善

愛新覺羅·代善,滿洲正紅旗人,和碩禮烈親王。清朝宗室大臣,清太祖努爾哈赤嫡次子,母為元妃佟佳·哈哈納紮青。

天命元年,封為和碩貝勒,參與國政,名列四大貝勒之首,序稱大貝勒。代善父子領滿洲兩紅旗(正紅旗、鑲紅旗),在征伐女真各部、蒙古與明朝的過程中屢立戰功。曾因作戰英勇,賜号“古英巴圖魯”。“古英巴圖魯”,意思是勇士之最,清朝隻有代善一人獲得過這個稱号。

努爾哈赤逝世後,在代善主持下,諸貝勒擁戴皇太極繼承汗位。後封為和碩禮親王,世襲罔替。皇太極逝世後,為消弭内争,代善擁戴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位。

順治五年,病死于北京,終年六十六歲 ,賜祭葬,立碑紀功。康熙追谥号為烈。乾隆賜封入祀盛京賢王祠,配享太廟,世襲罔替。他的後裔可以無限世襲禮親王王爵,是鐵帽子王。和碩禮親王是清朝十二位鐵帽子王之首,爵位世襲共傳十世,堪稱“清代第一王”。

四大貝勒中,惟有代善對皇太極誓表忠誠,風光一生。 在努爾哈赤諸子中,代善一系還是最顯赫的一支。在清朝世襲罔替的八大“鐵帽子王”中,代善祖孫三代就占了3個。

2、二貝勒阿敏

愛新覺羅·阿敏,清太祖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的次子,鑲藍旗旗主,後金四大貝勒中的二貝勒。

阿敏能征善戰,屢立戰功。曾參與薩爾浒之戰、滅烏拉部、滅葉赫部、克沈陽、遼陽等戰役,統兵攻打朝鮮,迫使朝鮮國王李倧求和。

但因桀骜不馴,不遵上命,燒殺搶掠,又放棄遵化、永平、遷安、灤州四城,皇太極大怒,召諸貝勒共議阿敏之罪。罪狀除了此次棄四城之外,還有心懷異志、當年在朝鮮謀求自立等等。廷議阿敏死罪,皇太極改為幽禁,僅留莊六所、園二所、奴仆二十,其餘财産歸濟爾哈朗,十年後病卒。

阿敏有子六人,除了愛爾禮獲罪而死之外,其中五人皆有爵位。

3、三貝勒莽古爾泰

愛新覺羅·莽古爾泰,正藍旗旗主,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五子,母為繼妃富察·衮代。

莽古爾泰作戰非常英勇,曾連克烏拉六城,在薩爾浒大戰中大破明軍,屢次立下大功。少時随父征伐烏拉部,英勇善戰,屢立戰功,曾連克六城。天聰六年,莽古爾泰逝世。後來,受人揭發,圖謀犯上,追奪封爵。

4、四貝勒皇太極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又譯黃台吉、洪太主,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母孝慈高皇後葉赫納拉氏。

天命元年,被封為和碩貝勒,在四大貝勒中按年齡排行第四,努爾哈赤去世後,繼承汗位,年号天聰。即位之後,勵精圖治,進行大刀闊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強中央集權。征服朝鮮和漠南蒙古,解除後顧之憂,重用漢将,減輕農民負擔,發展生産,增強兵力。後來正式稱帝,改國号“大清”,次年迫使朝鮮臣服。

崇德八年,皇太極去世,時年五十二歲,在位17年,廟号太宗,卒谥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文皇帝,後累加谥為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葬于沈陽昭陵,第九子福臨即位。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後金的第二位大汗,清朝正式稱皇帝的第一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