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和周公吵架後做的事

和周公吵架後做的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17 20:06:56

近日熱播的封神榜,又将人們帶回了那個遙遠的青銅器時代,在劇中,在小說封神演義中,我們熟悉了解了姜子牙,武王姬發,纣王,妲己,申公豹,這一系列或正義或邪惡的人物形象,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并不是他們,而是封神榜之後的事情,當周王朝代替商王朝之後,有一個人,對國家和民族,對家族和後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普及禮儀,教化民衆,恪盡職守,造福後世。他就是,武王姬發的弟弟,周公姬旦

和周公吵架後做的事(别再找周公睡覺了)1

熟悉曆史的人,都會知道,周公的地位何其重要,因為周代替商之後,真正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才正式形成,【分封就是把皇帝的親戚分到周邊的地區去,成為諸侯。宗法制就是以血緣關系的親疏為基礎的家族利益分配方式】同時,還有了規範的禮樂制度,建立起良好的社會制度,維系了周朝八百年的統治,這一切,其實與周公都有巨大的關系。

周公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緻政成王。"

是說他,輔佐武王,讨伐殷商,在周武成王年幼的時候平定了叛亂的奄國,建立藩邦來維護周朝的統治,同時制禮作樂,并且在侄子周武成王長大的時候還政于他。

賈誼曾經用這樣的語句評價周公:孔子之前,黃帝之後,于中國有大關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當我們看到這份履曆,都可能會贊歎,周公似乎是一個完美的人,那麼這個完美的人,在對後代的培養和教育方面,又有什麼見術呢?

和周公吵架後做的事(别再找周公睡覺了)2

中國家訓第一人:

家訓是長輩留給晚輩的精神财富,周公,自然可以說是這一方面的先行者,因為他曾經為自己的兒子魯公留下了《誡伯禽書》,這可以說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家訓。

時年,天下初定,成王年幼,周公重任在肩,所以不能去自己的封地魯國就任,隻能委派兒子伯禽前往。

伯禽走前,周公對他說:“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其意在于,天下人都知道,周公對江山社稷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一個有才能的人來拜訪周公,周公哪怕在沐浴,都可以先暫停,先來見這個賢人,如果他去而複返,周公還可以暫停沐浴來見他,另外,吃飯時也是一樣。周公用自己的經曆告訴兒子,做國君一定要禮賢下士,對待有才能的人萬萬不能輕慢,這樣才能治理好國家。這也是周公吐哺的出處,曹操也曾在《短歌行》中借用這個典故,寫出:“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句子。”

和周公吵架後做的事(别再找周公睡覺了)3

周公為兒子留下的智慧不止于此,《誡伯禽書》中說:“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貴;人衆兵強而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記而守以淺者,廣。去矣,其毋以魯國驕士矣!”

德行出衆但卻謙恭,便有榮耀。

财力雄厚但卻節儉,便有平安。

位高權重但卻自律,更顯尊貴。

兵強馬壯但卻敬畏,便有勝利。

大智若愚,獲益良多。

謙遜好學,見識更廣。

去上任吧,不要因為做了魯國國君而輕慢大臣啊!

和周公吵架後做的事(别再找周公睡覺了)4

周公,不僅教了兒子執政,其實更重要的是教育兒子做人,他在身體力行,勤勉執政的同時,讓兒子養成勤政愛民,愛才惜才,謙虛自律的作風,也給後世帶來了家庭教育的範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