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孔子臨死前一句遺言

孔子臨死前一句遺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2 00:24:03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大思想家、教育家,說起孔子就離不開《論語》,《論語》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主張和思想,記錄了孔子的言行。

在《論語·憲問》中記載着這樣一件事:

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子路有一天晚上住在石門,守門人問他:“你是從哪裡來的呢?”

子路:“我是從孔子那來的。”

守門人:“是那個明知做不到卻還要去做的人嗎?”

“明知做不到卻還要去做”,守門人說的這句話不知是對孔子的嘲諷還是贊賞,但不論是嘲諷還是贊賞,這句話說出了孔子所擁有的精神:锲而不舍的精神,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

孔子在活着的時候做了一件大事:周遊列國孔子花了14年的時間去周遊列國,周遊列國去幹嘛呢?是去看世界有多大嗎?不是的,孔子周遊列國主要是想宣傳自己的主張,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孔子主張要恢複周禮,讓君主實行仁政。但我們知道孔子所處的時期是春秋時期,春秋時期有什麼特點?亂悠悠。各國國君為了生存,為了能夠擁有更多的地盤,不斷發動戰争,他們無法、也不能恢複周禮,實行仁政。

孔子臨死前一句遺言(孔子諸葛亮盡人事)1

孔子

盡管孔子花了很大的力氣去周遊列國,但結果卻是處處碰壁,他的主張無論是在魯國還是在其他國家都不被接受,最終孔子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

有人會覺得孔子周遊列國,想要恢複周禮,勸說君王實行仁政的想法很傻很天真,春秋時期禮樂崩壞,恢複周禮,實行仁政是不現實的,無論是哪國國君都不會接受這樣的想法,這注定是隻能在想象中完成,而無法在現實中實現的事情。

但孔子放棄了嗎?沒有,盡管目标難以實現,孔子沒有放棄努力。

有人說孔子的做法是愚蠢的,他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去做一件幾乎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何必呢?可我們仔細一想:孔子笨嗎?他不笨,他是大思想家、教育家,他并不糊塗,那麼他難道不清楚自己所做的事能夠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嗎?他知道。可是在知道事情很難成功的前提下,孔子還是去做了,孔子身上所展現的,正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孔子告訴我們的是:不要太重視結果,正如我們常說的“盡人事,聽天命”和“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想要做一件事情,你好好去做,盡力去做,至于結果如何,不是特别重要。

孔子臨死前一句遺言(孔子諸葛亮盡人事)2

盡人事,聽天命

什麼?結果不是特别重要?“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句話你難道沒有聽過?聽過,但還有句話:不以成敗論英雄。就比如說項羽,項羽最後輸給了劉邦,在烏江自刎,但你能說項羽不是英雄嗎?

導緻成功或者失敗的因素有很多很多,其中有一些并非是我們人力所能控制的,成功了當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成功與失敗有時并不是我們所能夠控制得了的,我們能夠控制的隻是過程,把過程做好,先不要考慮或擔心結果如何,專注于過程,全身心投入,至于最後結局如何,由上天來決定。孔子明明知道自己的主張幾乎不可能實現,但他還是選擇周遊列國,費盡口舌去勸說各國國君,體現的正是這種态度。

孔子臨死前一句遺言(孔子諸葛亮盡人事)3

孔子周遊列國

我們看諸葛亮的一生,就能發現諸葛亮其實也是在“盡人事,聽天命”。

諸葛亮原本隻是一個平凡人,是什麼使得諸葛亮出山?是劉備的三顧茅廬。劉備多次拜訪諸葛亮,向諸葛亮請教如何才能夠在亂世之中有一席之地,進而成就霸業,諸葛亮給了他一些意見。《隆中對》裡面記載了諸葛亮給劉備的建議: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将軍,将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裡,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内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将将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将軍身率益州之衆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壺漿以迎将軍者乎?

諸葛亮為劉備規劃了發展藍圖,諸葛亮也答應了劉備自己願意出山為劉備出謀劃策,他們按照原先的規劃先得到了荊州,進而又得到了益州。

但後來,荊州丢了,荊州的丢失,意味着諸葛亮之前規劃的宏偉藍圖已經徹底是不可能實現的了。

宏偉藍圖實現不了,諸葛亮氣啊!但是諸葛亮有放棄輔佐劉備嗎?有放棄興複漢室的目标嗎?沒有,即便是劉備死後,諸葛亮仍然帶着蜀軍六出祁山,想要北伐曹魏收複中原,結果是寸功未建,并且自己病死在了五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的這句話用來描述諸葛亮是非常恰當的。

孔子臨死前一句遺言(孔子諸葛亮盡人事)4

諸葛亮

在三國裡面,蜀漢的國力是最弱的,而曹魏的實力是最強的,諸葛亮不是個傻子,他不可能看不清天下大勢,可即便如此,諸葛亮還是不斷的努力,還是不辭辛苦的帶兵北伐。為什麼?因為劉備對他有恩,因為自己是蜀漢的丞相,他的忠義之心、他的責任感驅使着他去做。但是曹魏很強,比蜀漢強很多,如果和曹魏對抗,是很難成功的,說不定自己的命都會搭進去。

怎麼辦?盡人事,聽天命。把該做的做好,盡全力治理好國家,帶好軍隊,至于結果如何,交給上天來決定。

人生在世,做事隻要盡心盡力,把該做的、能做的做好,那就很棒了,至于說結果如何,隻要我們盡力了,那也是問心無愧。

在學校,無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都會有演講比賽,可能你碰過這樣一種經曆:你對于某一次的演講主題很熟悉,有很多想說的内容,你内心很想去報名參賽,但是當你想要去做的時候,你卻停住了。你想到自身并沒有什麼過人的地方,比如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很強,自己的聲音不是特别能吸引人,自己長的也不是特别好看,獲獎的概率不高,萬一上台發揮不好還會鬧出笑話,使自己顔面掃地。鑒于此,你很可能就陷入了迷茫之中,到底要不要去呢?

孔子臨死前一句遺言(孔子諸葛亮盡人事)5

最好的選擇就是盡人事聽天命,報名參賽,然後好好準備,多次演練,把該做好的、能做好的給做好,到時候比賽時從容面對,不論結果是否如你想的那樣,你努力了,你盡力了,結果沒有那麼重要。

“盡人事,聽天命”是一種人生态度,把過程做好,盡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去奮鬥,不要一直考慮結果會怎樣,不要因為結果可能不理想就畏首畏尾,束手束腳,好好去做就對了。至于結果如何,真的不要看得太重。把結果看得太重,如果事情成了你會很興奮,但事情沒成,你會特别失落。

參考資料:

《論語》

《三國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