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在那個食物困乏的年代,玉米和紅薯是我們每家每戶的當家糧。
改革開放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和紅薯這些“粗糧”,逐漸淡出了人們的餐桌。
随之而來的各種“富貴病”,又使它們重新回到我們的餐桌,并且越來越受到青睐,各種新品種,也更加深受人們的喜愛。
光玉米就有甜玉米、水果玉米、松仁玉米、黑黏玉米、黃黏玉米、白黏玉米、花黏玉米等等;
紅薯有紅心紅薯、白心紅薯、黃心紅薯、紫心紅薯,有的光聽名字就誘人,令人唇涎欲滴,比如黃心冰糖紫蜜薯。
那你知道它們的老家在哪兒,又是什麼時候來到了我們國家的嗎?
先說玉米吧!
墨西哥及中美洲是玉米的發源地。
據考古發現,早在一萬多年前,這裡就有了野生玉米,而印第安人種植玉米已經有三千五百年曆史了。
1492年,哥倫布在古巴發現玉米,1494年把玉米帶回西班牙,此後傳播到世界各地。
玉米是在明朝嘉靖年間從美洲傳到我國的。
玉米傳入中國的時間,距離哥倫布發現美洲,中間僅僅間隔了大概40年左右。
我國最早引入玉米種植的是廣西,然後再經由廣西,逐漸擴散到其它地方。
我國關于玉米的最早記載,出現在《鞏縣志》中,當時叫“玉麥”。
玉米種植從廣西一地擴大到明末的十多個省,期間經曆了上百年。
随着時間的推移,人們對玉米的稱呼也一再發生變化,除“玉麥”之外,還有“番麥”、“西天麥”等。
玉米這個稱呼,最早出現在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在萬曆年間著的《農政全書》中。
相比水稻和小麥,玉米的種植難度相對較低,對土壤和氣候的要求不算太嚴格,而且産量較高,這也是玉米得以在我國迅速傳播的重要原因。
到了1643年,玉米的種植已經傳到山東、河南、河北、安徽等十餘個省。
清康熙五十七年,也就是1718年之後傳遍全國。
再來說說紅薯。
紅薯也叫番薯、甘薯、地瓜,原産于美洲的秘魯、厄瓜多爾、墨西哥。
哥倫布把從美洲帶回的紅薯作為貴重禮品獻給西班牙女王。十六世紀初,西班牙已經普遍種植。
後來随着西班牙殖民者傳到菲律賓。
殖民當局法令森嚴,禁止紅薯外傳。
根據史料記載,明朝萬曆年間,福建省福州府長樂縣商人陳振龍見菲律賓土著種植紅薯産量非常高,且耐旱易活,極易種植,生熟都可食,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子母相連,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棗”。
為緩解家鄉饑荒,他不顧西班牙殖民當局禁令,将薯藤絞入吸水繩中,冒着生命危險、混過重重關卡,将紅薯枝條帶回福建。
回到故鄉,試種成功。福建巡撫金學曾得知後,振奮不已。說陳振龍的行為屬于“義舉”,引種紅薯“雖曰人事,實屬天恩”,并進行大力推廣,連年獲得豐收。
紅薯被冠以巡撫之姓稱為“金薯”,後來因為來自呂宋,被命名為“番薯”。
紅薯傳入中國後,就顯示出其适應性強、無地不及的優良特性,很快向内地傳播。
明萬曆年間,江南水患嚴重,五谷不收,饑民流離失所。
那個時候,科學家徐光啟因父親去世,正居住在上海家中。當他得知福建等地種植的紅薯是救荒的好作物後,便從福建引種到上海,又向江蘇傳播,收成很好,很快在全國廣為傳種,成為我國僅次于水稻、小麥和玉米的第四大糧食作物。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在明清以前百姓的餐桌上,便堂而皇之的擺放着紅薯和玉米面餅子等食物,這是違背曆史的。
還有很多農作物和植物,不是我們國家的原産物種,接下來我會慢慢給大家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