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放管服改革市場體系

放管服改革市場體系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3 13:13:49

放管服改革市場體系?編者按:我國市場主體總量已超1.6億戶,這也是中國經濟韌性所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是穩住經濟大盤的内在要求,也是提振市場主體信心的重要舉措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第十次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确定重點任務分工,并提出21項措施;10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及,“要堅持改革開放,深化‘放管服’改革”;近期,多部委從支持實體經濟、穩外貿等方面對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作出具體政策安排,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放管服改革市場體系?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放管服改革市場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1

放管服改革市場體系

編者按:我國市場主體總量已超1.6億戶,這也是中國經濟韌性所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是穩住經濟大盤的内在要求,也是提振市場主體信心的重要舉措。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第十次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确定重點任務分工,并提出21項措施;10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及,“要堅持改革開放,深化‘放管服’改革”;近期,多部委從支持實體經濟、穩外貿等方面對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作出具體政策安排。

政策措施如何落地?怎樣找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着力點?《證券日報》記者就此采訪多位專家學者和市場人士,以飨讀者。

融資财稅信貸多方位幫扶 1.11億個體工商戶今迎重磅利好

本報記者 包興安

《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簡稱《條例》)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将有力推動個體工商戶實現長遠健康發展。

個體工商戶可視為我國産業鍊供應鍊的“毛細血管”。10月2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底,全國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達1.11億戶,占我國市場主體總量的三分之二,可帶動近3億人就業。

中央财經大學财稅學院教授白彥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個體工商戶具有量大面廣的特點,在穩增長、保民生、促創新等方面均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今年超預期因素帶來沖擊背景下,出台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的行政法規,對于增強市場主體發展信心和預期,穩定宏觀經濟增長大盤,無疑顯得更加重要。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經濟回穩向上極為不易,個體工商戶生存發展仍存壓力,需要國家從各方面給予更多關懷與支持。

《條例》提出39條具體内容,為個體工商戶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其中,資金對個體工商戶經營尤為重要。《條例》分别從資金、财稅、貸款三方面作出安排:

《條例》明确提出,國家鼓勵和引導創業投資機構和社會資金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充分發揮各類資金作用,為個體工商戶在創業創新、貸款融資、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提供資金支持;國家實行有利于個體工商戶發展的财稅政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嚴格落實相關财稅支持政策,确保精準、及時惠及個體工商戶;國家推動建立和完善個體工商戶信用評價體系,鼓勵金融機構開發和提供适合個體工商戶發展特點的金融産品和服務,擴大個體工商戶貸款規模和覆蓋面,提高貸款精準性和便利度。

劉興國表示,财稅方面的優惠,可以實質性降低個體工商戶經營成本,增加利潤;金融方面的支持,可以緩解其資金壓力,保障正常周轉,維持生存運營。

今年以來,我國出台了一系列幫扶個體工商戶等小微市場主體發展的政策措施,開展多種形式的走訪幫扶,解決其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問題。

财稅政策方面,出台了包括對個體工商戶實施留抵退稅、減免資源稅等“六稅兩費”、緩繳所得稅等“五稅兩費”、階段性免征增值稅、緩繳14項行政事業性收費、中央财政為個體工商戶貸款主體貼息2.5%等措施。

“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店裡收入明顯下滑,資金周轉壓力很大,國家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的開展,為我們個體戶的生存發展緩了一個氣。今年我們總共獲得稅收優惠約2萬元,大大減輕了經營成本。”河北省一家餐館的店主王先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筆資金用在了員工工資和水電費等方面。

白彥鋒表示,稅費是包括個體工商戶在内的企業生産經營的必須成本。今年以來,國家出台一系列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不僅為市場主體減負給予了真金白銀的支持,也表明了國家堅定支持包括個體工商戶在内的市場主體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堅強信心。

金融政策方面,今年出台了包括對個體工商戶貸款實施延期還本付息、續貸、為設備更新改造提供貸款等措施。9月23日,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銀保監會引導銀行機構進一步落實好延期還本付息政策,主動跟進了解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貨車司機等的融資需求,對于符合條件的,及時提供延期還本付息、續貸等服務,努力做到“應延盡延”,切實緩解企業流動性困難。已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貨車司機辦理延期還本付息金額超4萬億元。

川财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金融支持政策是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未來還可從租金、物流等角度給予更多支持。

劉興國表示,未來政策的幫扶方向可進一步細化,例如引導個體工商戶提高市場機會識别與把握能力,确保找對市場;同時,引導個體工商戶轉變經營理念,增強品質意識,向市場提供優質産品與服務,提升顧客黏性,維持市場穩定;此外,推動産業生态建設,引導大中型企業加強與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合作,形成産業鍊供應鍊上的穩固合作關系。

政策發力促制造業發展 專家建議用好多元化金融工具和資本市場

見習記者 韓昱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近期,一系列促進制造業發展的舉措陸續推出。

10月25日,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發布《關于以制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幹政策措施》;10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快設備更新改造貸款投放,同等支持采購國内外設備,擴大制造業需求并引導預期”“制造業新增留抵退稅到賬平均時間已壓縮至2個工作日,要繼續落實好這一即申即退舉措”;10月2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布《鼓勵外商投資産業目錄(2022年版)》,繼續将制造業作為鼓勵外商投資的重點方向。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在政策“組合拳”協同增效背景下,我國不斷加大對制造業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建議用好多元化金融工具和資本市場,助推我國制造業實現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政策“組合拳”成效初顯

今年以來,我國持續加大對制造業金融支持力度,随着相關政策落地,已收獲顯著成效。10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受國務院委托,就金融工作情況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時表示,2022年以來,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對重點領域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9月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8.75萬億元,同比增長30.8%”。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今年以來制造業信貸投放持續高增。一段時期以來,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着力緩解關鍵技術領域“卡脖子”問題,政策面對制造業投資的支持力度較強,其中主要體現在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持續處于20%以上的高增長态勢。

“制造業貸款,尤其是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加速投放,體現了金融管理部門不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制造業的融資支持力度。”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我國信貸結構繼續呈現出工業和制造業築底企穩、普惠小微穩步提升、綠色貸款加速增長的變化特征,融資需求改善更多集中在企業端,反映出企業發展信心增強,融資需求明顯回暖。”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主管龐溟認為。

在加大引導金融支持力度的同時,稅費支持政策也是着力點之一。今年實施了包括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進一步延長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繳稅費政策期限等措施。

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至9月20日,已退到納稅人賬戶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款達22113億元。分行業看,制造業退稅5818億元,占比26.3%,是受益最明顯的行業。

“今年我國用稅費支持政策支持企業穩生産,推動政策紅利直達制造業主體,有效幫助制造業企業減輕了成本壓力。”明明表示,在收到退稅款後,企業得以積極改良生産工藝流程,優化原材料采購,努力提升産品質量,打造新的市場競争力。

在明明看來,要繼續釋放減稅降費紅利,落實制造業增值稅優惠政策,支持制造業企業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持續推進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精細服務,更好地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用好金融“工具箱”

随着近期促進制造業發展的政策加碼,專家建議進一步用好金融工具、發揮資本市場作用。

展望未來,龐溟認為,金融機構應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充分利用多元化金融工具,不斷創新服務模式,為制造業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有效緩解部分制造業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同時,政策性銀行也可結合職能定位,更好地發揮政策性金融對制造業的支持作用。

明明表示,金融機構應從戰略層面把握制造業發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等趨勢,充分發揮金融資源的杠杆作用,積極支持傳統制造業的技術改造、設備更新等轉型升級融資需求,推動傳統制造業優化産品供給、調整産業布局。同時,依托信息技術打造數字金融體系,通過快捷融資服務,加強對制造業企業的拓展滲透。

龐溟建議,資本市場也要更好地發揮作用,支持符合條件的制造業優質企業到主闆、科創闆、創業闆及境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各級政府可以用好上市培育、獎勵等相關政策,協同交易所、中介機構加大上市挂牌的培訓輔導和服務力度,積極鼓勵和推動符合條件的制造業企業在境内外資本市場挂牌上市,大力提升區域性股權市場服務制造業企業質效。

“各部門可以支持優質制造業企業通過産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等開展股權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制造業企業發行公司債券、企業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資産支持證券以及各種創新性融資工具。”龐溟稱。

外貿新業态支持力度加大 跨境電商綜試區第七次擴圍漸行漸近

本報記者 劉萌

支持外貿新業态、新模式是穩外貿的重要發力點。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第十次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以下簡稱《分工方案》)提出,“加大對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态支持力度”。

在具體措施中,《分工方案》明确,2022年底前再增設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加快出台更多支持海外倉發展的政策措施。

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增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可以促進更多的企業參與到國際貿易中來,各項優惠政策有利于激發外貿主體活力,穩定産業鍊供應鍊,繼而帶動擴大更多優質商品進出口,更好地服務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1.62萬億元人民币,增長25.7%。2021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1.92萬億元人民币,增長18.6%,實現連續增長。

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司長金海9月27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2022年1月份至8月份,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9710貿易方式)和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9810貿易方式)貿易增長迅速,下半年以來兩類貿易方式增幅超過60%。

此前,國務院分别在2015年3月份、2016年1月份、2018年7月份、2019年12月份、2020年4月份和2022年2月份,分六批在杭州、天津等132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伴随着第六批27地入圍,綜合試驗區在江蘇、浙江、廣東三省實現地級市全覆蓋。

“六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不僅在跨境電商制度創新上湧現出很多優秀案例,提供了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而且這些地區已經成為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主力軍,培養了一批跨境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肖本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以我國第一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杭州為例,七年來共培育電商賣家4.9萬家,海外注冊商标超過2000個,價值超過1億美元以上的領軍企業有23家,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超過1000億元人民币。

對于哪些地區有望第七批入圍?肖本華認為,更多具有跨境電子商務産業發展基礎的中西部城市可能入圍,地方優勢産業與跨境電子商務結合空間大的一些沿海地區縣級市也有機會入圍。

“回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曆次擴圍,主要表現為兩大特點:一是從東部經濟發達、外貿基礎較好的地區,穩步向中西部地區的重點城市擴散;二是由原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所在城市,向其周邊中小城市滲透。”付一夫分析說,此次擴容有望延續這一趨勢,即中西部地區部分城市以及部分一二線核心城市周邊的中小城市有望入圍。

未來如何把跨境電商的潛力發揮得更好?付一夫建議,首先,跨境電商相關企業需要進一步強化品牌建設,打造中國企業特色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營銷與管理能力,加強本土企業的市場競争力;其次,跨境電商和物流相關企業要積極參與海外倉建設,加快重點市場海外倉優化布局,同時不斷加強數字化水平,科學提升庫存管理和市場判斷能力,有效預測和防範各種風險;最後,要在建設自主大型國際電商平台、探索建設海外物流智慧平台、強化基礎設施建設與知識産權保護等方面不斷發力,完善與行業高速發展相适應的風險防控體系,增強本土企業應對國際風險的能力,确保行業的健康發展,并幫助更多中國制造産品銷往海外。

在肖本華看來,關鍵是要通過“放管服”改革,為跨境電商市場主體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如在貿易融資方面根據跨境電商企業的需求提供更多的金融産品和服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