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犼是觀音菩薩的坐騎

犼是觀音菩薩的坐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5 08:12:13

犼是觀音菩薩的坐騎?昨天,北京又一期搖号結果出來了基本上都沒戲,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犼是觀音菩薩的坐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犼是觀音菩薩的坐騎(觀音姐姐為什麼騎犼)1

犼是觀音菩薩的坐騎

昨天,北京又一期搖号結果出來了。基本上都沒戲。

不過不用急,觀音姐姐的命運和我們是一樣的!她其實也想坐車,結果也是幾百年坐不上。到了大概元明的時候,才混上一隻金毛犼。今天就來八一八這個來龍去脈。

離開了大蟒精,唐僧師徒進入了朱紫國。朱紫國有個賽太歲,把國王的金聖宮娘娘抓去了。孫悟空三盜紫金鈴,降服了妖怪,原來是觀音菩薩的坐騎金毛犼。

有很多朋友問貧道:犼是什麼動物?觀音菩薩為什麼會騎犼?貧道相信這是民間的創造,因為查一下《大藏經》,就發現觀音不但不騎犼。全部《大藏經》裡,就沒有“犼”這個字!

其實我們把這件事轉化為今天的角度就可以明白,菩薩的坐騎,相當于領導的專車。所以,這其實是一個辦公室主任考慮的問題:需要給觀音姐姐配什麼車?

觀音姐姐的專車難題

我們知道佛教的四大菩薩,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地藏菩薩教化的地獄衆生,在民間信仰裡,一般不摻和人間的事務。和我們人間有緣的是文殊、普賢、觀音三位。其實這三位的組合比較早,地藏菩薩反倒是後入盟的。比如《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就把文殊、普賢、觀音說成是一個妙莊國王的三個女兒。這裡面就沒有地藏菩薩什麼事。

文殊、普賢、觀音他們三位,免不了經常在一起出現,就像三位平級的領導一起開會。但觀音菩薩和文殊、普賢菩薩一齊出現的時候,需要開什麼車來?

文殊菩薩一般是不肯地走來的,他是騎青獅的,所以他永遠會開他那輛藍色标緻來(所以《西遊記》兩頭獅子一頭是标緻一頭是獅跑麼)。普賢菩薩是騎白象的,也會開他那輛英國戴姆勒來。兩位菩薩都開車來,觀音菩薩開什麼來,就成了問題。我們的邏輯都是這樣:同一級别的領導必須得有車,就算他不愛坐車,也得有一輛,這就是待遇。她不能開蓮花座來,這是辦公椅,不是車。

(英國戴姆勒大象車标)

這在我們老百姓,就是一個無所謂的事情。隻要有錢有駕照,當然還得搖上号,開什麼車不行。但對于觀音菩薩這樣的領導同志,就是大問題,因為不僅她代表公衆形象,她的車也代表公衆形象,必須符合領導公車标準,必須按規章制度辦事。既不能高,也不能低,還不能錯。比如大閱兵中央領導在一輛奇瑞上喊同志們好,這不是國家大典,這是鄉長視察鄉中學軍訓。

所以這裡,民間傳說出現了一個漏洞,觀音菩薩騎什麼成了大問題。不是說随便給她配一匹馬,一頭牛(哪怕硬編是天馬、神牛)這麼簡單的事。需要從她的故事、傳說、經文裡找。沒有來曆的坐騎,老百姓是不認的。

幸好觀音有三十三相,其中和動物有關的有:龍頭觀音,魚籃觀音,蛤蜊觀音。但這幾個都不好,因為都是水裡的動物。假如觀音現蛤蜊觀音像,騎一個扇貝來?或者現魚籃像,騎一條多寶魚來?這就有進了海鮮城的感覺了。

騎龍呢?騎龍也不好。因為龍這種動物,有一個先天性的問題:車身太長,無論是伸直了還是盤起來,都太占車位。文殊、普賢的車位,一個獅、一個象,都是标準陸地動物體型,各占一個标準車位。觀音姐姐騎龍來,需要A照或B照不說,還得給這條龍劃一個大型車位,才放得下(所以有些地方給女司機劃了大車位,真是神仙腦洞啊!)。文殊普賢也不樂意啊:憑什麼你開大排量的車?

當然說車位是開玩笑,這個意思是說,民間信仰的塑像、繪畫、故事裡,确實存在這樣的問題。第一,三位菩薩在陸地上活動的時候多,觀音姐姐必須得有一頭四條腿的陸地坐騎。比如到誰家顯靈去了,決不能騎着扇貝或多寶魚跑來跑去。龍雖然是四條腿,第一它還是水裡的動物,第二假如和文殊、普賢在一起塑像、繪畫的時候,就需要多給她安排女司機車位。三個菩薩的布局就不均衡了。

例如明劉侗在《帝京景物略·雙林寺》中說:“寺殿所供三大士,西番變相也。相皆裸而跣,有冠,有裳,有金璎珞,犼、象、獅各出其座下。” (這犼恐怕又可以和密宗扯上關系),殿裡給三位菩薩留的空間确實是均等的,龍明顯比獅、象占地方。

我們看即使今天人畫的龍頭觀音,也多是畫龍的半截身子,因為龍身子太長,全畫出來,觀音就顯得個頭小了。這就像國家領導人站在一輛兩節的大公共汽車上檢閱部隊,是很可笑的事情。所以,給觀音姐姐找一輛C1駕照能開的小型車,就成了一個難題。

獅子吼=獅子犼?

然而我們的民間人士特喜歡操辦公室主任的心。他們真的給觀音姐姐找到了一輛C本能開的車。這就是獅子吼觀音。

獅子吼觀音,也是三十三觀音之一。也叫阿摩提觀音、無畏觀音、寬廣觀音。這個變相的觀音姐姐是這樣的:

    騎一頭白獅子,面向左方,頭上載寶冠,以白蓮花妝飾,前二手執持鳳頭之箜篌,另左上之手掌托摩竭魚,右上之手持白色吉祥鳥,左足彎屈于獅子之頂上,右足垂下,通身發光焰,面貌慈祥。(《阿摩提觀音儀軌》)

    那麼這就好辦了。獅子的體型是标準的,是C本能開的。

    但這又涉及到一個問題,觀音菩薩單獨出現,騎獅子沒事。但民間信仰裡,文殊、普賢、觀音地位是同等的。文殊已經開了藍色标緻了,觀音再弄一輛白色标緻和他比麼?三個菩薩一起出來的時候,兩頭獅子,一頭大象。這又不均衡了。

    (獅子吼觀音)

    然而民間人士都當得了辦公室主任,他們隻要給觀音姐姐的坐騎改個名字就可以了。既然是“獅子吼觀音”,那就從“吼”字上做文章,把這個字改成一個動物名字就可以了。最方便的就是換偏旁,表示獸類的犬字旁,把“吼”變成“犼”。本來是一個吼叫的吼,說的是一個動作,結果變成了一種動物的名字。

    這種把表示動作的字,換一個偏旁,改成一個名詞,漢字裡有很多。例如硫黃,原本寫作“流黃”,"皆浸溢于涯岸之間”,所以叫流黃。但“流黃”,不像礦物的名字。改個石字旁,叫硫黃,就像了。流黃這個名詞,其實重點在“黃”,而不是“流”。結果後來人們不知道“硫黃”的“硫”是從“流”來的,反倒省去了“黃”字,簡稱“硫”。流動的動作,反倒成了這種礦物的名字了。

    也恰巧,古書上有“犼”這個字,《類篇》:“犼,北方之獸,似犬,食人。”那借用起來就更理直氣壯了。不過,貧道覺得,說這種犼長得像狗。隻能說觀音的“犼”,主要是借用了這個字的字形,并不能把這個“犼”的意義和觀音菩薩的犼劃等号。因為我們看明清人畫的騎犼觀音像,那個“犼”,無一例外是比着獅子畫的,而不是比着狗畫的!其實我們想一想也知道,觀音菩薩的車,起碼排量、價格、裝飾得和文殊、普賢差不多才行,怎麼可能配這麼low的坐騎?

    當然,既然犼不是一種實際的動物,就給了民間很大的發揮空間。有些“犼”塑的嘴長一些,這可能是吸收了狗的一些特征,有的“犼”長一個龍頭,一條龍尾,這恐怕又是吸收了“龍頭觀音”的特征。但無論怎麼變,換頭也好,換尾巴也好,它的獅子的身體是永遠不變的。有的“犼”幹脆就是一頭獅子。下圖是86版《西遊記》賽太歲變成原形的“犼”,這明明就是一頭耍的獅子嘛!

    (86版西遊記的犼)

    下圖的幾尊明代騎犼觀音像,左上角的犼,有點像龍頭。左下角的,有點像狗嘴。右邊這兩個,頭和頤和園門口的銅獅子有啥區别?隻是尾巴變成了薄片狀了。尤其是右下角這個,和上面那張獅子吼觀音的獅子,就沒有任何區别。

    (各種騎犼的觀音)

    關于犼的故事,元代以前似乎并沒有,隻有明清時期才多了起來,這正是觀音騎犼的形象深入人心之後才有的現象。比如清東軒主人《述異記》:

      東海有獸名叫犼,喜歡吃龍的腦子,能騰空上下,迅猛異常。喜歡和龍相鬥。口中噴火,龍打不過它。康熙二十五年,浙江平陽縣有三條蛟,兩條龍,合鬥一隻犼。犼咬死了一條龍,兩條蛟,然而也死了。

      清李驎為此還寫了一篇《龍犼交鬥歌》:

        東海有獸名曰犼,性嗜龍腦喜龍鬥。骁鸷騰空萬裡馳,精光四射蔽半鬥。或雲類獅色如銀,或雲似馬身有鱗。上下層霄項垂鬣,乘風淩雨蹑烏雲。……龍吐冰雹大于拳,犼噴電火焰彌天。雷霆夾之聲震野,龍奔犼逐雲相連。……二龍三蛟鬥一犼,三晝三夜兩負傷。二蛟一龍為犼殺,犼亦橫屍三丈強。死後焰光猶閃閃,誰敢直視雙眸眩。

        這裡點明了,犼長得像獅子,或者像馬。像馬不知哪裡的說法,因為傳世的觀音騎犼塑像、繪畫裡,很少見到像馬的(至少貧道沒有見過)。

        賽太歲的先鋒是誰

        說到觀音,朱紫國故事中,又有一個人物很有趣。這就是賽太歲的先鋒官。這個人物和觀音還有點關系。

        這個先鋒官,86版電視劇沒有出現,在原著裡,朱紫國王被治好後,設宴款待唐僧師徒。這時先鋒官出現了,他是來要宮女的。書中寫道:

          九尺長身多惡獰,一雙環眼閃金燈。兩輪查耳如撐扇,四個鋼牙似插釘。鬓繞紅毛眉豎焰,鼻垂糟準孔開明。髭髯幾縷朱砂線,顴骨崚嶒滿面青。兩臂紅筋藍靛手,十條尖爪把槍擎。豹皮裙子腰間系,赤腳蓬頭若鬼形。

          行者見了道:“沙僧,你可認得他?”沙僧道:“我又不曾與他相識,那裡認得!”又問:“八戒,你可認得他?”八戒道:“我又不曾與他會茶會酒,又不是賓朋鄰裡,我怎麼認得他!”行者道:“他卻像東嶽天齊手下把門的那個醮面金睛鬼。”

          然後,他被孫悟空打跑了,奇妙的是,他再也沒有出現過!

          這個“醮面金睛鬼”到底是什麼,貧道也費了一番尋找的工夫。後來發現,這個“醮面金睛鬼”恐怕也是和犼一樣,是被換過偏旁的!它應該就是“焦面金睛鬼”,又稱焦面鬼、焦面大士、面燃大士。寫作“醮”,是受了道教的影響。

          (蒲州東嶽廟的面燃大士,看看和韻文是不是相似)

          佛教認為,焦面大士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她為了教化餓鬼道(六道之一),化為面部燃燒着烈火的鬼形(道教認為是太乙救苦天尊)。這尊像在佛道二教都有供奉。今天的山西蒲縣東嶽廟地獄門前,還有明代彩塑焦面大士。環眼金睛,獠牙大耳,鬓繞紅須,皮膚青藍,與這首韻文描述的形象正好相似,而且它因為要教化餓鬼,所以在東嶽廟地獄門前,為諸鬼首領,正與“東嶽天齊手下把門的”相合(借用網上的陰謀論邏輯戲說一下:這個先鋒被打敗,居然全身而退,就再也沒有出現,然後猴子放火燒賽太歲的時候,觀音菩薩怎麼那麼巧就出現了?那麼這先鋒是誰還不清楚?)。

          (今人繪面燃大士)

          最後上一張圖,這是貧道在吉林農安金剛寺拍的大雄寶殿前的面燃大士,就在殿門口左側,也是“把門的”位置。

          (吉林農安金剛寺面燃大士)

          【歡迎關注貧道公号 仙兒(xianer-xianer),查看往期全部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