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病的實驗室檢查對于SS疾病診斷和治療有很大指導價值,但不能片面“追逐”或“看待”單一檢查項目,而要密切結合整體臨床表現與個體差異,來判斷病情輕重、穩定以及進展。
幹燥綜合征(以下簡稱SS)是一個累及多系統的自身免疫疾病,以唾液腺、淚腺功能低下(相應的表現即口幹、眼幹)以及其他多器官受累症狀為特征。當身體感染對抗系統(即免疫系統)發生異常,便會進行自我攻擊,在SS的發病中,以唾液腺、淚液腺及其他保持身體濕潤的腺體被攻擊為主,當這些腺體被破壞後,就會導緻相應的症狀,包括口幹、眼幹、陰道幹(女性患者)。
有部分SS患者,同時存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化症/硬皮病等。
歐洲SS分類标準(2002年發表)将口幹眼幹的症狀、受累器官的客觀檢查和免疫學異常結合起來,具有臨床可行性。
Ⅰ、口腔症狀:以下3項中≥1項:①每日感到口幹持續3個月以上;②成人後腮腺反複或持續腫大;③吞咽幹性食物時需用水幫助。
Ⅱ、眼部症狀:以下3項中≥1項:①每日感到不能忍受的眼幹持續3個月以上;② 反複感到砂子進眼或砂磨感;③每日需用人工淚液3次或3次以上。
Ⅲ、眼部體征:下述檢查≥1項:①Schirmer試驗( )(≤5 mm/5分);②角膜染色( )(≥4vanBijsterveld記分法)。
Ⅳ、組織學檢查:小唇腺淋巴細胞竈≥1。
Ⅴ、唾液腺受損:以下3項中≥1項:①唾液流率( )(≤1.5ml/15分);②腮腺造影( );③唾液腺同位素檢查( )。
Ⅵ、自身抗體:抗SSA或抗SSB抗體 ( )(雙擴散法)。
判定标準:
SS:無任何潛在疾病情況下,有下述兩條可診斷:①符合上述6條中4條或4條以上,但條目IV~條目VI需至少1條陽性;②條目III、IV、V、VI 4條中任3條陽性。
繼發性SS:患者有潛在疾病(如任一結締組織病),符合I和II中任1條,同時符合條目III、IV、V中任2條。
必須除外:頸頭面部放療史、丙肝病毒感染、AIDS、淋巴瘤、結節病、GVH病、應用抗乙酰膽堿藥(如阿托品、莨菪堿、溴丙胺太林、颠茄等)。
■ SS是一種慢性、甚至是終身的疾病,在确診以後的治療過程中,需要定期複查各種化驗指标。
很多患者十分關注這些指标,看到某些抗體的滴度增高就很緊張,看到某些抗體的滴度下降就高興。其實這都是對指标臨床意義不了解所造成的。
風濕病的實驗室檢查對于SS疾病診斷和治療有很大指導價值,但不能片面“追逐”或“看待”單一檢查項目,而要密切結合整體臨床表現與個體差異,來判斷病情輕重、穩定以及進展。
一名幹燥綜合征患者的抗體檢查報告單。(圖片來源:網絡)
一
類風濕因子(RF)
類風濕因子(RF)其本質是針對IgG—Fc片段的抗體。
RF在類風濕關節炎(RA)中陽性率可達80%,所以是診斷RA重要的血清學标志,但不是唯一的标志。
約有3/4的SS患者RF可呈陽性,甚至比例較RA更高。經常看到有人把關節疼痛加上RF陽性誤診為類風濕關節炎,其實是SS。
如果RA繼發SS,高滴度的RF往往提示病情有活動。
二
免疫球蛋白
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是SS的特征之一。三種主要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可增高,而以IgG最為常見。
高水平的IgG血症與唾液腺腫大、肺部病變、皮膚紫癜密切相關,因此可将血漿IgG水平視為判斷SS活動性的指标。
三
抗核抗體(ANA)
抗核抗體(ANA)屬于自身抗體的一組抗體,約有70%的SS患者ANA抗體陽性,其中以抗SSA(Ro)抗體和抗SSB(La)抗體陽性率最高,分别為75%和52%。尤其是抗SSB抗體對診斷SS具有高度特異性,如果抗SSA抗體和抗SSB抗體均陽性,診斷時首先要考慮SS。
應該指出,ANA抗體、抗SSA抗體和抗SSB抗體都屬于标記性抗體,其滴度的高低與疾病活動性、病情程度無關,即這些抗體的滴度增高并不代表病情活動或加重,滴度降下來也不能說明病情穩定或治療有效。
所以ANA、SSA、SSB抗體陽性結果一旦确認,診斷明确,以後也不需要再重複檢測。很多患者甚至非專業醫生對此存在着認識上的誤區,常糾結于此,反複化驗複查ANA抗體、抗SSA抗體和抗SSB抗體,希望其轉陰,甚至一看到ANA抗體、抗SSA抗體和抗SSB抗體滴度較前增高,就加用或加大激素、免疫抑制劑的用量,既浪費錢财,又造成過度醫療。
四
血沉(ESR)
對風濕病的診斷無特異性,增快可以反應炎症或組織損傷的存在,可見于數十種疾病。
SS患者90%ESR可增快,與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有一定關系。
SS患者如果Ig不高,ESR明顯增快,要考慮其他原因引起。
ESR正常值男性<15mm∕h;女性<20mm∕h。
ESR随年齡增長而增高,并且女性高于男性,因此另一種正常值的推算方法——
男性:年齡∕2;女性(年齡+10)∕2。
五
血常規
血常規可以了解患者血液系統損害的情況。
SS約有30%—40%患者合并正色素性貧血和白細胞減少症,約有14%合并血小闆減少症。
貧血程度一般為輕度,除了與SS免疫異常有關之外,如同時伴有偏食、慢性胃炎、消化道或痔瘡出血、婦女月經過多等也會造成。
SS多數患者的白細胞減少是因查體發現,常易誤診為血液系統疾病進行骨髓穿刺術,如果首先檢查免疫指标,除外結締組織病損害引起者更為可取。
SS的白細胞減少是由于免疫過亢,白細胞破壞過多引起,目前尚無有效治法,用激素治療或可上升至正常,但長期服用弊大于利,不可取。一般而言,白細胞3.00×109/L左右,其他檢驗穩定可以觀察,定期複查,無需特殊治療。但多次低于2.00×109/L者要考慮幹預治療。
血小闆減少需要重視和治療,容易造成出血傾向,尤其是内髒出血。血小闆低于5萬者,治療期間,最好每隔1到2周檢測1次。
六
尿常規
SS合并腎小管酸中毒者,由于腎小管酸化功能減弱,多次化驗尿pH值>6.5甚或7,如果沒有反複低血鉀發作,一般稱之為亞臨床型腎小管酸中毒。如合并有腎間質損害、腎小球腎炎者也可以出現蛋白尿、鏡下血尿。
七
肝腎功能
可以了解SS患者是否累及肝髒或腎髒的情況。如SS合并肝損害、自身免疫性肝炎或膽汁性肝硬化者需要每隔1到3個月檢查1次肝功能。
對于長期服用某些免疫抑制劑如雷公藤多苷片、來氟米特、甲氨蝶呤等,由于其對肝腎的副作用,也要定期監測。
溫馨提示:
這些數據的解析隻能作為SS患者的參考之用。如果在拿到體檢報告後,對某一項指标有疑惑,小編還是建議大家要立即向醫生咨詢有關的問題,不要自己妄下定論,以免對自己的病情以及後續的治療帶來不必要的影響!
附SS患者日常護理知識:
1、口腔護理:因患者唾液分泌減少,細菌生長,導緻口幹、重度齲齒、甚至口臭。囑其經常用液體濕潤口腔,平時多食促唾液分泌的食物,如話梅、山楂等酸性食物。每日早晚用軟毛牙刷刷牙、漱口、注意動作輕柔。對有繼發口腔潰瘍的患者可先用生理鹽水棉球搽洗局部,再用5%甲硝唑液塗搽。定期作口腔檢查,防止口腔感染。
2、眼部護理:因淚腺分泌減少,易引起眼睛幹澀、有異物感、視物模糊、淚少等症狀。針對這些應囑患者避免強光刺激,外出戴遮陽鏡、遮陽傘。堅持每日用生理鹽水沖洗眼部,以保持濕潤,必要時給患者滴入眼藥水或人工淚液。減少看書、看報、看電視等活動,防止視疲勞。眼部一旦發生感染及時抗感染并對症治療。
3、皮膚護理:皮膚受累可有幹燥、脫屑和瘙癢現象。應勤換棉質寬松的衣褲、被褥,保持皮膚清潔,少用或不用堿性肥皂,洗浴後塗些油脂護膚膏,保持皮膚濕潤防幹裂。有皮損的患者據情況予以清創換藥,如有感染可用抗生素。
4、呼吸道護理:因患者 呼吸道粘膜幹燥、容易引起幹咳。應将病房内濕度控制在50%~60%,溫度保持在18℃~21℃對鼻腔幹燥不适者,囑其不要用手指摳鼻、避免損傷毛細血管引起鼻腔出血。對痰粘稠難咳出的患者可作用霧化吸入,防止感染和促進排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