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的家鄉蘇北地區一直有種植芝麻的習慣,每家每戶種植的量不是太多,通常在房屋前後種植一片,采收後基本自食,如果種植的規模大,就賣給回收商。
通常來說,芝麻一畝地可收獲200斤左右,而民間收購價為5-8元一斤,這樣一畝地可賺上1000-1600元,相比小麥、玉米來看高上200元左右。不過芝麻的種植、采收等仍靠人工完成,過程比較複雜,因此筆者的家鄉種植規模不大。
芝麻的好處多多,其芝麻粒可當做各種餡料,如點心、烤鴨、辣椒油等均可放上芝麻點綴。而芝麻中的油脂成分占比55%,因而用其壓榨香油很是不錯,也可用于醫藥領域。
正是芝麻用途廣,營養成分高,市場價比較昂貴。可沒想到,這兩年裡不少人下鄉收購芝麻杆,這是咋回事?難道它也有什麼特殊的價值嗎?
在農村人眼裡,芝麻杆和玉米杆、麥稭等沒有什麼區别,農民多是将其當做柴火燒,不然就是直接丢掉。不過我們這有風俗,喜歡将芝麻杆插在門前,結婚時擺放寓意着“多子多福”,除夕時擺放表明新一年“步步高升”,且除夕當晚還要将其擺在院子裡,避免有污穢之氣進門。
還有老人稱,過去洗發水沒出來時,人們想要洗頭發,也可用上芝麻熬成油水,用這樣的水洗出來頭發烏黑透亮。但窮人家舍不得糟蹋芝麻,便用上芝麻杆替代,這樣也能湊合用。
總之,芝麻杆除了燒火、洗頭發外,也就是“步步高升”等特殊寓意,但多年來一直沒人将其回收。但這2年裡,回收的人反而多了起來,為啥?
芝麻營養豐富,其稭稈也是如此,研究發現,芝麻杆脂肪成分占比40%,木質素為1.7%,膳食纖維成分為25%,果膠占比為0.2%,多戊糖占比為12.7%,且還包括鈣鐵磷等礦物質。
可見,芝麻杆營養豐富,完全可以二次利用,目前最主要是用于花肥上。人們将其回收後,再用上機器粉碎,這樣就可以快速發酵。而後就可和其他物質混合湊成花土。
這樣的花土成本簡單,肥料效果還算不錯,可滿足最基礎的綠植、花卉種植,因此可直接出售給綠植基地,這樣就可變廢為寶。
當然,芝麻杆中的磷鉀元素豐富,這對農作物來說是一大寶貝,因此它也是加工有機肥的原料之一。而将芝麻杆還田,也可提高土壤的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
芝麻杆中的營養素豐富,特别是蔗糖、纖維、氨基酸等,也可用來加工成飼料,農村人都知道,牛羊冬天時因沒有青草喂養,大家都會用上稭稈喂養,而芝麻杆也是牛羊的食物之一。
如今技術成熟,人們将芝麻杆回收後,就會用機器粉碎成顆粒,如此就可用作飼料原料之一,也能促進畜禽快速生長。而牛羊排出的糞便,可加快芝麻杆的發酵,如此就可生成優質有機肥,可謂是二次利用。
3、制作菌類原料芝麻杆中的粗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多,因而它也可以培育成食用菌基料。有人可能會說,稭稈這麼多,為何非得回收芝麻杆?其實還因其營養豐富,氮磷鉀占比達70%左右,對食用菌是一大寶。
因此回收後的芝麻杆,加工成顆粒後,再和其他材質按比例配料,合成食用菌基料。越是新鮮的芝麻杆,營養越高,培育的草菇、平菇、香菇、杏鮑菇、木耳質量越高。
衆所周知,玉米可提取乙醇,因而如今的乙醇汽油多是使用玉米為原料制作。其實芝麻杆也可提煉出乙醇成分,可見其價值之高。
回收商回收後,會将芝麻杆風幹,再切片去雜,之後再清洗、浸泡、蒸煮,使得芝麻杆軟化,之後放上酒曲發酵即可制作酒精。這種形式效率高、耗能少、可重複利用,從而大大降低成本。在新能源時代,其意義非凡。
因木材造紙,對環境的破壞巨大,因此國家也限制木材砍伐。廠家也隻能重新選用原料,用上植物進行造紙,而芝麻杆就是一種不錯的原料,也可節省成本。
總之,芝麻杆的用處比較多,而正是工廠需求大,也催生了下鄉回收芝麻杆這一行業。一方面可避免原材料的浪費,一方面可變廢為寶,用最小的成本創造更大的價值。
有人表示,依靠稭稈回收,一噸可賺上2000元差價,主要是民間沒人認它是寶,隻要給點錢就賣出去,這使得這一行業利潤很高,大家有什麼行業經驗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