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晉時期,人們日常交流的常用字體,乃是草書,所以作為一種通行的字體,在讀書人的群體當中,幾乎無人不通,無人不曉,而對于當代人來講,已經沒有了這種交流環境,人們日常接觸到最多的書體乃是“電腦體”以及“印刷體”,所以會在潛意識當中認為,優秀的書法其實應該如此。這自然是大謬!
王羲之在梁武帝時期便已經确立了在書壇的地位,他的法帖從梁武帝時代就開始搜集,到了唐太宗年間依舊如此,在皇家的内庫當中,網羅了3000多件王羲之法帖。
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部法帖,乃是在公元347-361年,也就是王羲之從44歲到58歲,這14年當中,王羲之寫下的17封書信。這17封書信總計943字,乃是草書界的“無上範本”,被奉為“書中龍象”!
學習草書,《十七帖》是每一個人都繞不過去的一件經典法帖,《十七帖》在草書上的地位就如同《集王聖教序》在行書上的地位一樣,字字堪稱模範,字字如同教科書一般。
後世的草書大師無不是從《十七帖》裡面汲取營養,然後卓然成家的。《十七帖》之所以比其他的草書法帖高明的原因乃是它“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的氣象,無絲毫狂怪之氣,中正而平和,且又不失變化,這本帖就好比汪洋大海,後世學書者,任取一瓢便足以受用終身了。
大儒朱熹曾經這樣評價《十七帖》道:
“玩其筆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與法縛,不求法脫,其所謂一一從自己胸襟流出者。”
這便是《十七帖》從容之氣象品格,唐太宗評價其章法為:
“煙霏霹結,狀若斷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
意思是筆意綿綿,勢力超絕。但唯一可惜的地方是《十七帖》傳世僅為刻本,沒有墨迹本,這對于初學者而言是大為不利的,啟功先生曾經說過,臨摹刻本要有“透過刀痕見筆痕”的能力,沒有這種能力,則很容易走彎路。
所以初學者學習《十七帖》,最好是學習曆史上最為經典的墨迹臨本。這件《十七帖》,蘇東坡臨摹過,隻可惜行筆悠遊精神氣格很像,但是用筆之法與結字之法與右軍相去甚遠,不宜初學。
元朝的康裡巎巎臨摹過,其點畫精微,用筆爽利,不足之處是用筆上頗有儉省,意趣更是與原帖相差較大。明代的胡正、項元汴、董其昌皆有臨本傳世,但隻可惜面目氣格與原貼相差甚遠。
而曆史上最佳的臨本乃是朱大有臨的《十七帖》,無論在用筆、結字之法和章法氣息,能夠完全貼合晉人,若是直接看他的臨本,滿滿的皆是晉人意趣,你會難以想象,這個臨本是出自明朝人之手。
朱大有在書法史上寂寂無名,但他臨摹的《十七帖》卻成為了書法史上至為經典的臨本,為後世所仰望。
朱大有臨《十七帖》▼
朱大有臨《十七帖》全篇
宋拓《十七帖》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