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作者 馬憲穎
指出,“要紮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衆、服務群衆”。縣級融媒體中心,是全媒體傳播體系的重要環節,也是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的有效抓手。我們要建強用好這個事關融媒事業高質量發展、事關壯大主流輿論、事關基層社會治理的環節和抓手。
内容建設聚焦基層社會治理,壯大主流輿論陣地
當好區域新聞宣傳的“橋頭堡”。縣級融媒體中心要緊抓“地域性和親切感”的最大優勢,承擔好本縣域内新聞報道和輿論引導的使命,将宣傳内容的重心指向本地區熱點事件和民生新聞,将新聞宣傳的觸角紮根在基層,記錄來自基層社區群衆的聲音,制作當地群衆喜聞樂見的民生新聞,展現基層生活中的煙火氣。縣級融媒體中心要加強對本地特色、優秀文化的挖掘與傳播,開辦更多具有本地特色的新聞欄目,生産精準短小、鮮活快捷、吸引力強的信息,做優做精本地宣傳作品,打造專屬的融媒體産品,在營造區域文化認同上發揮自己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好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疫情防控期間,許多縣級融媒體制作了契合本地實際的宣傳作品,以更接地氣的内容和形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這些都起到不錯的效果。
深挖民情民意收集的“蓄水池”。溝通、對話、融合成為新時代縣級融媒體發展的未來方向。群衆在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都有個性化需求,對基層社會治理也有差異化表達。縣級融媒體中心要做好黨委政府和基層群衆的紐帶和渠道,為群衆提供自下而上、暢通無阻的訴求通道。要掌握輿論引導權,圍繞黨委政府重大方針、中心工作和重大動态,直面群衆急難愁盼問題,主動挖掘設置治理議題,聯系政府部門主動對接、解疑釋惑、解決問題,在不斷對話溝通中,逐步形成共識,共同協商治理決策。設置“随手拍”、留言闆、網上信訪、網上12345等版塊和欄目,收集各方信息,收集群衆訴求,聚民智、集民力、彙民意,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達,引導輿論,凝聚共識。各地縣級融媒體中心紛紛開辦全媒體問政類欄目,就是要把各級黨委和政府的政策,通過有效的傳播手段和話語傳播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為各部門各單位的工作搭建宣傳推進平台。這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重要職責,也是媒體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工作。
築牢社會情緒疏導的“攔河壩”。縣級融媒體中心既要做暢通和規範基層群衆訴求表達、利益協調和權益保障的有效通道,又要成為疏導群衆情緒、有效化解和解決群衆矛盾的重要抓手。疫情期間,各地縣級融媒體中心把握輿論引導的時、度、效,發揮主流媒體的公信力,加大權威新聞發布力度,及時發布當地疫情防控最新動态,加強政策措施宣傳,持續提振精神、凝聚力量,有效疏解區域社會情緒,為本區域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輿情支持和信息聚合服務。
先進技術賦能基層社會治理,打造綜合服務平台
強調:“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人人都是麥克風的時代,建設“四全”媒體,技術創新是驅動力。
打造移動優先的“主力軍”。伴随着信息社會不斷發展,新聞客戶端和各類社交媒體成為很多幹部群衆特别是年輕人的第一信息源,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信息源。走好全媒體時代群衆路線,要将群衆路線與互聯網高度“融合”,才能讓這個“最大變量”變成“最大正能量”。縣級融媒體必須以先進技術引領驅動融合發展,善于利用互聯網,推動主力軍全面挺進主戰場,打好主動仗。要建立自主可控的獨立客戶端,連接縣域内各職能部門,不斷拓寬便民服務渠道,把政務服務、生活服務、公用事業服務和本地化服務等功能,通過市場運營和技術手段“一端集納”,有效嵌入當地醫療、住宿、教育等居民生活各領域。貫通縣級融媒體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城市指揮管理中心等,形成集“信息發布、政務服務、監督問政、文明實踐”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台,建設縣域群衆離不開的新聞端、生活端、志願端。
開辟适用技術的“試驗田”。要以用戶為中心重構技術布局,加強大數據、用戶分析等智慧化技術應用,加強用戶習慣和偏好研究,強化媒體與用戶的連接,優化用戶互動體驗,打造更多更優質的有利于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互動平台。簡化用戶參與社會治理的過程,降低用戶參與成本。縣級融媒體中心受制于基層資金、技術和人才約束,未必要追求大屏幕、大平面、大技術,而應以平台集成先進适用技術,替代碎片化技術嵌入、短期化項目建設。要高度重視網、端、微、屏等多種終端建設,促進單向傳播向互動式、服務式、體驗式場景轉變。要積極與省級平台做好對接,在适用前提下用好5G、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革命成果驅動融合發展。要以市場化機制引入新的技術,依托省級融媒等系統整合各類資源,主攻短視頻、直播、數據新聞,真正把AR、機器人寫作、大數據等新技術用起來,用新技術彌補人員能力、新聞生産效率的不足,打造全媒體傳播新優勢。
搭建服務群衆的“大舞台”。縣級融媒體中心要建立融媒分中心和群衆宣傳隊伍,為群衆搭台,讓群衆唱戲。圍繞助企纾困、助農增收、高校就業、營商環境等開設政策宣講、帶崗直播、直播帶貨等全媒體宣傳,聚合社會各方資源,對接市場和用戶需求,實現線下不接觸、線上更便捷,實現“新聞 服務 政務 商務”的有機融合。用好客戶端、用戶社群、網絡問政等聯系群衆平台,加強深度互動,吸引用戶參與新聞信息等内容生産傳播,提供線索素材、分享交流評論。要主動轉變服務社會治理的意識,解決基層群衆民意和訴求無處表達和無序表達問題。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時,特别是在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控中,要建構線上線下渠道,征集相關信息和求助線索等,幫助解決群衆面臨的實際難題,努力為人民群衆提供更豐富更高效更便捷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
管理創新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打造社區信息樞紐
指出:“随着互聯網特别是移動互聯網發展,社會治理模式正在從單向管理轉向雙向互動,從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從單純的政府監管向更加注重社會協同治理轉變。”縣級融媒體中心必須創新管理體制機制,發揮傳媒協同作用,才能真正融入縣域治理體系。
織密社區協同的“關系網”。鄉村社區是人們日常生活、公共服務的基礎圈層,是惠民政策抵達的“最後一公裡”,也是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預防化解的源頭。縣級融媒體中心要打造面向社區的融媒體公共服務平台,建立基于社區群衆參與的關系網,将社區、街道、物業、居委會和居民聚合起來,方便各方之間的聯系與溝通,增進互動了解。利用技術在平台上向居民提供社區周邊的資訊、便民信息、生活服務等,讓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智能。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聚焦理論宣講、移風易俗、文明新風尚,瞄準群衆急事、難事、煩心事,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态,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穩固部門協同的“朋友圈”。要依托服務平台,發揮融媒體協同整合作用,提升動員組織能力,建立健全各政府部門的跨部門協作機制,建立政府信息公開機制、民衆訴求表達與政府回應機制、多元主體民主協商與協調溝通機制等,實現業務部門和宣傳部門協同、縣域街鄉多級協同、線上線下協同,激發多元主體參與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保障多元主體協商共治,實現上聯黨委政府、中通多元治理主體、下達社會公衆,保證群衆呼聲能夠積極反映和及時回饋,提升多元主體間的關系黏度與協同參與溝通能力。
建立區域協同的“平台群”。縣級融媒體中心要跳出中心、面向區域、面向未來,在通字上做文章,上接央媒省媒天線、下接區域地氣,融合聯動、協同發展,不斷完善聯動機制建設。建立健全重大輿情和突發事件輿論引導機制,加強跨地域的新聞輿論、社會治理協作機制,召開座談研讨會、組織專家智庫、建立區域融媒聯盟等,為促進鄉村振興、文旅交流,推進經濟區域加快融合發展、實現區域聯動,貢獻“融媒力量”。
媒體融合不僅僅是一個傳播命題,還是一個治理命題。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打造群衆參與、開放共享的重要平台,有助于把基層百姓所需所盼與黨委政府積極作為對接起來,把服務延伸到基層、問題解決在基層,更有效更強力地夯實執政基礎。這是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立身之本。
(作者為北京市大興區融媒體中心黨組書記、主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