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曆史上,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争霸戰争,周王朝境内的諸侯國數量顯著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消滅智氏,以三家分晉的結果為标志,從而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對于戰國七雄來說,指的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魏國、韓國、趙國這七個國家。在這七個國家中,秦國、楚國、齊國、魏國、趙國這五個國家都是強國,或者說在某一段時期領先于其他諸侯國。比如戰國初期,魏國就是當仁不讓的霸主。那麼,問題來了,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國家是哪一個呢?是韓國還是燕國呢?
一
首先,針對戰國七雄最弱小的諸侯國,燕國和韓國都很多人心中的答案。而就燕國和韓國之間,筆者認為燕國更加弱小。具體來說,雖然燕國的疆域要比韓國遼闊,但是,這不意味着燕國的實力要強于韓國。據《漢書·地理志下》記載,燕國東面有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西面有上谷、代郡、雁門,南面得到涿郡的易地(保定)、容城、範陽,北面有新城、故安、涿縣、良鄉、新昌,以及勃海的安次,都是燕國的地方。與此相對應的是,韓國的疆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
二
但是,就韓國來說,其疆域在當時處在中原地區,也即人口相對密集,在經濟、文化上都保持領先。與此相對應的是,燕國所在的疆域,特别是遼東地區,則人口稀少,在經濟、文化上則落後于中原地區。就兩國的人口來說,燕國雖然疆域明顯超過韓國,但是人口上卻沒有什麼明顯的領先。甚至在不少曆史學者看來,在戰國時期,燕國的總人口隻有150萬人左右,而韓國在吞并鄭國後,其人口超過了200萬。在戰國這一曆史階段,人口對應着士兵數量,對于韓國來說,兵力規模也要超過燕國。
三
在對外戰績上,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正式位列于諸侯,韓國建立。韓國建立之後多有征戰,最大的戰績是吞滅了春秋小霸之一的鄭國,遷都鄭城,定名為新鄭。韓昭侯在位時,任用申不害進行變法,使韓國國力大增,十數年間,諸侯無侵者。與此相對應的是,公元前314年,燕國内亂,齊宣王趁機伐燕,将軍匡章率軍在出兵50天内攻破燕國,燕王哙和子之被殺。雖然之後樂毅率軍差點滅亡了齊國,但那畢竟是五國聯合進攻齊國,不能完全體現燕國的實力。
四
最後,就燕國來說,在長平之戰,趙國元氣大傷的時候,燕國派栗腹帶軍攻趙,趙國派廉頗率兵抵禦,栗腹遭斬,廉頗趁勢包圍了燕國的都城。對此,燕國非常無奈,隻能派遣将領去向趙國議和,這才避免了都城被趙國攻破的危險。此戰,無疑體現出了燕國在戰國七雄中的弱小,也即面對趙國的老弱殘兵,燕國不僅沒有獲勝,反而讓廉頗包圍了自己的都城。總的來說,雖然戰國七雄中,韓國是最先被秦國滅亡的,但這是因為其地理位置上靠近秦國。如果是燕國處在韓國的位置,很可能更早的時候就被秦國消滅了。對此,你怎麼看呢?
文/情懷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