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花前月下暫相逢
張先
花前月下暫相逢。
苦恨阻從容。
何況酒醒夢斷,
花謝月朦胧。
花不盡,月無窮。兩心同。
此時願作,楊柳千絲,絆惹春風。
譯文:晚上戀人相會在花前月下,可惜時光易逝,浪漫的約會雖好,卻很快就要分别了。常常痛恨那些阻止我們在一起的理由,每每飲酒傷懷。然而酒醒之後,美夢卻依舊斷了,花兒也謝了,就連月亮也有些黯然失色。終有一日,我相信會有花開不敗,月亮也會升起,我們的心思也會永遠在一起的時候。然而此時此刻,多希望我是楊柳的枝葉,這樣就可以一直和春風相伴随了。
這首詞因表現了不甘屈服于邪惡勢力的美好愛情,表現出不幸命運中心靈的高貴、聖潔,表現出苦難人生中一對情侶的至愛情深,而被稱為愛情詞中的千古絕唱。
詞的作者是張先。北宋詞人号子野,詩句精工而受人稱贊。于天聖八年(1030年)中進士。明道元年(1032年)為宿州掾。康定元年(1040年)以秘書丞知吳江縣,次年為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皇祐二年(1050年),晏殊知永興軍(今陝西西安),辟為通判。四年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嘉祐四年(1059年),知虢州。以嘗知安陸,故人稱“張安陸”。治平元年(1064年)以尚書都官郎中緻仕。此後常往來于杭州、吳興之間,以垂釣和創作詩詞自娛,并與趙抃、蘇轼、蔡襄、鄭獬、李常、梅堯臣等名士登山交遊,吟唱往還。元豐元年病逝,年八十八。其中,張先與蘇轼還有過一段趣事。據傳張先在八十歲時仍娶十八歲的女子為妾。一次家宴上,張先春風得意賦詩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
卿是紅顔我白發。
與卿颠倒本同庚,
隻隔中間一花甲。
于是,蘇轼也即興附上了一首。
十八新娘八十郎,
蒼蒼白發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
一樹梨花壓海棠。
後來此小妾八年為他生了兩男兩女。張先一生共有十子兩女,年紀最大的大兒子和年紀最小的小女兒相差六十歲。一樹梨花壓海棠,此後便成了老夫少妻的經典橋段。
張先早年以《行香子》詞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之句,被人稱之為“張三中”。但是對于這個稱号,張先自己顯然并不滿意。于是他對人說:“何不稱為‘張三影’,‘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柔柳搖搖,堕輕絮無影’,都是我的得意之句。”世人于是就稱其為“張三影”了。
水調數聲持酒聽。
午醉醒來愁未醒。
送春春去幾時回。
臨晚鏡。傷流景。
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
雲破月來花弄影。
重重簾幕密遮燈,
風不定。人初靜。
明日落紅應滿徑。
這首《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寫的甚是溫婉多情而又意味隽永。其中一句“雲破月來花弄影”,既氣勢恢宏,又柔情蜜意,确實是婉約詞中的上品佳句。
張先年輕時也是一個風流多種之人。 傳說其居然與一小尼姑相好, 但庵中老尼十分嚴厲,把小尼姑關在池塘中一小島的閣樓上。為了相見, 每當夜深人靜,張先偷偷劃船過去,小尼姑悄悄放下梯子,讓張先上樓。後二人被迫分手,臨别時, 張先不勝眷戀,于是寫下《一叢花》寄意。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
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濛濛。
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栊。
沈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作為婉約派詞人,其詞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語言工巧。張先一生安享富貴,詩酒風流,頗多佳話。好友蘇轼贈詩“詩人老去莺莺在,公子歸來燕燕忙”為其生活寫照。其次雖然優美動人,但總是風花雪月,多了一些脂粉氣,少了一點男兒氣概。雖說與時代相關,但更多的還是其個人遭遇與性格有關。詩詞裡多寫風花雪月并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畢竟任何時代,享受生活并沒有錯。後世無需對其太多苛責,權且欣賞文人的婉約之美就好。至于豪放與壯志的詞鋒,多看看蘇辛就好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