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12月8日中午,一輛白色轎車撞開湖濱路旁的栅欄,墜入滇池中。駕車男子在被水浸泡的車中用手機錄制一段“遺言”并發送,稱“×××我恨你,元吉通我更恨你”。
事件發生後,相關報道及該男子錄制的短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傳播,引發大量議論。有人爆料稱:該男子是通過“以租代購”模式購買車輛跑網約車,“估計是接單不夠,還不起貸款,再加上其他方面的事,一時想不開,才開車沖進滇池。”
當事者:跑快車單量不夠,還月供困難
9日,昆明滴滴司機朋友圈中流傳一段自稱來自元吉通公司的“說明”,稱該男子開車駛入滇池的原因是“車輛失控”,男子并沒出現還貸困難的情況。之前網上流傳的種種說法與實際情況有差别,呼籲大家等待警方調查結果出爐。
當天,記者聯系上了駕車墜湖事件的當事人沈先生。他表示,自己花3.5萬元,用“以租代購”方式通過元吉通租賃車公司貸款,買了一輛日産軒逸轎車,用來跑滴滴快車。但由于單量不夠,還月供存在極大困難,目前還沒有買營運車保險。他打電話聯系元吉通公司希望退車,得到的回答是“退車可以,隻能退還8000元”。他尚未與公司争論此事。
涉事公司:呼籲大家等待警方調查結果
元吉通公司在網絡流傳的“說明”中表示:
“我是元吉通公司負責人張某某,今有我公司日産軒逸車型在滇池大壩發生交通事故一事做如下說明,我方在12月8日上午10點左右接到司機電話咨詢結清事宜,我方回複周一到公司處理,因金融公司周末不上班,此事暫告一段落。1點左右,我們接到其他駕駛員爆料該車在滇池發生交通事故,得知具體位置後,我方司管人員、車管人員以及我本人趕到現場,發現車輛在水中,但駕駛人并未在現場。随後去到滇池水上派出所詢問了解此事,并未得到明确答複,也未與駕駛員本人面談,隻了解到駕駛員身體一切健康。之後我方打聽到該司機已去交警七大隊進行過報案處理,報案内容為駕駛時車輛失控,發生交通事故。”
“說明”中還針對車貸問題表示:“經查詢,該司機月供還款正常,并沒有出現未還月供,甚至司機買車以來至目前也沒有出現逾期等現象,近期也沒有出現保險到期等對駕駛員有一定經濟壓力的開支,可暫時否定之前網絡上的各種猜測。網絡上的各種視頻,望大家正确對待!類似于司機個人情感問題等,我們不确定,也請大家不要亂傳!至于到底是意外,還是什麼原因,等待警方調查結果。”
據了解,出事後,元吉通公司将沈先生請回公司安撫。沈先生還收到同事、公司、朋友發來的紅包,這對他也是一種安慰。
【新聞調查】
月入輕松過萬?“以租代購”跑網約車有風險 !
無論是當事人沈先生的說法,還是元吉通公司的“說明”,都表明沈先生确實通過“以租代購”買車跑網約車。記者了解到,昆明網約車平台基本都采取“以租代購”的方式招募網約車司機,滴滴作為最大的網約車平台,目前在昆明與70餘家租賃車公司合作,招募了7000多位貸款買車跑滴滴快車的司機。但是,實際運營情況并不像招募宣傳的“月入輕松過萬,派單對公優先”,緻使很多接單不多、還貸困難的司機找車輛租賃公司要求退車。
其實,“以租代購”模式已經被交通運輸部認定為“存在不穩定風險隐患”。昆明市出管局向滴滴公司發出的整改清單中,也專門要求加強線下實體運輸企業(也就是車輛租賃公司)的管理。
“以租代購”每月還4000元 部分司機收入難支撐
今年2月15日到8月15日,這6個月的時間,是昆明網約車新政發布後的過渡期。不合規的私家車将被清理出網約車隊伍,跑網約車需将車輛注冊為營運車,并購買營運車保險,安裝GPS,司機也需通過考試拿到從業資格證,才能接入網約車平台。這被簡稱為“一車一人一平台”。
自2017年起,一種網約車新運作模式在昆明出現。程序是:司機個人出2萬-6萬元首付,向金融機構貸款10萬元左右,購買車價在12萬-13萬元、符合昆明網約車新政的新車。新車的行駛證注冊在車輛租賃公司名下,車輛則接入滴滴平台跑快車。司機每個月需付4000元左右的貸款本息,分3年還完之後,車輛可轉到司機個人名下。這個模式就是“以租代購”。
模式本身似乎沒什麼問題,然而,滴滴平台從過渡期的最後期限——8月15日至今,一直沒能拿到昆明市的網約車許可證。7000多輛“以租代購”車輛也一直無法成為合法網約車。同時,車輛租賃公司要求司機購買1.2萬-1.3萬元的營運保險。很多司機認為,自己駕駛的車因為滴滴尚未取得牌照,行駛證也還沒換成“營運車輛”,還不到買營運保險的時間。但保險公司對此回應:“以租代購”的這批車目前都在營運,如果不買營運車保險,發生交通事故的話,保險公司不會理賠。
身背10餘萬元貸款,司機每月要還4000元,壓力本已不小;再加上營運保險費,導緻部分司機出現斷供的窘境。而同時,跑網約車掙錢也不容易。
記者得知,剛剛加入滴滴平台的網約車,司機有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新手保護期”,即派單傾斜;之後就與長期跑滴滴的司機一樣,按照服務分和等級來派單。沒有了派單傾斜,部分新加入的司機接單數量下降,收入難以支撐每月還貸;再加上要買車輛營運保險,導緻入不敷出。于是,部分司機結伴找車輛租賃公司,要求退車。
跑網約車“月入輕松過萬”?其實很難實現
退車并不是那麼容易。司機本人簽字向金融機構貸款買車、行駛證注冊為車輛租賃公司,司機與租賃企業簽訂了相互約束的協議。如果還不滿3年的還款期就退車,司機将面臨損失首付款等問題。這讓一些司機陷入兩難境地。
上周,有幾位“以租代購”買了車的網約車司機受訪時表示:車輛租賃公司宣傳的“月入輕松過萬”很難實現。
一位跑滴滴快車已有2年的司機算了一筆賬:平均下來,快車載客跑1公裡的收入約為2元,按照一天載客跑300公裡計算,毛收入600元。除去汽油費200元、吃飯50元、車損保養20元、保險35元,一天收入在300元。按全月無休計算,再減去空駛的油耗等開支,一個月淨收入在7500元左右。每月需還車貸4000元,留給司機的隻剩3500元。
隻是,快車一天載客跑300公裡也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這意味着司機每天需工作16小時以上,才有這600元的毛收入。這是長期跑滴滴,或是服務分極高,或是跑車時間超長的滴滴司機才有可能實現的收入水平。
深圳網約車政策明文禁止“以租代購”
司機以個人名義貸款、車輛卻注冊在租賃公司名下。如果車輛租賃公司拿該車去抵押貸款,又出現還不了款的情況,司機們就可能面臨車輛被扣押的風險。
據悉,這種情況目前尚未出現“爆雷”,隻有幾年前北京出現過風險。但是,昆明市出管局已經察覺到隐患的存在,在11月19日發給滴滴的整改清單中指出:滴滴内部管理依然未理順,對車輛、駕駛員、線下實體運輸企業(與滴滴有合作關系的汽車租賃公司)管理較為混亂,滴滴與駕駛員勞動關系内容、個人所有車輛注冊及人員管理方式、簽訂勞動合同或協議的相關規定和内容較為混亂。
清單提出:滴滴應配合昆明市出管局查看人員名冊及運營台賬,配合抽查部分駕駛員、與合作企業進行座談;個人、企業、社會團體或組織等所有車輛注冊的,必須納入平台企業、線下實體運輸企業進行管理,并建立相應的管理規章、台賬及協議等,車輛和駕駛員不得處于管理真空中,應配合抽查車輛、人員名冊及運營等台賬。
交通運輸部曾指出:滴滴推廣“以租代購”業務,派單和分配機制等運營規則不透明,朝令夕改,存在不穩定風險隐患。深圳在2016年出台的地方網約車政策中,有一條規定:“嚴禁通過車輛以租代購等方式向駕駛員轉嫁或者變相轉嫁經營風險。”
【早先報道】
疑因感情問題!昆明一男子開車沖進滇池還錄遺言發朋友圈
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黃朝紅
責編:劉麗慧 一審:周曉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