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太師和國師是什麼官

太師和國師是什麼官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00:57:45

我們都知道某名大導演被稱為”國師”,我們知道有一種椅子叫”太師椅“據說以前是太師坐的,我們或許還偶爾聽過天子三師的說法——太師、太傅、太保。

看電視劇多了,也常常看到身居高位的人,被稱為“太師”。看到有特異能力的人,被稱“國師”。太師、太傅、太保、國師,在曆史上到底指的是什麼?之間有沒有關系,【曆史深處】這一期和大家一起解讀。

(一)三師以及太子三師

太師、太傅、太保是商周時候就設置的官職,當時稱三公,又稱古三公,以區分秦漢三公九卿中的三公。古三公是周朝官員序列裡,職位最高的官員。三公在周朝時候的權利很大,在天子年幼的時候,可以代天子行使掌管治理天下的權利。

太師和國師是什麼官(國師太師太傅)1

圖1、姜子牙是周武王的太師

特别是太師一職,商周時很對著名的人物當過“太師”,商朝纣王的時候,箕子就是殷商的太師。周武王伐纣的時候,姜太公是周武王的太師。之後,周公旦(就是周公解夢那個周公)當過太傅,同時期輔政的召公擔任太保,太公為太師。《大戴禮記》說:“召公為太保,周公為太傅,太公為太師。

圖2、周公旦是周成王的太傅

秦、西漢的時候,太師、太保這兩個均不常置。隻有太傅在西漢的時候,被作為三公之上的官員被複置過。呂後當政的時候,王陵、審食其等任,之後又被廢除。漢哀帝之後,又複置。東漢一朝,太傅是非常重要的官員,特别是天子年幼的時候。一般在皇帝即位的時候,會任命一位太傅——皇帝的老師,同時會錄尚書事,和天子一起參與朝政的管理,權利很大。但當這一朝的太傅去世後,就不會再任命新的太傅,直到下一位皇帝即位。在職位序列上,太傅是高于東漢時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

太師和國師是什麼官(國師太師太傅)2

圖3、東漢的第一任太傅鄧禹

之後各朝都有設置太師、太傅、太保的官職,但都是虛銜,作為一個榮譽職位賜給有功勞的大臣。

太師、太傅、太保後來又被稱為“三師”,名義上天子的三位老師。與之對應的有東宮的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被稱為“東宮三師”。東宮三師,一開始是專為輔導太子設置的,西晉時候依照周禮而設置。不過到明清以後,太子太傅等也被作為一種榮譽賜給有功勞的大臣。

需要特别說明一下太保,本來是朝廷三師的職位,在唐末五代十國的時候,被賜的太過于頻繁,以至于很多人都當過太保。唐朝末年節度使李克用的十三個樣子都當過太保,因此也被稱為十三太保。之後《說唐》等演義小說的流傳,随着說書先生的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太保慢慢變成了綠林好漢的代名詞,真是讓當過太保的那些士人高官們哭笑不得。

太師和國師是什麼官(國師太師太傅)3

圖4、十三太保李存孝

(二)國師

和太師、太傅、太保不一樣,國師完全出自另一個體系。“國師”是皇帝賜給高僧的稱号。一般認為,第一個被賜為國師的是北齊的法常。據《佛祖統紀》卷三十八記載,天保元年(公元550年),北齊文宣帝诏高僧法常入宮講經,然後尊法常為國師。但據說同時期的北周也有國師,可見國師這個稱呼之前可能就有。但最早也早不過,佛教開始盛行的南北朝時期。

不過國師這個稱呼,在印度和西域流行的時間要遠早于中央朝廷。在關于印度和西域的很多中國文獻中,都早有國師一詞出現。

太師和國師是什麼官(國師太師太傅)4

圖5、國師的形象

南北朝之後的不少朝代,都有高僧被封為國師。隋炀帝以智顗為國師;唐高祖時的智滿,被稱為國師……

元代時,由于元朝對各種宗教兼容并包,元朝的佛教國師不少兼有政教的權力。對西藏有一定統治權利的喇嘛,被元朝政府多次特賜或追谥為帝師、國師等。明初,雖仍沿用元制,封喇嘛為“帝師”、“國師”等。不過明的時候較元的時候,國師的權勢已經小了不少。清朝時,也有不少佛教高僧被賜為國師。

(三)總結

太師、太傅、太保同時為古三公,後又被稱為三師。與之對應的有太子三師——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周時候,有實權。秦漢之後,多為虛職,尊稱。

太傅一職,在東漢時,位居三公之上,常錄尚書事,有實權。太保在唐末,被用的太濫,應為李克用十三個義子不少被封為太保,又被稱為十三太保,後逐漸成了綠林好漢的代名詞。

國師一詞, 源于印度西域,是皇帝賜給高僧的稱号。

【曆史深處】這一期關于太師、太傅、太保、國師等的介紹就到這裡,歡迎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