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出現嚴重的焦慮和/或抑郁症狀後,相信絕大多數父母都不希望孩子被貼上精神病标簽,服用精神藥物,不能上學,受到社會歧視。很多父母會帶着孩子到社會機構做心理咨詢,或者到醫院做心理治療,但是結局不是孩子中斷咨詢,就是孩子一邊咨詢,一邊吃藥。當然對于絕大多數孩子來說,結局都是不好的,父母除了失望還是失望。
為什麼當今的心理咨詢解決不了孩子的焦慮症抑郁症?主要有3個原因:
一、 當今中國的心理咨詢所遵循的理念和方法都來源于西方,主要來自于美國。西方的心理咨詢根本就不知道青少年為什麼會出現焦慮、抑郁,無論是認知還是精神分析都是非常片面的理念,根本就解決不了焦慮抑郁。所以心理咨詢的思路一是長期咨詢,讓父母付出高額的咨詢費用,但是最終也解決不了問題;二是一邊咨詢,一邊讓孩子吃藥,孩子大腦被藥物毀掉的同時,父母還要支付咨詢費用。
二、 無論孩子是焦慮、抑郁,還是恐懼幻覺,根本原因是親子關系不好,再加上長期缺營養。隻要父母徹底改變,孩子就一定能恢複大腦健康。但是當今中國的心理咨詢師所接受的各種西方咨詢理念根本就解決不了中國父母和孩子的關系沖突。心理咨詢師會對孩子和父母單獨進行咨詢。孩子覺得他們是多麼的正确,多麼的委屈,父母多麼的不理解他們。父母會覺得自己過于溺愛孩子,過于遷就孩子,孩子是多麼地不懂事,不懂得感恩。通常咨詢的結果往往會加重親子沖突,讓父母和孩子更加絕望。
三、 中國學習美國。設定的咨詢時間是50分鐘,每周一次。這麼短的咨詢時間相當于每次把孩子皮膚劃開,還沒有來得及切除毒瘤,手術就結束了,除了露出血淋淋的傷口外沒有解決絲毫的問題。孩子每次咨詢因為時間所限,很難整理出思路,消除過去的各種負面體驗。所以每次咨詢後對于大多數孩子來說不是解脫,而是雪上加霜,更加痛苦。這種傷害會因為每周發生一次會徹底打擊孩子的康複信心,也會加重孩子對父母的憤怒。
可以說目前國内隻要依據西方精神醫學和心理咨詢,大腦異常的孩子必然要服用精神類藥物。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大腦異常的問題,隻能依照“大腦疲憊與營養缺乏綜合征”。通常隻要一次咨詢,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同探讨,把導緻孩子大腦疲憊的各種大腦負擔找出來。咨詢時間通常需要3個小時左右。如果孩子已經服用精神藥物。咨詢次數可能會多一些,但是不會超過10次。隻要父母願意接受“大腦疲憊與營養缺乏綜合征”的理念,隻需要咨詢一次就好。要是父母堅持認為孩子大腦異常就是精神病,就需要吃藥,或者父母不願意為了孩子改變,那麼一次咨詢也就夠了。
張曉平相關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