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海經》看,上古川西為黃帝帝都所在,為世界的中心,也是世界各地朝聖的中心(注意:黃帝都城不隻一座)。其文明要超出世界其它地方是可想而知的。川西之帝都擁有世界各地的物産也是理所當然的。
祝融族戰敗後,出逃西亞和埃及,其出逃路線應該是中南半島--印度半島--兩河流域--埃及。這裡要注意的是,《海外南經》說“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這裡的“獸身人面,乘兩龍”也是上古的圖音文化。獸身,即雙雙、薩霜、商湯、成湯、三秦。人面表明它代表的是人而不是獸。乘兩龍,即神農人的圖音,同時龍也是祝融族後人靈恝的神徽。
《大荒西經》說靈恝建立了法老國。而靈恝是祝融後人。所以埃及金字塔也應該是祝融後人靈恝所建。埃及的獅身人面正是獸身人面。吉薩三大金字塔以及大金字塔前面的獅身人面像所透露出來的圖音信息也和祝融族有關。
吉薩三大金字塔,外形即三山,而三山、雙雙、薩霜、成湯、商湯、三秦上古是同音的,代表的是同一族。金字塔前面的獅身人面像正是獸身人面,此為祝融後人靈恝的神徽,即《海外南經》所說的獸身人面。
獅身人面像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很簡單。就是“我”的意思。
為什麼?
因為獅身人面像之形就是上古印度梵語的“唵”字。“唵”之梵語寫作。
此字之形正為埃及“獅身人面像”。據古印度《奧義書.大林間書》:“‘人獅’唯是‘自我’,唯是‘大梵’” 。可見獅身人面像的含義就是 “自我”,就是“大梵”。而上圖字上古印度讀作“唵”,和中國的“俺”字、英語中的“I”發音完全一緻,義亦為“我”。
所以獅身人面像的含義就是“我”。我是誰?我獅身人面也。也就是說“我雙雙人”的意思。吉薩金字塔也好、獅身人面像也好,都是上古圖音文化的體現。
形僅是表象,形所傳達的音才是實質。吉薩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明确告訴了我們,它們和雙雙(三秦sin)人有關。
據黃寶生先生解釋印度婆羅門教之《奧義書》:“‘唵’,此誠韋陀多學派之唯一寶訣,蓋說神說諸天說上帝,無慮數百其名。名,皆相也,諸相必有一通相,以一至簡之名表之,即“唵”是也。名,聲也。聲凡三合,為“阿”“烏”“門”(AUM),合稱為“唵”OM,其說繁多,皆就其所象征者立。”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唵”的發音是由“阿”、“烏”、“門”三者合成的。“阿”、“烏”、“門”三音快讀,就成了“阿門”或“阿蒙”。其急讀就成了“唵”、“安”、“俺”、“I”五字之音。
“唵”是什麼意思?
據《彌勒奧義書》:“是大梵者,即光明也,是光明者,即是太陽。太陽以“唵”聲為其自體。彼自分(其身)為三,“唵”聲三音,(即阿、烏、門),以是而此世界萬物,經緯交織其中也。”可見在《彌勒奧義書》中,“唵”發音為三:阿、烏、門。三者合而稱太陽或稱大梵。
由此可見,“唵”就是大梵、就是太陽,就是我。
而“我”,上古讀ngo,這是中國南方人的讀音,後來音變為“俺”。
所以印度之“唵”實源于上古中國之“俺”。炎帝節并并有九州,“俺”傳入印度是自然之理。印度之“唵”傳到兩河流域就成了“安”,傳到埃及就成了阿蒙,基督教借用過去就成了阿門。現代日本人從西方翻譯過去就成了奧特曼。英語中的“I”也是源于上古中國之“俺”。其義本來是“我”的意思,後來演變之、神化之,我就成了“自我”、“超我”、“神我”、“梵我”,乃至成了“上帝”和“超人”。
上下五千年,“我”之演變,一句話:我就是上帝,上帝就是我!
由中國、南亞、西亞、歐洲之“我”之原始讀音,我們可以看到它們實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這個源頭就是中國!
中國的祝融一族戰敗後,經中南半島到印度半島到兩河流域到埃及,将“我”音帶入了西方世界。而祝融是炎帝系的,西方人輾展将“炎帝”翻譯過去就成了雅利安。 這就是所謂雅利安人的真正出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