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配眼鏡的打算,可能就撇不開一個詞——防藍光。
這幾年在眼鏡行業突然就火起來的一個詞,可謂是“遠看忽忽悠悠,近看飄飄搖搖,有人說是葫蘆,有人說是瓢”。先不管那些有用、沒用的科普争辯。光看價格也是讓人“觸目驚心”,從大幾千到十幾塊的跨度,着實讓人覺得這的确是一潭深坑渾水,下去就分不清東南西北。
不僅僅如此,會不會有人和我一樣還有個更大的疑問:之前無論看電影還是買電視,都有個似乎很上檔次的詞——藍光高清。按這個思路:花大錢配一副防藍光的眼鏡,然後額外花錢看一場藍光電影,這操作,光是聽似乎就讓人覺得有種“大冤種”的既視感。
是自相矛盾的一個商業概念還是真有這麼回事,首先我們得分清楚兩個不同的概念:
1、什麼是藍光:藍光指的是波長處于400nm-480nm之間具有相對較高能量的光線。該波長内的藍光會使眼睛内的黃斑區毒素量增高,嚴重威脅我們的眼底健康。藍光誘發緻盲眼病,最有效的解決方案是對電視進行貼膜處理。所以,防藍光對于保護眼鏡來說還是很有必要的。
2、什麼藍光高清:它指的是片源的畫質感。也就是所謂的高清的分辨率(1280x1024),給觀看者提供更完美的視覺效果。
所以一種是技術,一種是光的名字,并不是一個層面上的概念,也就不是“藍光棒,發藍光”這種簡單的邏輯。那麼防藍光鏡片是不是“智商稅”或者隻是一個商業炒作的噱頭呐,為什麼十幾塊錢的可以防,大幾千的也能防。說好的高科技呐,還是科技已經低廉地走進了民生。
其實在《藍光防護膜的光健康與光安全應用技術要求》中就明确标準:445納米以下的藍光,防藍光眼鏡的光透射比要低于80%,也就是說,防藍光眼鏡需要幫佩戴者屏蔽掉20%的藍光能量。而對于445納米以上的藍光,防藍光眼鏡的光透射比要高于80%。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有一個臨界點——445納米!
如果有人和你說自家的防藍光鏡片可以幫你阻斷80%的藍光,建議你推薦他看看這篇稿子,因為他不是笨就是壞。要知道450mm都480mm之間的藍光,不僅僅無害而且還能調節人體自身的生物鐘。不問良莠一刀切,就像為了防蚊子夏天全身穿得密不透風一樣。那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為了解脫自己。
還有就是你需要了解自己的用眼環境,如果你的工作并不需要長時間接觸電腦、手機等電子産品,也大概率沒必要花高價配防藍光鏡片,蘇菲超薄很好,但如果你是一個男的買它幹嗎?
最後就是看眼鏡片的相關标準,品牌鏡片都會有詳細的說明,不是貼個标就有了防藍光的效果,那些“三無”産品别說防藍光,能“透光”就不錯。如果你的鏡片有明顯的防藍光說明但還是上當了,恭喜你,假一賠十,精準創收,緻富新途徑。畢竟品牌和大眼鏡店的品質保障也是使用價值的一部分。
配鏡别盲從,點個關注不迷路,眼鏡問題,我們一起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