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跑者備戰跑步比賽,那麼必須經過刻苦的訓練才能實現預期目标。這就涉及到每周的訓練量。
那麼,跑者在規劃自己的訓練時,可以遵循以下5個原則。
01 比賽距離越長,訓練距離越長
這是很明顯的道理。馬拉松和5K賽的訓練肯定是不同的。這就需要跑者根據比賽距離來确定每周的訓練量。
不過,不管距離長短,每周的訓練内容至少包含三部分,一次長跑,一次速度訓練,一天恢複日。
02 訓練距離随目标提升而延長
跑者如果想取得更好的成績,就必須加大訓練量。通過高強度訓練,可以讓身體變得更強壯,肌肉效率更高,為取得更好的成績奠定基礎。
03 豐富訓練方法
跑步訓練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跑者隻以一種速度在一條線路上訓練,估計等不到比賽開始就失去了對跑步的樂趣。
速度訓練、間歇訓練、節奏訓練等能為跑者提供不同的益處,跑者需要将自己的訓練方法多樣化。
04 每周增幅不超10%
每周延長跑步距離并不是無限制的。一般情況下,每周跑步距離的增幅不宜超過10%,否則很容易導緻身體疲勞和受傷。
所以,跑者一定要提前做好訓練計劃,不能等到比賽快開始了,訓練距離還無法滿足比賽的需求。
05 謹防受傷
計劃趕不上變化。有的時候即使完全按照計劃來訓練,也難免會出現身體不适的情況。此時就不要再堅持,而是臨時調整計劃,盡快讓身體回到舒适的軌道上來。不管你訓練成績多麼好,帶傷上陣的話總會吃虧的。
根據不同的比賽距離,跑者可以按照下面的标準安排每周的訓練量。
5K賽,每周16-40公裡;10K賽,每周40-50公裡;半馬,每周50-65公裡;全馬,每周50-100公裡。
文章整理自微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