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3 11:16:57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揭秘隆昌石燕橋龍坡窯之謎)1

  龍坡窯,你見過嗎?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揭秘隆昌石燕橋龍坡窯之謎)2

  初夏,去川南隆昌石燕橋鎮,參觀了一個古老的土陶窯。我被窯洞的火焰震撼了,那火焰在強大的風的拉力中形成的紅色的波紅色的浪,是剛與柔力量完美融合,是大地上的一道奇觀。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揭秘隆昌石燕橋龍坡窯之謎)3

這個窯建在半坡上,氣勢雄偉,像一龍頭蟄伏在陡峭的山坡上,從下往上望,寬闊沉靜,高大的窯體,覆蓋着青黑色的平闆瓦,顯現低矮輪廓,越加擺出不可一世的氣派。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揭秘隆昌石燕橋龍坡窯之謎)4

引導的是燒窯巫師傅,他說窯子築在上遊村月亮坡東面,遠遠一看,像龍頭引航,窯一冒煙,如遊龍騰雲駕霧,氣勢磅礴,村民形象地稱為龍坡窯。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揭秘隆昌石燕橋龍坡窯之謎)5

美麗的陶瓷器皿是在窯中燃燒的高溫中形成的,過中驚險與艱難,是與烈火的搏鬥,人們又形象地叫作“火中取寶”,從點火到加煤,到停煤續溫,再到熄窯出品,有一套技術活,沒有三五年不能上窯操作,沒有十年八年不能出師。為了多出陶品出好陶品,燒窯師傅可謂費盡心機、智慧滂沱。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揭秘隆昌石燕橋龍坡窯之謎)6

燒窯有“三絕” ,“一絕”是“點火”。裝窯完成後 ,點火生窯十分講究,非燒窯大師不可點火。無論什麼樣的窯,點火的狀況昭示着一批陶品燒制過程狀況,甚至說點火看陶品,出窯率、合格率、優品率,全都看點火一招,太重要了。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揭秘隆昌石燕橋龍坡窯之謎)7

誰可以始作俑?當然技術、人品、資曆都是數一數二才可以,非等閑之輩。所謂“絕”,那就是大師一點,一切順利,一窯順暢,萬般順心,反之,糟糕透頂,傷透腦筋,事事磕碰。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揭秘隆昌石燕橋龍坡窯之謎)8

大凡點火之日,全窯老少把一切講究、擺設、器具準備妥當,安安靜靜候點火老師傅,那真是萬事俱備隻等“大師”。“二絕”是“點煤”。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揭秘隆昌石燕橋龍坡窯之謎)9

點火之後預熱窯,慢慢升溫,從第一倉開始,用顆顆煤,發點球,從觀察孔投入到窯倉正中,約十米距離,觀察孔十多厘米見方,投煤要不差分毫,位置準,時候恰,以此控制窯倉溫度,使之随陶性之需而升高。點煤的大小,點煤的時候,都很重要,該點不點,該點大顆煤點小顆煤,都将直接影響陶品質量,隻有大師才能做到。“三絕”是“點光”。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揭秘隆昌石燕橋龍坡窯之謎)10

燒窯到一定的時候,要觀察陶品成熟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升降溫度。陶品在窯倉裡,熊熊烈火,隻一個見方的觀察孔,怎麼能夠準确知道其生熟程度呢?的的确确難。同樣,大師級别才行,需要十年二十年經驗,甚至更長時間摸爬滾打。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揭秘隆昌石燕橋龍坡窯之謎)11

用一根長竹竿,點燃後從觀察孔申進窯倉,竹火光與窯火光交相輝映,折射出陶品表面釉的變化色澤,從釉的色澤判斷生熟程度。巫師傅說,燒熟的陶,釉光亮耀眼,與窯裡的光,竹竿的光不一樣,老師傅才能分辨。哎喲,真是絕活。難怪燒窯全過程都要有人“掌火”。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揭秘隆昌石燕橋龍坡窯之謎)12

龍坡窯從下到上斜面約一百米,一共20個窯倉,每個窯倉徑深20左右米,橫着躺在月亮坡,一層一層往坡上升,而每個窯倉裡是平平坦坦的。窯倉頂是弧形栱,于是在斜坡上築成等弧波浪,一波一波滾滾向上,又一波一波自然翻滾,這一波浪壯觀景象要站在窯最下面,或者最上面,才能在俯仰之間領略震撼的美麗。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揭秘隆昌石燕橋龍坡窯之謎)13

  而窯裡波浪滾滾的奇觀,要在燒窯的“火中取寶”時才能一飽眼福。窯子預熱到一定的時候,加煤燃燒出明火,紅紅的火焰沿着下方窯壁向上飛騰,沿着弧形栱形成紅紅的波弧,風洞拉力使紅火焰再沿着上方的窯壁下竄窯底,從風洞奔入第二倉。第一個倉燒到一定火候,第二倉自然就燃燒,形成第二個紅色波弧。等到最頂上的倉燃燒起來,就形成壯觀的紅色波浪,站在窯倉的側面,一個一個往上往下看,置身紅塵滾滾之中,心裡眼裡都是紅色波,把所有的凡塵和污泥濁水的燒得無影無蹤。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揭秘隆昌石燕橋龍坡窯之謎)14

  陶泥制品的胚子在烈火中變化,産生不同色澤,紅的深淺不一,藍的厚薄差異,你去一個倉觀察,還會看到燒紅的窯體,它們融合為一個通體紅色概念波,讓你不知它多麼深多麼高多麼遠多麼紅。陶也在燃燒陶也紅了,在紅色的世界裡涅槃,美從此誕生!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揭秘隆昌石燕橋龍坡窯之謎)15

  陶在中國許多地方都有,而且是一個地方文明的象征物品。陶罐、陶瓶、陶壺、陶俑……乃至陶片,都成為考古學家的珍惜考證。制陶各地有自己的“絕活”,江蘇宜興紫砂陶,造型藝術精湛而豐富;雲南有建水五彩陶的美譽;廣西欽州坭興桂陶,以“萬年桂陶,千年傳奇”而聞名;重慶榮昌安陶,擁有“薄如紙、亮如鏡,聲如磬”的驚豔。從曆史痕迹來考察,重慶安陶源起于漢代,興盛于唐宋,中興于元明,複興于清代。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揭秘隆昌石燕橋龍坡窯之謎)16

  隆昌石燕橋鎮,450多年前,與榮昌安富同屬昌州,明朝隆慶元年,割泸州、榮昌、富世各一部分建隆昌縣,石燕橋劃歸隆昌縣,以後才有隆昌陶之說。昌州最早的土窯陶制品,産地就包括石燕橋鎮境内的陶制品,陶泥陶藝陶品。由此,隆昌陶與中國“四大名陶”之一重慶安陶,本來就是一家,一脈相承。從石燕橋龍坡窯可以窺見中國名陶技藝之一斑。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揭秘隆昌石燕橋龍坡窯之謎)17

  隆昌陶一路走來,有千年的曆史。由于朝代更替,戰亂影響,陶業興一時損一時,就像那半坡窯的波浪,有波峰有波谷,但一直在負重前行,艱難上升。巫師傅介紹,石燕橋土陶窯,曆經五代。最早是柴窯,陶品好,但産能低。逐步改進工藝和燃料,有了煤窯,生産能力大大提高。起初煤窯是平窯,實踐中探索,出現坡窯,沿半坡而建,逐層升高,形成梯級,所以叫半坡窯,又叫梯梯窯。煙囪在最高處,窯倉風洞連通,産生風拉力,使窯倉層層燃燒,一次燒窯,可以幾倉十幾倉幾十倉出品。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揭秘隆昌石燕橋龍坡窯之謎)18

  窯建在山坡,往往選擇山梁頭端,建成後,有如龍頭加冕,呼之為龍坡窯,祈禱平安吉祥、窯業興旺。龍坡窯深得百姓喜愛,存在時間最長。改革開放後,窯型不變,燃料改為煤氣,叫煤氣窯,需要建煤氣發生爐。現在運用新技術建天然氣窯,天然氣窯溫控科學,受熱均衡,質量有了保證,天然氣窯都是平窯,勞動環境大大改善,安全管理有保障,實現了窯的曆史跨越。巫師傅自豪地說,這個龍坡窯他多次親自改進,是遠近聞名的滿貫窯。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揭秘隆昌石燕橋龍坡窯之謎)19

滿貫窯,是指一次出窯全部産品優質或合格以上,沒有次品、廢品,在上百年的曆史上,這個窯有一次這樣的輝煌,一般的窯成品率在百分之六七十,百分之八十以上就好得很了。然而,現在的天然氣窯,大多數都是滿貫窯,而且平坦開闊,安全暢通,舒展通透。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揭秘隆昌石燕橋龍坡窯之謎)20

走出龍坡窯,再回首望去,它雄踞山腰,黑褐色窯頂低矮地覆壓在月亮坡上,顯得有些蒼老疲憊。巫師傅說,這個窯從他祖父開始,已經有一百多年曆史,現在退休了,它旁邊是新建的天然氣窯,制陶業的真正發展是改革開放後,以前産量低,成品率低,環境又惡劣,祖父、父親都一生做土陶,但都沒有突破傳統陶藝。天然氣窯卧在山腳下,寬闊敞亮,清潔安靜,車輛進進出出,一派繁榮景象。巫師傅的兒子是新陶廠負責人,巫師傅負責即将建成的土陶博物館,龍坡窯是博物館的一部分。悠久的制陶曆史值得我們驕傲,也值得我們思索。龍坡窯的輝煌和退役,天然氣窯的出現和興盛,清清楚楚地看到,隆昌陶正在走向新的輝煌。

古窯迷蹤幕後真兇(揭秘隆昌石燕橋龍坡窯之謎)21

紅色的火焰紅色的波浪紅色的陶在我心裡,一直在燃燒。

文/ 黃有全

2021年6月16日于隆橋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