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68年,何冰出生在北京胡同裡一個教師家庭,父母對他管教非常嚴格,考試雙科不得滿分,就要跪着受罰。
在父母的嚴加管教下,何冰特别出色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口頭表達能力,既會朗誦,又會聲情并茂地講故事,常常巧言、甜語哄大家開心,是同學和老師心目中的開心果。
此時的何冰,并不知道,此項特長,将是他一輩子最大的财富。
1978年,9歲的何冰,在家裡12寸的黑白電視機裡,看到類似一個春晚的節目,老一輩的表演藝術家孫道臨和趙丹,在節目中,西裝革履,風度翩翩,給他幼小的心靈留下難以忘懷的畫面,從此,何冰把演員,當作唯一的理想。
何冰高中畢業,一心想考北京電影學院,但是,聽說電影學院招生,要求高顔值,整天拿着鏡子,照看自己的臉,一股惆怅湧上心頭。
後來,他不知道從哪裡聽說,中央戲劇學院表演戲對顔值要求沒那麼高,他高興壞了,瞞着父母,向小姨借了5塊錢報名費,就直奔學校。
1987年,19歲的何冰順利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與徐帆、陳小藝、江珊、胡軍、王斑等,成為同班同學。
中戲87班是北京人藝的代培班,剛從電影學院畢業,分配到人藝工作的王志文,因為出色的台詞功底,被安排出任他們班的台詞課老師。
王志文還沒上幾節課,在湖北姑娘徐帆的猛烈攻勢下,很快淪陷在她的溫柔鄉裡,兩人高調談起師生戀。
相比班花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何冰的大學生活,乏善可陳,沒有帥氣的外表,沒有過人才藝,又不是富二代,每天像所有普通學生一樣,隻能穿梭于宿舍、排練舞台、教室三點一線。
1988年,何冰的同班同學陳小藝,代表學校參加國際戲劇院校戲劇節,因《挂畫》獲獨角戲特别大獎,一時之間,名震全校,風頭無兩,成為人人羨慕的對象。
看着同學們,陸陸續續有了拍戲的機會,其貌不揚的何冰隻有妒忌的份,也因此,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專注于舞台劇學習和表演。
也因為這段無人問津的時光,才有了後來何冰的大放異彩。
二、
1991年,23歲的何冰大學畢業,分配到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成為一名話劇演員,每個月的工資99元。
到人藝工作的何冰經曆過一段很長的蟄伏期,每天侃大山、跑龍套,過得平淡而迷茫。
最驕傲的成績,在濮存昕主演的話劇《 李白》中跑龍套,有一句台詞,喊一嗓子“報”。
直到1993年,人藝經典話劇《鳥人》上映,大受歡迎,萬人空巷,一票難求,京城掀起一股“鳥人熱”。
該話劇聚集林連昆、梁冠華、濮存昕、楊立新等實力派演員,何冰在裡面飾演一個叫黃毛的小配角,沒有台詞,出場7分鐘。
這個不起眼的角色,卻讓何冰迎來了事業的轉機。
命運的眷顧之神,從這一部舞台劇偏向何冰,他濃厚的舞台功底,終于被看見和認可。
從一個坐冷闆凳的小龍套,變成一個有台詞的配角,事業有了很大的進步,何冰卻沒有過多的興奮。
彼時,他的同學都陸續接到影視劇的邀約,開始在演藝圈嶄露頭角。
比如,陳小藝一畢業就憑借《外來妹》入圍飛天獎最佳女主角,成為炙手可熱的大明星;
江珊與台詞課老師拍的《過把瘾》,一夜之間爆紅,成為大衆女神;
徐帆則進入馮小剛的世界,成為馮導劇中和生活中的女主角,名利雙收。
回顧那段歲月,何冰有過委屈:“着急,哎呀,老天爺待我,就待我一個人不公,對他們都挺好,就欺負我。”
可抱怨歸抱怨,何冰并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更加努力專研和沉澱自身的專業知識。
北京人藝聚集着頂級的表演藝術家和實力派演員,何冰沒事做的時候,就每天泡在劇場,不斷地看前輩們表演,積累和提升自己的演技。
上天不會辜負任何一個有準備的人。
一次偶然的機會,英達來看話劇,台上戲份不多,卻演得非常出彩出的何冰吸引了他,于是對他說,以後我們機會一起合作。
隔年,英達籌拍情景劇《我愛我家》,他沒有忘記對何冰的承諾,邀請他出演賈志新的哥們痞子胡三。
一個小小角色,開啟何冰的影視生涯。
同時,出彩的演技,讓導演英達,頗有好感,為日後更多的合作留下重要的一筆。
三、
1997年,在北京人藝當了6年配角的何冰,終于迎來了主角的機會,在馮小剛導演的賀歲片電影《甲方乙方》中出演梁子一角。
這是一部裡程碑式的電影,它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電影模式。
馮小剛、葛優、徐帆、劉蓓、何冰,憑借這部電影,徹底火出圈。
馮小剛和葛優也是從這一年開始,開創了他們的電影黃金時代。
憑借着梁子一角在影視圈嶄露頭角的何冰,也開啟了他的演員生涯。
人的運氣一旦來了,擋都擋不住。
1998年,而立之年的何冰,事業高歌猛進的同時,愛情也悄然到來。
在日本留學多年的初中女同桌,回北京與何冰相約吃兩次飯之後,自告奮勇地說要嫁給他,何冰二話不說答應了。
隔年,兩人結婚,一直恩愛到至今。
每次在公衆面前,何冰驕傲贊譽妻子,有她在背後默默地付出,他才放心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工作上。
何冰給妻子的回報,在複雜的娛樂圈,像一股清流一樣,潔身自好,出道30年,零绯聞。
四、
1999年,何冰主演話劇《雨過天晴》,精湛的演技,征服現場的所有觀衆,憑借該話劇,榮獲第十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中國戲劇梅花獎是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每兩年一評,旨在表彰在表演藝術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戲劇演員。
31歲的何冰,經過多年的磨煉和沉澱,終于守得雲開見月明。
然而,何冰并沒有得到肯定而沾沾自喜,他依然專注在各種影視作品中,創作各種人小物,從快樂平凡的小人物到表面冷峻、内心奔湧的忠義之士,同時,還活躍的在話劇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人生。
2004年,拿過無數獎的何冰,憑借話劇《趙氏孤兒》再次榮獲“戲劇梅花獎”,成為史上最年輕的該獎二度獲得者。
而電視劇《大宋提刑官》更把何冰送上了一線實力派演員的寶座,讓所有觀衆見識何冰教科書式的演技。
在劇中,何冰用多年的舞台經驗和深厚的台詞功底,把剛正不阿的宋慈,刻畫得生動形象,仿佛是“情景再現”一般,那充滿懸疑的感覺,讓觀衆瞬間被帶入到了劇中的情景設定。
該劇一上映,就得到觀衆喜愛和追捧,收視率不斷刷新記錄,甚至超過《新聞聯播》。
何冰的宋慈是觀衆心目中,一個無人能及的熒幕經典形象。
這一年何冰37歲,憑借着宋慈一角,鋒芒畢露,紅出天際。
從這之後,何冰開始成為中國影視圈為數不多,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實力派演員。
2011年,徐昂執導了部話劇叫《喜劇的憂傷》,邀請了陳道明出演。
這是陳道明闊别話劇舞台30年後的作品,他直接點名要和何冰這樣有經驗的演員合作。
兩人一拍即合,這部話劇也成為爆款,創下了近20年來北京話劇票房的奇迹,打破了北京人藝60年來的票房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兩人的生日都是在同一天,讓人不禁感歎“生命是如此巧合”。
五、
從1991年到今日,何冰入行已經整整30年,他給觀衆塑造過無數個經典的角色,有市井流氓、有窮酸百姓、有剛正不阿的宋慈、有陰險狡詐的鹿子霖,又有充滿人情味的“傻柱”、還有滿身正義感和責任感醬菜鋪老闆嚴振聲……。
“他們”在何冰的演繹下,變得有血有肉,有聲有色,有愛有恨。
何冰得過無數的演繹大獎,是一個德藝雙馨表演藝術家。
他就像一股清流,在複雜、渾濁的娛樂圈中,不靠流量,不靠绯聞,不靠外貌,一步步,腳踏實地地向前走。
放眼整個娛樂圈,像這樣真正的演員,确實不多。
END
你認可何冰的演技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