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曾在2018年有過這樣一則報道:北京消協委托檢測50種保溫杯樣品,其中有19種樣品不合格!
消息一出,真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随後各種熱辣、驚悚的标題和報道,讓人看得心驚肉跳。細看這些标題,大多集中在“有毒”“奪命”“孩子”等關鍵字眼上。事實又是怎樣的呢?
我們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外出上學,尤其是冬天,家長總要給孩子把熱水裝滿不鏽鋼保溫杯,反複提醒孩子别忘了喝水;或者是三四十歲的年齡,發際線後移、掉發,天天為生計奔波,由于各種“内卷”和“焦慮”,提前加入了養生大軍,過上了不離保溫杯、紅棗配枸杞的日子。
既然不鏽鋼保溫杯那麼多人在用,官方報道中提到19種保溫杯樣品不合格,各自媒體又演繹稱“秒變毒水”,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常見到的一種宣傳是這樣的:不鏽鋼杯的好處是堅固耐用、防鏽防腐蝕,但不鏽鋼杯屬于合金制品,含有較多的重金屬物質,如鎳、鉻、錳等,如果使用不當,這些重金屬物質就會釋放出來,危害健康。
北京市消協對50種不鏽鋼保溫杯樣品檢測
由于我國是全世界保溫杯消費水平最高的市場,保溫杯的使用人數逐年增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養生這個話題越來越重視。自從2016年開始,互聯網各種平台上就開始瘋傳:不鏽鋼電保溫杯(毒水壺)緻癌、緻記憶力衰退,社會影響強烈。由此,2018年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就在各種常見線上、線下平台随機購買了50種不鏽鋼保溫杯樣品。随後,委托北京市輕工産品質量監督檢驗一站對這些樣品,依據相關國家标準進行了逐項檢測,涉及标志、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内膽不鏽鋼材質、保溫杯容量、背帶及吊帶強度等方面。
這些檢測項目中,跟不鏽鋼保溫杯是否“秒變毒水”有關的是内膽不鏽鋼材質,也是公衆最為關心的内容。對于不鏽鋼保溫杯,我們國家是有标準的,在《不鏽鋼真空杯》(GB/T29606-2013)中對内膽材質明确要求:
規定中的12Cr18Ni9、06Cr19Ni10牌号奧氏體型不鏽鋼材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鏽鋼302、304,其中對其化學成分尤其是大家廣泛關注的金屬鉻(Cr)、鎳(Ni)和錳(Mn)都有詳細規定,相應含量必須在一定的範圍内。那這些金屬物質的含量是多好,還是少好呢?雖然我們經常使用不鏽鋼保溫杯,但是您還真不見得說得上來。
國家标準中對不鏽鋼302和304化學成分的要求
市面上常見的不鏽鋼保溫杯往往不會違規宣傳,因此廠商和經銷商都會宣傳自己的産品使用的是奧氏體304不鏽鋼,國外進口品牌的保溫杯甚至還宣稱用的是更好的不鏽鋼316材質。之所以内膽選用304或者316這兩種不鏽鋼,為的是确保内膽不生鏽,這樣才能有效控制所謂重金屬的析出。一般情況下,304和316對金屬鎳(Ni)和鉻(Cr)的含量越高,不鏽鋼的耐腐蝕性越好。比如304中對它們的含量要求分别如下:鉻(Cr)17.50%~19.50%、鎳(Ni)8.00%~10.50%和錳(Mn)小于2.00%。
實際的測試結果又是怎樣的呢?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對50種保溫杯樣本測試結果進行了公開(詳見文末大圖),這裡隻對當批次檢驗結果不合格的産品進行展示:
北京消協聲明:比較試驗結果隻對購買的樣品負責
對比之後我們發現其中3款聲稱使用不鏽鋼304材質内膽保溫杯的鉻(Cr)、鎳(Ni)和錳(Mn)含量有一個共同特點:鉻(Cr)均略低于下限值、鎳(Ni)嚴重低于下限值,但是錳(Mn)遠遠高于上限值。
北京市消協送檢的内膽材質不合格的不鏽鋼保溫杯樣品
《消費者報道》對14種不鏽鋼保溫杯進行檢測無獨有偶,在2019年12月,《消費者報道》随機抽取了市面上熱銷的14款保溫杯,包括國内外各種品牌的不鏽鋼保溫杯,也有從某電商平台所購的低價保溫杯(三無産品),随後交由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檢測鎳(Ni)、鉻(Cr)、錳(Mn)3種成分含量,受托檢測機構将不鏽鋼保溫杯内膽材質進行了切割,進行成分分析,結果怎樣呢?
《消費者報道》随機抽取并送檢的14款保溫杯樣品
結果如下:絕大多數的産品鎳(Ni)、鉻(Cr)、錳(Mn)含量【如下表所示】是合格的,不過鎳的含量有一半的産品都接近下限值。而電商低價的三無産品,鎳明顯低于下限值,鉻也偏低,但是錳的含量嚴重超标。這是為什麼呢?
《消費者報道》送檢的14款保溫杯樣本檢測結果【隻對本次送檢樣品結果負責】
不鏽鋼内膽為什麼不容易合格?鎳(Ni)和鉻(Cr)價格較貴,鎳比錳(Mn)貴大約10倍。不鏽鋼制造商廠為了節省鋼闆和鋼帶的成本,所以會可着國家标準的下限添加鎳和鉻生産不鏽鋼304和316,通過降低鎳、鉻含量在符合國标的前提下增加價格競争力,而保溫杯生産廠商也願意采購這樣的低價不鏽鋼産品。雖然鎳的加入能夠提高不鏽鋼的耐腐蝕性、可塑性、韌性等,但也不是越高越好,一般在國标範圍【鎳(Ni)8.00%~10.50%】就能滿足使用要求。反而鎳越高,可能會産生特定遷移超标,對人體造成危害,這就是過猶不及的道理。
既然價格高的鎳和鉻用少了,有些不鏽鋼生産商就動了歪腦筋,使用成本較低的錳來代替鎳來降低成本,這樣做帶來最直接的問題是可能導緻不鏽鋼表面的氧化保護膜更容易被破壞,從而更容易生鏽。這樣的産品已經不能稱之為不鏽鋼了,行業内叫它“高錳鋼”。高錳鋼根本就不是不鏽鋼了,不能用于保溫杯等與食物接觸的容器上,一般隻用于工業産品中。雖然錳是人體所必需的元素之一,但是過猶不及,如果人體攝入過多的錳,可能會對神經系統産生影響,比如精神萎靡不振、反應和行動緩慢,還有可能導緻記憶力減退等。
再看北京消協送檢的50個不鏽鋼保溫杯樣品,給出19個樣品不合格的結論又是什麼呢?除了上面說的3款樣品内膽材質是高錳鋼之外,還有以下問題:①若幹樣品标志信息不全,存在缺項問題;②5種樣品容量實測超過标準規定的最大容量,3種樣品容量實測未達到标準規定的最小容量;③3種樣品背帶、吊帶強度較差。
北京市消協送檢的50個不鏽鋼保溫杯所有檢測項目檢測結果彙總【僅對當次送檢樣品結果負責】
保溫杯越重,質量越好?除此之外,有的消費者片面地認為“保溫杯越重,質量越好”,真的是這樣嗎?央視在2013年也曾專門進行過市場調研分析,結果鋸開杯底後發現保溫杯底和内膽中間的空隙中被塞滿了沙子,以此在增加重量,保溫杯成了保沙杯。有的保溫杯聲稱是不鏽鋼材質,結果杯底、杯蓋、杯外壁等處都能被磁鐵吸住,顯然不是不鏽鋼材質。
縱然魚龍混雜的不鏽鋼保溫杯市場存在着各種或大或小的問題,但是不少自媒體對檢測統計結果斷章取義,利用聳人聽聞的标題吸引大衆的眼球,比如“倒進去熱水幾秒就變毒水”,也是不負責任且不尊重科學的描述,對不鏽鋼保溫杯生産和銷售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如何選用不鏽鋼保溫杯?北京市消協給出官方權威的建議:購買不鏽鋼保溫杯時要認真檢查産品包裝上的标識标志,重點關注産品内膽和外殼的不鏽鋼材質、塑膠件的材質、“食品接觸用”字樣等信息。
購買後使用前用中性洗滌劑清洗,如果還有塑膠異味,可用檸檬片或橙皮等泡水2個小時以上。
保溫杯内不宜裝碳酸飲料、中藥、酸堿性液體等,也不宜長時間存放牛奶、果汁等飲品。
參考資料,特此緻謝:
1、《“高錳鋼”電熱水壺緻毒? 專家表示有點小題大做》張衛
2、《北京市消協發布不鏽鋼電水壺、保溫杯比較試驗結果》
3、《基于飲水健康的不鏽鋼保溫水杯設計研究》鄧亮
4、《象印、膳魔師等國際大牌真比國産的小米、富光等更好?——14款保溫杯對比測評報告》黃成宏
5、《選對水杯 安全飲水》楚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