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一般又叫沉錨效應,是一種重要的心理現象。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1974年提出了錨定效應----所謂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是指當人們需要對某個事件做定量估測時,會将某些特定數值作為起始值,起始值像錨一樣制約着估測值。在做決策的時候,會不自覺地給予最初獲得的信息過多的重視。
我家旁邊的菜市場有個辣椒生意做的最好的婦女,總是不斷碰到買主問“你這辣椒辣嗎”,回答“辣”,也許買辣椒的人是個怕辣的,買賣不成;回答“不辣”,也許買辣椒的人是個喜歡吃辣的,生意還是做不成,因為教科書的标準答案是把辣椒分成“辣的”和“不辣的”兩種。
但事實呢?
賣辣椒的婦女笑着說:“用不着!”
當顧客問:“辣椒辣嗎?”她很肯定地告訴對方:“顔色深的辣,顔色淺的不辣!”于是,買主挑好辣椒付過錢,滿意地走了;當大部分人買辣的時候,不一會兒,顔色深的辣椒便所剩無幾。
接下來怎麼辦?該把剩下的辣椒分成兩堆了吧?
賣辣椒婦女的答案仍是“用不着”。
後來的顧客問:“辣椒辣嗎?” 賣辣椒的婦女看了一眼自己的庫存辣椒便回道:“長的辣,短的不辣!”于是,買主就按照她的分類标準開始挑起來,這一輪的結果是:長辣椒很快賣完,剩下的都是淺顔色的短辣椒;這時候,又來一個顧客問“辣椒辣嗎”,賣辣椒女老闆信心十足地應道:“硬皮的辣,軟皮的不辣!”的确,放了這麼久的存貨,被太陽曬了半天,确實有很多辣椒變得軟趴趴的;最後,賣辣椒的婦女順利地賣完辣椒,還不用自己動手整理分類。
她解釋說:“買辣椒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他們自己知道,而我的想法隻有我自己知道,但歸根結底是要【你的答案我做主】!”。
生活中的“錨”:星巴克要大杯還是中杯?
我們去咖啡廳或者奶茶店都會被問同一個問題:要大杯還是中杯?如果你脫口而出說要小杯,店員會禮貌的回答說:不好意思,我們沒有小杯;他們真的沒有小杯嗎?就拿我們熟悉的星巴克來說吧,部分門店确實隻配備了中杯、大杯、超大杯三種杯型,但并不是所有店都沒有小杯,作為隐藏項目,很明顯小杯不是”主流商品“,所以被店員們利用錨定效應很好地藏起來了。這種先發制人的話術就是設定的“沉錨”,通過設問“大杯還是中杯”而不是直接詢問“需要哪種杯型”給出選擇的心理暗示,從而引導你的決策。
錨定效應:若要高貴,攀個高親
錨定效應,牢牢占據你的第一印象;人們在對某人某事做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人們的思想固定在某處。
1、尋找恰當的時機,給對方設定“沉錨”,使自己處于一個更有利的位置
一天,鄰居盜走了華盛頓的馬,華盛頓也知道馬是被誰偷走的,于是,華盛頓就帶着警察來到那個偷他馬的鄰居的農場,并且找到了自己的馬。可是,鄰居死也不肯承認這匹馬是華盛頓的;華盛頓靈機一動,就用雙手将馬的眼睛捂住說:“如果這馬是你的,你一定知道它的哪隻眼睛是瞎的。”“右眼。”鄰居回答。華盛頓把手從右眼移開,馬的右眼一點問題沒有。“啊,我弄錯了,是左眼。”鄰居糾正道。華盛頓又把左手也移開,馬的左眼也沒什麼毛病。鄰居還想為自己申辯,警察卻說:“什麼也不要說了,這還不能證明這馬不是你的嗎?”鄰居為什麼被識破?是因為華盛頓利用了沉錨效應,它先使鄰居受一句“它的哪隻眼睛是瞎的”的暗示,讓其認定“馬有一隻眼睛是瞎的”,緻使鄰居猜完了右眼猜左眼,就是想不到馬的眼睛根本沒瞎。華盛頓真是聰明,它利用沉錨效應給别人設計了一個陷阱,要回了自己的馬;在現實生活中,聰明的談判者們都特别注意在不為對方提議所限的同時,尋找恰當時機,為對方設定“沉錨”,使談判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2、錨定效應告訴我們,先發制人的效果要好得多
我們普通人運用錨定效應,最好的用武之地是在談判桌上,很多人在談判的時候有一個誤區,就是談判氣氛有時會非常緊張,雙方都不願意最先報價,生怕先開口就會暴露自己的策略、弱點似的,然而錨定效應告訴我們,先發制人的效果要好得多;因為先報出的價格會成為錨點,後續的談判就會一直圍繞着這個價格做文章。而且這個價格越高越好,隻是注意不要太離譜以免惹怒對方,不論是求職面試、申請加薪、買東西砍價,還是各種各樣的商業談判,搶先曝出自己想要的價格,永遠是最好的策略。
3、不可能總是先發制人,如果對方先抛出了錨點,我們該怎麼削弱錨定效應?
注意,我用的是「削弱」這個詞而不是解決,因為一旦錨點确立,幾乎沒有人能逃脫它的影響,丹尼爾·卡尼曼做過實驗,證明連房地産經紀人、法官這樣的專業人士也會被錨點牽着鼻子走,雖然他們的職業自尊讓他們否認這一點;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有方法把錨定的影響降到最低,這裡給大家3個解決思路:
發現錨點:談判中涉及的任何數字,都有可能是個錨點。意識到對方開的價是個錨點,這本身就能削弱它的影響。
反向思考:面對高價,不要去琢磨“為什麼這麼高價的理由”,而是反向思考,去找錨定數字可能出錯的理由,找到越多,越能削弱它的影響。
提前估價:提前想好心中的目标價格,而不是等到談判桌上再考慮。
4、繞過“沉錨”陷阱的方法
,
-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問題。看看有沒有其他的選擇,不要一味依賴你的第一個想法。
- 在向别人請教前,先自己考慮一下問題,有一個基本打算,不要被别人的意見左右。
- 集思廣益。尋求不同的意見、方法,以開拓你的思維,打破原有的條框束縛。
- 不要限制顧問、咨詢員的思維。在向他們介紹情況時,不要攙雜個人的觀點和傾向。
- 談判時不要受對方所設“沉錨”的影響。
- 審查自己對信息是否給予了相同的重視,避免隻接受符合自己觀點“有利信息的傾向。
- 仔細審查你的構想,确信它們沒有被影響。
- 對于那些不那麼重要的數據,也要注意整理。
- 決策時刻要走出記憶,盡量減少特定或重大事件給思維帶來的影響。
- 盡量朝與自己意見相反方向去想,找一個你所信賴意見分歧者,進行一次徹底辯論。
- 審視自己的動機。判斷自己是在為合理的決策收集信息,還是其他。
- 征求别人意見時,不要找那種“惟命是從”的顧問或咨詢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