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緣花草,忙碌嘈雜中尋找生活之美,點擊上方“關注”,得一片清淨。
天向梅梢别出奇,國香未許世人知。
殷勤滴蠟緘封印,卻被霜風折一枝。
《臘梅》----楊萬裡
寒冬臘月,數九寒天,百花凋敝,迎寒而放者,唯蠟梅一枝獨秀。若能踏雪嗅得一縷梅香,看一枝蠟梅破蕊,是一種莫大的喜悅。
看似嬌弱無力的小黃花,在枝頭上熠熠生輝,金蕊微吐,傲霜鬥雪,自由而快樂。
你可能會想,素潔的白梅、鬧春的紅梅,稀有的綠梅,看起來似乎同這盈盈淺笑、蜜香沁人的黃暈蠟梅有些不同,不知這“蠟梅”還是“臘梅”,梅花、臘梅以及臘梅有何區别。
梅花
梅花指得是“梅、蘭、竹、菊”四君子中的“梅”,為薔薇科李屬植物。
而蠟梅并不屬于“梅”,就如同熊貓不是貓,蝸牛不是牛一樣,它們既不同科,也不同屬。隻因兩者都有一個“梅”字,都是先開花後長葉,又都具有芳香氣,且都為冬春季開花,所以不少人常常誤認為是同種,或者認為梅花品種繁多,而蠟梅隻是梅花的一個品種。
綠梅
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是不對的,梅花和蠟梅在植物學分類上的親緣關系較遠,同屬于薔薇科的櫻花、桃花、李花來說,它們和梅花的關系可要比蠟梅親近的多了。
梅花
蠟梅又被稱為金梅、蠟花、黃梅花等,為蠟梅科蠟梅屬植物,清人陳淏子《花鏡》載: “蠟梅俗稱臘梅,一名黃梅, 本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放, 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蠟, 且臘月開放,故有其名。”時間長了,以緻用拼音錄入時,打出來的詞組往往都是臘梅,其實“蠟”字更加貼切。
那梅花和蠟梅有什麼區别呢?
1、開花時期不同
蠟梅是在寒冬時候開花,盛花期在臘月隆冬時節;而梅花則是在開春時候開花,盛花期是在2到4月份,所以梅花又被稱為春梅。
蠟梅
2、花朵顔色不同
蠟梅的花朵多為蠟黃色為主,其他顔色比較少見。
而梅花的花朵顔色就比較多了,我們常見的有深紅色、紫紅色、粉色和白色等。
3、整體形态不同
蠟梅是灌木,枝是叢生的,而且是直立的,叢枝的高度一般為2~4米。
梅花是小喬木,有主幹,梅花的枝條通常會有枝刺,而且除了直枝以外,還會有垂枝、扭曲枝等。
蠟梅樹沒有明顯主幹
梅樹一般有明顯主幹
4、花香不同
從花的香味上比較,蠟梅在開花的時候散發的是一股清香,而梅花的香味要比蠟梅的花香更加的清新淡雅,也就是說蠟梅的花香比梅花更為濃郁一些。
還有葉片和果實形态的不同,最顯著的就是蠟梅的葉子摸起來極其粗糙。蠟梅為壇狀蒴果,梅結的果子是核果(有核)。
蠟梅和梅花都是先花後葉的,在開花時期相信大家通過上邊介紹的開花時期、花朵顔色、以及花香的不同進行區分。
而在不開花的時候,大家則可以通過蠟梅和梅花的整體形态、葉片及果實的不同來将它們進行區分。
古人贊梅、詠梅,隻因薔薇科的梅花不僅不畏寒,開花早,而且多姿多彩;但其實蠟梅抵禦寒冷的能力更強,從他們開花的時間上就可看出,可謂真的是不畏嚴寒,可傲霜鬥雪,所以中國人對蠟梅的愛也是極深的。
明代《瓶花譜》仿舊時官階品第,将幾十種花材分層排級,蠟梅位列最高品階的“一品九命”,可見一斑。
蠟梅與鶴望蘭搭配的插畫作品
蠟梅,古譽為寒客。冬日裡,以荒蕪或白雪為背景,生長成一幅水墨畫。枝丫天成的優美姿态,朵朵簇長的金黃花朵。卻也不是孤芳自賞,花香不辭路遠,自有喜愛着尋覓。
明媚燦爛的花,冷香遠溢的香,疏影橫斜的枝,氣傲冰雪的韻,讓蠟梅充滿藝術性。然而,卻不是張揚的,顔色恰到好處,沒有紅梅的嬌媚,沒有綠梅的傲嬌。與冰雪同生,是素淨的花。花半開時最為恰到好處,“兩三枝”的克制,終究不宜濃烈滿盈。
半開蠟梅
寒冬臘月,大雪過後,循着絲絲清香,踩着吱吱的白雪,賞遺世的蠟梅,是閑适時分的雅緻探尋。
如若蠟梅開在鄉野之間,還可以采幾枝回家,尋古樸的瓶子插起來,房間裡彌漫着清香,好心情可以延續好幾天。如古人有詩雲:“無事不尋梅,得梅歸去來。雪深春尚淺,一半到家開”,估計就是這種小心思和心境吧!
這個冬天你有看到蠟梅嗎?蠟梅和梅花,你更喜歡哪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關注我,了解更多花卉相關有趣的知識,為生活增添更多樂趣。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屬原作者,如有侵權,煩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