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在網絡上尋求選鞋建議時,最先映入眼簾的無疑是“最好、最佳、最受歡迎、最牛逼”這幾個字眼,卻少有人提及非常重要的一點——最适合。
除此之外,不少的選鞋指南首先就是叫你根據足形選鞋,可是,一個普通的跑步愛好者,想搞清自己的足形卻不容易。
所以,普通跑步者選鞋時第一要考慮的是合适,即穿上之後很舒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跑步的速度比走路快,所以跑步對于鞋子的性能要求也更高。有的鞋子用來壓馬路沒什麼問題,如果用來跑步也許就不适合了。
因此,在試穿時就需要一些适用于跑步的方法,幫助我們判斷這雙鞋能否用來跑步。
鑒于網絡購物的便捷性,小編要提醒一下,喜歡在網絡購物的跑友,應在實體店裡試好了之後,再上網夠買。
因為,每個人的足形、鞋子的運用場景不同等,即使是大多數人推薦的好鞋,也一定要試穿、試跑,以此來鑒别鞋子是否合腳。
另外,鞋子不合适還會影響你的運動體驗、表現,久而久之,甚至會導緻嚴重的傷病。
下面,小編就手把手告訴你,隻需簡單幾步,就可找到适合自己的跑鞋。分為上腳前、上腳時、上腳後3個部分,共計7個技巧來說明。
上腳前
技巧一:看跟趾落差
腳趾與腳後跟的高度差,即為“跟趾落差”。跟趾落差為6 mm最佳,通常鞋墊上會标出跟趾落差值。
技巧二:鞋子配備的科技理念不宜過多
強化緩沖或者動作控制的設計不宜過多,因為這反而會額外幹擾腳的正常運動。矛盾的普遍性告訴我們,跑鞋廠商在試圖解決一個問題的同時往往會出現一個新的問題。
技巧三:質量輕
一雙優質的跑鞋應該比較輕盈,重量一般在230克到290克之間,平放在手掌上沒有明顯的壓手感。太重的跑鞋會給身體帶來額外負擔。
上腳時
技巧四:不要把鞋帶孔穿完
将鞋帶系至從上往下數的第4個鞋帶孔,如果腳可以伸進鞋去,即可選擇這種尺寸。因為這雙鞋可以容下我們腳掌最寬的部分。另外,若将鞋帶系至從上往下數的第3個鞋帶孔,就可穿進去,那麼跑鞋的尺寸就偏大了。
另外,也可取出鞋墊,放在地上,然後腳掌放在上面,若腳掌邊緣超出了鞋墊的邊緣,那麼這雙鞋子偏窄。
上腳後
技巧五:腳趾一般應與鞋子最前端約有一個大拇指厚的距離,腳趾頭能自如扭動。
技巧六:系緊鞋帶,做出用腳尖踩滅煙頭的動作,檢驗鞋子是否晃動。還可檢驗腳跟和鞋墊的貼合度,若腳跟不能踩到鞋墊上,說明鞋尺寸偏大。
技巧七:穿好之後,便可跑一跑,看看腳跟與鞋跟之間有沒有滑動摩擦感,如果有,則鞋不合腳。
結語:合适的跑鞋對于跑者的運動表現不一定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不合适的跑鞋對于跑者的傷害卻是日積月累。如果使用現有的跑鞋運動有些不适。不妨試試以上的技巧,挑選一雙助你馳騁的“戰靴”吧。
- END -
以上部分内容來自
《無傷跑法》、《重塑跑步姿勢找到你的理想跑法》
由人民郵電出版社授權發布
轉載務必保留圖書版權信息:書名、封面、出版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