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戰國時期社會主要矛盾

戰國時期社會主要矛盾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9 05:01:46

戰國末期,中國曆史已經邁入了封建制度的時代。雖然邁入了封建時代,但是社會仍舊處于諸侯割據和混戰的局面。戰國七雄經過戰國中期的變法改革,都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從奴隸制向封建制度的轉變。

戰國時期社會主要矛盾(社會的主要矛盾關系)1

邁入封建社會後,社會的主要矛盾從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轉變為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之間的矛盾。新的剝削機制和舊奴隸制剝削方式相比有了很大的進步,一般的農民都有了自己獨立的經濟,生活條件相對奴隸制有了很大的改善。

根據《漢書》記載,當時的一個五口之家,大概可以耕種百畝田(合現在的31畝左右),能收大概150石左右的糧食,刨去要繳納的誰外,能留下一百三十五石,基本上夠全家一年的生活所需了。但是在戰國末年,農民階級的生活還是很苦的,但是地主階級跟農民階級的矛盾還沒有徹底激化,這遠比春秋時期奴隸主和奴隸階級之間的矛盾緩和的多了。

戰國時期社會主要矛盾(社會的主要矛盾關系)2

​在戰國時期,已經轉變為封建制度的諸侯國和正向社會轉變的周邊少數部族之間開始矛盾激化。中原的華夏族和周邊的少數部族都在向前發展,兩者之間的文化、政治、經濟也在不斷的相互交融,随着接觸的增多,矛盾也逐漸開始顯化。尤其是已經強大起來的匈奴、東胡等少數部族,經常南下侵襲燕國、趙國、秦國等國的邊境。

同時,經過發展已經強大起來的中原諸國,為了開疆拓土,也不斷地把自己的勢力範圍向周邊的少數部族推進。因此,少數部族和中原諸國之間的矛盾不斷的激化、秦、趙、燕等國為了防禦匈奴的進攻,都大量的修建長城,而且派重兵駐守;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大敗樓煩、林胡,辟地千裡;李牧大破十萬匈奴騎兵,解除匈奴對趙國的威脅;還有燕國秦開也大破東胡;秦國則征服了關中、巴、蜀地區;楚國則兼并了越國。

戰國時期社會主要矛盾(社會的主要矛盾關系)3

随着社會關系和社會生産力進一步的發展,新生的封建主義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中諸侯分立的政治狀況産生了矛盾激化,這也就是秦國和東方六國之間戰争爆發的主要原因。諸侯國之間的戰争已經持續了數百年,到了戰國末期,諸國之間的戰争已經從春秋時期的争霸到戰國的兼并,演化成了封建統一戰争。

在日益強大的秦國面前,關東六國中許多有遠見的人已經認識到,隻有合縱抗秦才是他們能夠延續下去的根本。為此,關東六國發動了數次合縱抗秦的戰争。但是六國之間矛盾已久,是在是難以合作,甚至仍舊相互混戰。在秦國強大的軍事實力面前,六國又不能齊心協力,加上秦國的連橫幹預,合縱抗秦的計劃都沒能取得成功。

戰國時期社會主要矛盾(社會的主要矛盾關系)4

從戰國初期開始,關東逐漸的形成了齊、魏、楚、燕、趙、韓六大強國。齊、楚、魏、趙四國的實力最強,都可以和秦國抗衡。但是由于封建改革都不如秦國完善,加上長期混戰,都日益的衰敗下去。到了戰國末期,“六國皆弱,唯秦獨強”,秦國滅六國統一天下已成為定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