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中魏無羨失去金丹後,再也沒有辦法用他那燒火棍一般的佩劍随便了,他的法器變成了鬼笛陳情,這跟通體烏黑發亮的笛子,像極了他的主人,透着一種低調奢華神秘的氣息。劇中魏無羨每次吹起陳情,都又A又飒,隻要陳情用來殺敵打架,看誰人不臣服,誰人不害怕?可每次魏嬰靜下心來,帶着落寞憂傷的情緒吹笛的時候,又讓人莫名感到凄美心疼!給小編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有三次。
百鳳山圍獵,這種充滿形式主義,仙門之間虛妄攀比的聚會,魏嬰實在沒有什麼興趣,藍湛亦然!但是想到能夠見到彼此,他們還是去參加了。圍獵開始,魏嬰沒有跟着江家的隊伍,藍湛也沒有跟着藍氏的隊伍,他們都需要獨處。山間靜谧,聽着松濤海浪鳥語歡歌,魏嬰找了一處舒服的地方,吹起了那首chan綿婉轉的《醉夢》。
想起那人曾經在玄武洞底給自己哼唱過的曲調,魏嬰也想為那人吹奏一曲。魏嬰知道,他就在附近,他一定能聽得到!曲調婉轉,像極了魏嬰那時愁腸百結的心。溫氏倒台了,金氏又起來了,前途茫茫,自己又被仙門百家猜忌排擠。失去金丹的秘密一定不能讓江澄知道,如果要瞞住這個秘密,就要離開江家。可天下之大,要去哪裡呢?跟藍湛,已經不敢再奢望了,澤蕪君一番勸誡的話猶在耳旁,魏嬰又怎麼能去傷害真正關心自己的藍湛呢?于親情或者是愛情,魏嬰都看不到前路之光,萬般難受糾結隻能結晶于這首曲子。隻有藍湛聽懂了其中的憂愁迷茫,他想把魏嬰拉回來,想給他希望之光,所以趕緊告訴他,不管何時,我們都是知己,讓我幫你,你不要自己一個人承擔,不要推開我!
百鳳山圍獵之後,魏嬰心裡煩悶,一個人去了金陵城,在這裡遇到了溫情,知道了溫情溫甯及其族人的近況。且不說魏無羨本身就立志鋤奸扶弱,對這樣的情況根本不會坐視不理,就是為了替江家還恩,魏無羨也一定會救助溫情溫甯一族的,他的确也這樣去做了。在正義與邪惡,在親情與恩情中,魏無羨最終做出了抉擇,義無反顧帶着溫氏族人來到亂葬崗栖身。
沒想到亂葬崗的第一個訪客就是江澄,從小到大的兩個兄弟,因為立場想法不同,發生了激烈的争吵,江澄沒能說服魏無羨,魏無羨亦不能認同江澄的做法。送走了江澄,魏無羨心裡怎麼可能無動于衷?是啊!從此以後,我魏無羨便是真正的“離經叛道”了,江家會跟我劃清界限,跟知己好友藍湛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洞中的溫甯還沒有清醒,依稀喊疼的時候,魏無羨吹起了藍忘機給他彈奏的《洗華》,不是說不學的嗎?可為何卻如此流暢地吹了出來,到底是口不對心!嘴上拒絕,心裡早已放不下那人,他對魏嬰說的話做的事,他都珍而重之藏在心頭。
十六年後魏嬰莫名其妙在一個叫做莫家莊的地方醒來,自己還莫名其妙變成了莫玄羽。重生并未帶給魏無羨多少喜悅,能夠活着或是得到了新生,對旁人來說可能是天大的喜悅,可對魏嬰來說,從來都不是!他不想回到這個凡塵俗世,相比較清醒過來,他更願意重傷昏迷,因為隻有那樣,他才可以不痛!
他不願意回憶過往,不願意面對故人,不想回憶前世的慘烈,但是夜深人靜的時候,魏無羨還是控制不住,想起了那個人,想起那個清冷古闆的人。
不知不覺間吹起了那首《忘羨》,魏無羨想起了他們的初見,想起了他們不打不相識,想起了他們之間曾經并肩作戰,也想起了他們曾經的對峙冷戰……一首曲畢,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恍然間魏無羨才明白,他不是不想見過去的故人,他是相見不敢見,其實他心裡最想見到的就是“藍湛”,不知不覺呢喃出那個人的名字,何時才能像前世那般,無所顧忌跟在那人前後,一聲聲叫着“藍湛、藍湛……”呢?
十六年後歸來,魏無羨以為自己早已經心若磐石,沒想到終究是人非草木。那個人早已經入骨入血,刻在了骨肉裡,想忘豈是那麼容易的?
這三處吹笛的魏無羨,都是在沒有人的時候,背過人群的羨羨是這樣憂傷、落寞、孤寂,何嘗有過半分人前那種天生笑相的模樣?哪有什麼天生樂觀?他不過是把所有的憂傷都留給了自己,把所有的快樂都給了别人罷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