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産。
中國丹霞崀山世界自然遺産。
中國丹霞崀山世界自然遺産。
邵陽崀山。
“梯田王國”紫鵲界。
“世界溶洞極品”梅山龍宮。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暨湖南省第四屆“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主題活動在新化舉行。
紅網時刻新聞6月11日訊(記者 李璐 通訊員 陳妍)今年6月11日是我國第6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6月10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暨湖南省第四屆“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主題活動在婁底新化縣舉辦。
湖南文化和自然遺産資源豐富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的主題是“協同保護世界自然遺産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旨在展示世界自然遺産和自然保護地的特色與價值,提升公衆自然與環境保護意識。
1992年12月,武陵源入選世界遺産保護名錄,成為我國首批世界自然遺産。經過30年的不懈努力,湖南自然遺産事業穩步推進,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
截至目前,湖南擁有武陵源、崀山2處世界自然遺産,萬佛山-侗寨1處國家自然遺産,南嶽衡山、紫鵲界梯田-梅山龍宮、裡耶-烏龍山、炎帝陵-桃源洞4處國家文化和自然雙遺産,國家文化和自然雙遺産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總面積達954.37平方公裡。
這7處遺産地,5A級旅遊景區有4處,4A級3處,它們涵蓋了自然美、地質地貌和生物生态三大突出價值,向世界呈現了“湖南精彩”。
加大遺産地生态保護修複與科教宣傳
主題活動同步在線直播,直播期間在線觀看數達有10萬餘人次。在活動現場,來自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劉江龍副教授和長沙理工大學謝新梅博士分别就《世界遺産視角下的紫鵲界梯田-梅山龍宮保護與利用探讨》和《數字化背景下紫鵲界全球農業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的戰略研究》作了演講。
湖南省2處世界遺産地和5處國家遺産地管理機構代表分别作了經驗交流發言。據悉,下一屆“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主題活動将在懷化市通道縣萬佛山-侗寨國家自然遺産地舉行。
湖南省林業局副局長李林山在主題活動上指出,當前全省自然遺産事業發展迎來了好局面,要在思想認識上再提升,進一步增強遺産保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在資源保護上再強化,加大遺産地生态保護修複力度,維護遺産資源的完整性和原真性;要在科學利用上再推進,實現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要在科教宣傳上再發力,紮實推進科研監測和各遺産地保護宣傳,為建設全域美麗大花園做出自然遺産貢獻。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期間,湖南省林業局還組織了世界遺産科普圖片展和“世界遺産進校園”科普課堂活動,營造了良好的“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宣傳氛圍。
湖南省林業局、婁底市人大常委會、新化縣委縣政府、湖南省自然保護地協會、省内世界遺産和國家遺産地管理機構代表,以及部分市、縣級林業主管部門代表等參加活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