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教學建議?5月份開始,寶爸寶媽們就開始考慮幼兒園入學的問題了,有一個家長們繞不開的問題就是,該不該給寶寶報蒙氏班,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麻雀教學建議?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5月份開始,寶爸寶媽們就開始考慮幼兒園入學的問題了,有一個家長們繞不開的問題就是,該不該給寶寶報蒙氏班。
“蒙氏”班,就是采取蒙台梭利教學法的班級,往往會被幼兒園宣傳的高大上,各種溢美之詞讓期待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們無法抗拒,那麼到底是否應該報呢?
我先抛出我的結論,三線以下城市盡量不報,一二線城市要針對幼兒園的資質和教師資質以及教學流程嚴格考察篩選後可以報。
1. “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蒙氏”教育主要的核心理念有:
我的目的在于所有兒童的發展,更大的目的在于人類的最終完善。我希望按照孩子自發的自我發展的自然方法來培養他們。---蒙台梭利
總結一句話就是,“蒙氏”教育的最重要的理念就是讓老師擔任觀察者和協助者的身份,讓孩子充分使用豐富教具培養獨立性和創造力,采用個性化教學發掘孩子的興趣和内在需求。
2.國内的“蒙氏”班的現狀怎麼樣?
目前國内幼兒園的标準配置是一個班三位老師,其中往往有一名教師擔任生活老師的職責,負責幼兒如吃飯穿衣之類的生活上的照顧。
我所在的三四線城市的絕大多數的幼兒園蒙氏班在教師的配比上與普通班沒有區别,區别在于教材和教具。
我之所以說三四線城市慎重考慮報名蒙氏班,就是因為一個班的兒童人數一般在20名以上,甚至更多,而三名教師要承擔起20多名孩子的觀察者和協助者角色,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3.用數據說話
根據Etonkids伊頓國際教育集團做的大數據分析,我們可以有以下結論:
- “蒙氏”教育最核心培養的是孩子的創造力和獨立性,而廣大家長最關注的卻是溝通、邏輯、社交,創造性和獨立性排在了第五位和第八位,自主學習則更加靠後。
- “蒙氏”教育最重要的理念“敏感期”“秩序感”和“自律”排在家長關注教育理念的第四、第五和第九位,排在前三的是“分享”、“尊重”和“規則”。
由此我們可以了解,其實很多已經報了蒙氏班的家長卻并不清楚真正的“蒙氏”教育的核心和理念是什麼,隻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4.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蒙氏”教育中國化之後,最大的問題在于形式主義!
抓住家長的教育焦慮,收取高額的費用,最終的效果和家長們的期待之間的矛盾,都是現實中“蒙氏”班出現的問題。
我就見過“蒙氏”班的家長不停地抱怨,他覺得報了蒙氏,自家孩子就應該比普通班的孩子“高人一等”,沒想到到了幼兒園就是大孩子帶小孩子,大家一起玩,到最後反而要在小升初之前專門再去花時間培訓一些簡單的拼音和識字。
到了小學一年級,我更是聽身邊一些老師反複提起,蒙氏班的孩子到小學之後,在紀律性方面也有較大的問題。
那麼,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現象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 教師自身水平不夠,沒有系統地學習過“蒙氏”教育理念,甚至根本就不了解,以至于錯誤地理解了“蒙氏”的理念和核心價值。
- 完全照搬國外的模式。完全照搬的結果就是水土不服。
- 教具的使用不當。現在孩子們的玩具都很多,所以就對教具缺乏持續性的興趣,如果不能創造性地開發出教具的使用方式,豐富的教具很快就會失去吸引力。
- 教師過多幹預。很多情況下,孩子有選擇教具的自由,卻沒有創造性使用教具的自由。當孩子頻繁地更換教具,或者教師認為孩子“錯誤”地使用教具時,就會失去耐心或者強制幹預。
- 中文教具的缺乏。
- 家長急于求成的心态。
5.好的“蒙氏”教育應該是怎樣的?
- 幼兒園具有《中國教育學會蒙台梭利學前教育機構認證标準》認證資質。
- 教師具有《蒙台梭利資質證書》。
- 具有豐富的教具(數百種)和教具使用方法,并且教師有能力對教具進行創造性使用。
- 有一整套評測孩子興趣、天賦和内在需求的機制,并有針對不同個性孩子采取個性化教學的理念和方法。
- 不一味迎合家長,将創造力、獨立性、自律、秩序放在重要教育理念位置。
6.“蒙氏”教育是不是沒有缺點?
并不是,“蒙氏”教育其實脫胎于智障兒童的訓練方案,所以其天生不适合大面積推廣,但是其理念和方法卻值得我們借鑒。
由于很多情況下會采取“混齡”教學,而學齡前的孩子很多的社交習慣還在養成期,如果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之間發生問題甚至沖突,而老師又沒有足夠的經驗和智慧處理,則效果可能會适得其反。
現實情況下,區别于普通班裡老師經常強調的要守規矩講秩序,要坐好聽老師講課,上衛生間和領餐具要排隊等,“蒙氏”班如果教學過程操作不當,很容易造成孩子沒有養成秩序感和規則意識,從而升入小學之後難以适應小學課堂,甚至出現社交困難。
總結一下,“蒙氏”很好,可不要盲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