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款銳界換代版的圖片發布數日之後,不少關注福特品牌的老司機糾結了;僅論外觀設計,換代銳界的設計感确實要比探險者更顯沉穩大氣,尤其是中網,該車的無邊框中網比較簡約,與前照燈的融合也比較自然,雖然沒有了足夠大的尺寸但也多出了一些犀利之感,下面就來對比一下兩輛車的氣質吧。
換代銳界的亮點在于車身腰線,平直簡單,沒有那麼多花花繞,這是中大型車應當有的氣質;新款銳界尺寸加長到五米,是标準的中大型車哦,反觀同屬于中大型車的福特探險者,氣質确實要略差一些。
那麼兩車的定位究竟孰高孰低?
毫無疑問,還是探險者的定位高于銳界,原因在于驅動平台的差異;銳界還是以橫置平台打造,橫置就是把發動機橫向布局在發動機艙裡,與前橋平行,匹配的是體積小巧的橫置8AT變速器;兩驅版本是簡單的前置前驅,是制造成本最低的驅動平台;四驅也是基于前驅打造的,通過取力器、傳動軸、扭矩管理器、差速器來給後輪傳遞動力,具備前驅車的特點。
探險者則是縱置平台打造,兩驅為後驅,四驅通過分動箱、傳動軸、限滑差速器來實現;發動機與前橋十字交叉,車輛具備後驅車的優點;優點簡而言之就是通過縱置布局和碩大的縱置10AT變速箱,實現前後軸荷的相當,前後輪的抓地力可以做到一緻或後輪更大,這對于提升車輛的操控極限很有幫助,而前驅平台則是後輪抓地力遠不如前輪。
探險者采用的是縱置平台,定位仍舊高于橫置平台的換代銳界;但是很多司機并不懂得兩套平台的差異,所以以全新銳界的設計來看的話,探險者的銷量可能會受到相當程度的沖擊,探險者的車頭設計還是有些與其形象不匹配的“呆萌”。
隻是,如果在探險者和理想ONE,或者其他電動四驅平台的SUV之間進行對比,又是哪種平台更好呢?
毫無疑問,傳統機械四驅平台已經落後了,因為不論是橫置還是縱置,都是通過複雜的分動系統實現動力的“一分為二”;限滑差速器實現四驅依靠的是“濕式多片式離合器”,長時間壓緊分動容易高溫,而且不具備智能前後橋的大幅度動力分配的能力,可電動四驅平台就沒有這些缺點。
電動機的體積很小,同時不需要變速箱,電驅動總成可以後置,可以放置在兩個後輪的獨立懸架之間;同時電機的效率非常之高,可以理解為電機的損耗很小或“熱效率”可以超過95%,那麼一輛車用多台電機驅動也能夠理想控制耗電量。所以電動四驅不需要複雜的分動系統,前輪由前電機驅動,後輪由後電機驅動,就是這樣了。
這個驅動平台的優勢在于底盤下方沒有分動結構,即便托底也不會造成嚴重損壞,而燃油車則能直接損壞掉變速箱、分動箱、限滑差速器甚至與發動機連接的部分結構;至于動力電池組也可以通過護闆來進行保護;其次還能夠精準地進行前後電機扭矩控制,脫困能力也是遠比燃油車強的。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用車成本低,2.0T的銳界平均油耗要達到12-13L/100km,2.3T的探險者略高;而純電動汽車即便電耗高但電便宜,純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可以低于燃油車數倍;即便是采用插電增程的理想ONE也能實現油電混合模式的長途駕駛,耗油量比同級燃油車低三分之一到一半。
燃油車的賣點隻剩下情懷,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所以換代版銳界值得關注的不是燃油版,而是後期可能推出的插電混動版本,其是否會使用三缸發動機,電動機的功率究竟是多少,是采用串聯式的E-CVT還是其他并聯式混動架構,現在都還沒有準确信息。
如果換代銳界插電混動版本的電驅系統具備高标準,這輛車倒是有可能助力福特走出困境。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發布,保留版權保護權利
喜歡我們的内容請點贊關注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