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宏大量”(也作“寬洪大量”、“寬洪大度”)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待人寬厚、度量宏大,指心胸開闊,能夠容人容事。
“寬宏大量”是一項美德,既然是美德則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想去擁有。那麼:當一個寬宏大量的人,您将會得到些什麼?怎樣才能做到寬宏大量呢?
大度圖片
下面就通過講述幾個曆史小故事,來回答上述二個問題。
一、寬宏大量的人,會得到些什麼?
漢成帝時,有個儒生胡常與翟方進受命共同講《春秋》經,但翟方進的學問比胡常大,名聲也超過了他。這讓胡進大為忌妒,于是,他就在公衆場合,常常出言貶低翟方進。
翟方進得知後,沒有以怨報怨,相反,每當胡常召集弟子講授經學時,翟方進總是派自己的門生前往旁聽,并讓他們向胡常讨教一些疑難問題。門生回來後,翟方進還一一記下胡常的論學觀點。
久而久之,胡常終于明白了翟方進對自己的态度,他心中很是慚愧。從此以後,他就不再貶低翟方進了,還逢人便稱贊翟方進的為人,最終兩人成為了好朋友。
漢成帝時丞相翟方進畫像
這則故事說明:做一個寬宏大量的人,不僅能化解矛盾,而且能結交坦誠相見的好友。
2.放過一對情人,避免兩國兵事
齊國孟嘗君的一個門客,竟然與他的妾私通了,有人報告孟嘗君并勸他殺了這個門客。孟嘗君卻說:“男女互相愛慕,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置之不理,不要聲張。”
一年之後,不記仇的孟嘗君還将這位門客推薦到衛國國君那裡去做官,而且很得衛君的器重。後來,齊衛兩國關系惡化,衛君想聯絡各國軍隊共同攻打齊國,此時,這位門客出來力陳利害,制止了衛君攻齊。知道内情的齊國人,非常佩服孟嘗君當時寬容待人的高見。
這則故事表明:一個寬宏大量的人,不僅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的仇恨,甚至還能拯救國家的危難。
戰國四公子之一孟嘗君(即田文)塑像
上面兩個曆史故事,充分說明了做一個寬宏大量的人,既可以冰釋前嫌、化解不必要的矛盾沖突,還能拯救一個人的命運,甚至一個國家的危亡。當然,肯定還有其他的好處,歡迎大家補充交流。
二、怎樣做到寬宏大量呢?
既然做一個寬宏大量的人,有如此益處,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寬洪大量呢?還是再來聽聽兩個小故事吧:
東漢恒帝時,華陰有位飽學儒士劉寬,一天,他趕着牛車行走在大路上。突然,有位丢失牛的人跑上來說,劉寬的牛是他的。劉寬并沒有與他争執,還是讓他把牛牽走了。自己拖着牛車,徒步回家。
東漢名臣雅量劉寬畫像
過了一會兒,那人又牽着牛來找劉寬,說是自己的牛已經找到,方才認錯了,并誠懇地向劉寬緻歉說:“我剛才的行為有辱您這位有德長者,甘願受罰。”劉寬卻安慰他說:“世上相像的東西太多了,有時難免誤認。有勞你把牛送還,還要道什麼歉呢?”
這則故事闡明:在遇到别人誤解時,不要與人斤斤計較,最終總會得到他人諒解,直至緻歉的。
2.狄仁傑雅量,武則天贊賞
狄仁傑因為有人在武則天面前誣告他而被貶官,後來又被啟用做了内史。有一天,武則天召見他,在談話間說道:“你在汝南任職的時候做了很多好事。可有人說你的壞話,使你被貶職,你想知道說你壞話的人嗎?”
狄仁傑劇照
狄仁傑拜謝再三,說道:“非常感謝陛下對臣的信任,至于有人說臣的不是,陛下如果以為臣真有過錯,臣當改正它,陛下若明察臣無過失,臣就感到非常榮幸。臣還是不知說臣不是的人為好,請陛下不要告訴臣。”武則天聽了,非常欣賞狄仁傑的氣量。
狄仁傑的這種言行,才是标準的“寬宏大量”啊!
這兩則故事告訴我們:隻要不計較别人曾經的過失,原諒他人過去的錯誤,就能成為一個“寬宏大量”的人。讀者如果有更多的故事與高見,歡迎補充交流。
三、結語:
“寬宏大量”是人們的一項美德,當一個寬宏大量的人,您将會化解看似尖銳的矛盾,從而能結交更多的知心朋友,甚至可以拯救國民與危難之中。隻要不計較别人曾經的過失,原諒他人過去的錯誤,退一步海闊天空,就能成為一個“寬宏大量”的人。
寬宏大量概略圖
祝願大家心胸開闊、度量宏大,能容忍别人所不能忍的人與事,做一個“寬宏大量”的人,結交衆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為祖國的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創,歡迎關注,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