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編者按:
野豬下山了!“猴紙”到我家陽台了!野生動物進城的消息頻現社交媒體。事實上,我們身邊居住着衆多本土野生動物,它們與我們為鄰,我們卻鮮少了解它們。了解、友好、相伴,萬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新華日報·交彙點聯合江蘇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站、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南京市水産科學研究所、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等推出“秘境之眼·人類之友” 日曆專欄,帶您一起通過紅外相機、動物觀察者等的視角,去關注既熟悉又神秘的 “動物鄰居”。生物多樣性,是人類家園的生存基礎、生機所在,每到節氣日,我們還将邀請節氣官來進行當日的特選推介播報。今天,一起來認識八哥。
為何叫八哥?
八哥通體烏黑,體長約25厘米,嘴部呈黃色,頭頂上有一撮豎着的羽毛。它們最明顯的特征是翅膀上有兩塊白色羽毛,飛行時看起來就像一個“八”字,此外,它們鼻毛上有一撮帥氣的小胡子,算得上鳥類中的公子哥,這便是八哥名稱的來源。
智商高,善模仿
八哥性情溫順,智商很高,它們的發聲器官鳴管和舌根發達,舌頭圓滑且肥厚柔軟,前端細長呈月形,轉動靈活。因此,八哥能發出非常多的聲音與語調,善于模仿其它鳥類的鳴叫甚至人類語言,中文、外文,都能學得有模有樣。
八哥體型中等,經常需要在其它鳥的領地覓食飽腹,它們能模仿不同的鳥鳴,其實是為了保護自己,以便更好地生存。
八哥巧嘴學舌,十分逗人喜愛,曾是很受歡迎的寵物籠鳥。它們還是古今名家很喜歡畫的一種鳥。比如,宋代牧谿的《叭叭鳥圖》,宋代趙佶的《鸜鹆圖》等。
食性雜,喜結群
八哥喜歡結群,傍晚時常常能看到它們一大群在天空中飛舞,噪鳴片刻後栖息。
八哥是重要的農林益鳥,它們食性雜,主要以蝗蟲、蚯蚓、蚱蜢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谷粒、植物果實和種子等植物性食物。聰明的八哥會追随着農民和耕牛,啄食被犁翻出土面的昆蟲和蠕蟲,也會立在水牛的背上,啄食牛背上的虻、蠅。
八哥繁殖季節為4-7月份,通常于5月産卵,每巢産4-6枚卵,卵的顔色為藍色。在中國南方,它們每年能繁殖兩次,多營巢于傳統建築的屋檐下或樹洞中,有時也利用喜鵲或黑領椋鳥的棄巢。
采寫:白雪
美編:朱丹清
圖片:鄒維明
編輯: 劉春
本文來自【交彙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