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早餐工程,AI食堂了解一下
看看新聞Knews記者 趙一凡
2021-08-13 17:02
2020年5月,上海啟動新一輪早餐工程建設以來,早餐地圖正在越鋪越大,同時,上海也在探索早餐服務的創新形式,如何讓老百姓吃的方便又美味?機器人、流動餐車等都加入早餐工程當中,來一同感受下舌尖上的早餐風味。
上午七點半,虹橋社區的AI食堂裡已經坐了不少前來吃早飯的居民。這個準備去上暑托班的小男生,一頭紮進香噴噴的蔥油拌面裡。選菜區裡,饅頭、米粥、雜糧、豆腐花等一應俱全,當然也少不了上海人最愛的"四大金剛"。
AI食堂的所有食物都是由機器人制作完成。早上五點,這些機械臂就開始按照排班表自動運行,将中央工廠配送的淨菜放入對應的智能烹饪系統中,進行煎、烤、蒸、煮等操作,一次可以同時制作100份菜品,比傳統食堂的效率提升了50%以上。保證6點半,早起的老年人和忙碌的上班族、學生族就能在家門口吃上豐盛的早餐。
效率提升的同時,如何在機器人的世界裡保證食品安全,運營方和監管方都花了不少心思。上海熙香藝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劉蘊熙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監管部門主要關心的是這個流程是不是生熟分開,是不是有菌落值超标的可能,最關心的是食安,所以我們把明廚亮竈這個系統對接在市場局内部,他們是可以實時看到我們内部所有的操作流程。”
長甯區市場監管局注冊許可科陳元焜表示這個餐廳和其他最大的區别是它有一個空中傳輸線:“也就是說食品原料是通過空中傳輸線運輸到機器人自動烹饪區,下面是一個備餐區域的地方,這兩個區域是分開的,因此也是符合一個生熟分開最基本的要求。
虹橋社區居民老齡化程度高,60歲以上人口有30%左右,AI食堂同時支持敬老卡、刷臉等多種支付方式,因此,開張一個月不到,就吸引了日均客流量達200人次。
虹橋街道中山居委會書記馬琍向看看新聞Knews記者反饋了居民的感受:“支付的時候包容了很多,小年輕可以用微信支付寶,我們老年人不會用智能手機,但他隻要用敬老卡,用到敬老卡還有優惠,那老年人肯定很開心。”
去年,《上海市推進早餐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正式發布,争取通過三年的努力,構建起以中央廚房為核心,連鎖早餐網點為主體的,特色單店、流動餐車等多種形式為補充的早餐供應體系。AI食堂就是嵌入社區的一家具有人工智能特色的早餐店試點,而流動餐車則深入白領商務樓宇,為上班族解決早餐的後顧之憂。
小程序下單,到店立取,這輛延安西路上的早餐車,迎來送往都是對面虹橋商務區裡争分奪秒的上班族。一輛智能流動餐車,面積不足5平米,早餐品種多達20多種,10元以内就能吃飽吃好,填補了這一白領聚集區的早餐空白。
“我們本來這個工程就是個便民工程,希望市民吃到更多營養的豐富的早餐”糧全其美運營經理沈翔說。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計新增早餐網點1550個,72輛流動餐車分布于産業園區、地鐵口、社區等區域,加上AI食堂、無人早餐車等服務,正在逐步滿足市民個性化、多元化、品質化早餐的需求。
長甯區商務委主任陳穎表示今年他們将考慮到對于我們的早餐網點怎麼既要保證布點還要提高質量:“我們希望是全人群的服務。”
按照規劃,今年,上海将着力補填商務樓宇、産業園區、新建大型居住區等重點區域的早餐網點,提升早餐消費便捷度和市民感受度。到2022年底,将基本消除早餐供應盲點。 市商務委服務業發展處處長朱文群透露今年要補1050個左右的網點,針對不同的區域,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早餐解決方案。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什麼,怎麼吃是每個老百姓每天都要面臨的問題。上海的早餐工程作為一項民心工程,讓老百姓的每一天都可以從吃好吃飽開始,還吃出高級感、科技感,我們也期待在不久的将來,能看到更多樣化的早餐服務出現在上海的大街小巷。
(看看新聞Knews記者:趙一凡 實習編輯:徐曉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